腐乳及发明人的历史
很早之前,腐乳在斋食里又称为“佛予”。
据史料记载,唐朝元和年间,坐落在益阳会龙山下的白鹿寺是唐宪宗敕建的中国名寺之一。寺内有位高僧,名广慧禅师。
一日,广慧禅师在斋堂用膳以后,剩下几块豆腐没有吃完,想留着下一顿再吃,就放进碗柜里,自己出寺化缘去了。
谁知这一出行就是两个月。等他回寺后,打开碗柜门一看,那几块豆腐上已长出了毛绒绒的白霉。用筷子轻轻一点,很柔嫩细软,并散发着一股香气。再把沾在筷子上的一点点往口舌上一尝,感觉味道透鲜的,只是没有咸味。于是,他用少许食盐泡制成盐水,再用筷子夹一点霉豆腐,放进盐水里蘸一下,再尝,这下感觉是鲜味有了,咸味也有了,很是美味。
膳房的和尚想:我来照着这个方法重新做一次,做出来给我们寺里人当菜吃,免去结冰天不好入菜园摘菜的困难。他向广慧禅师反复询问后,就自己开始做起来。两个月后,果真也做出了这种发酵的美食。
寺里的和尚们认为这种通过发酵长满绒毛的豆腐是佛的赐予,称其为“佛予”。后来民间慢慢又叫成了腐乳。
宋太祖赞为“仙境美食”
同年,广慧禅师出寺化缘至长沙县金井境内,因得当地农户布施的山泉水制作豆腐,而使高僧的顽疾不治而愈。为了广结佛缘,广慧禅师将“佛予”的制作方法传承给了当地村民。于是在旧时的金井民间,“佛予”即“腐乳”得以代代传承。
公元964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带兵平定湖南,扎营在世外桃源般的长沙县金井境内,得村民贡以当地的绿茶和腐乳,称其为“仙境美食”。
腐乳的制作方法从益阳白鹿寺传出,反映了古代中国宗教文化在饮食上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目前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相裴休fushi
唐代名臣裴休,曾位至宰相。在位五年中,因推行政治改革而声名显赫。大中六年(853年)因直言进谏触犯龙颜,被贬谪荆南(今湖南)。
裴休笃信佛教,来湖南后,在长沙西郊金牛冈筑草堂授徒传业,阐述儒家伦理与佛教禅宗殊途同归之学说。在湘期间,裴休与当地名僧多所交游,亦曾往宁乡密印寺、浏阳石霜寺、益阳白鹿寺等处讲学。裴休寓居白鹿寺期间,与僧人同斋用膳,对寺中所制腐乳称赏不已,并信笔手书“昔贤栖隐处,空留佛乳诗”。
裴休后赴京供职,即将腐乳携往长安,作为丛林精馔进于御前。宣宗李忱一试之下,对腐乳之鲜美十分诧异,并以其洁白嫩腻宛如美玉,赐名玉乳,流传于外,故白鹿寺腐乳并有“御(玉)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