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控制血糖只是一部分,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用药不当。
很多糖友觉得血糖很难控制,且时常会出现不良的反应,这和用药不当有一定的关联。且在临床上经常因为用药误区,导致病情加重的,这种情况更要特别注意。
糖友们会常遇到的用药误区有哪些呢?
一、同类药物合用
许多糖尿病患者为了将血糖迅速控制下来,往往多种药物联合、超剂量服用,这样不仅使药物副作用增加,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非常危险。
二、凭感觉用药
有些糖尿病患者习惯根据自身症状来判断血糖控制的好坏。事实上,单凭症状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临床实践中,单凭饮食和运动就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仅见于少数病情较轻的Ⅱ型糖尿病人,绝大多数Ⅱ型糖尿病人在诊断之初即需给予药物治疗。
三、只吃药不复查
化验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随着病程的延长,许多磺脲类降糖药物的效果逐渐降低,医学上称之为“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有些患者不注意定期复查,自己觉得一直没间断治疗,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但若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
四、擅自停药
目前,糖尿病尚不能彻底根治,需要长期治疗。病人经过服药治疗,血糖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痊愈,还应继续用药维持,同时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切忌擅自停药,否则会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病情恶化。
五、频繁换药
药效的发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效才逐渐显现出来。不要轻易认为某种药物无效。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服药的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或与其他药物联用。
六、随意用药
所谓“好药”就是适合患者自己病情的药,其他患者用着好的药未必另一个患者也适用。糖尿病使用的药物要根据类型、患者体型、年龄、高血糖类型等来选择,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选择不同作用的药物。
1、根据糖尿病类型选药:Ⅰ型糖尿病可以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等;Ⅱ型糖尿病可用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等;妊娠糖尿病应用胰岛素;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要先治疗原发病再加上口服降糖药或用胰岛素。
2、根据患者体型选用:肥胖型患者,可用二甲双胍;瘦型患者可用磺脲类降糖药。
3、根据患者年龄选药:儿童糖尿病患者多为Ⅰ型,可用胰岛素、二甲双胍;老年人由于自我管理能力等下降,常出现重复用药、遗漏用药和低血糖等问题,可用一日一次的缓控释制剂。为了防低血糖,老人还要慎用作用太强的降糖药。
4、根据患者高血糖类型选药:餐前不高、餐后高,可用糖苷酶抑制剂加其他口服降糖药;餐前高、餐后更高,则要用磺脲类、二甲双胍等。
七、补漏服药
忘记吃药是常有的事,虽说当时觉得没什么大事,但是漏服药可引起血糖波动,或让血糖居高不下,所以,漏服药该如何补、什么时间补,都很有讲究。
1、如果漏服的是磺脲类药物,且已接近下一顿饭,就不用补了;
2、如果是双胍类药,想起来就要及时补;
3、如果是糖苷酶抑制剂,饭中、饭后可以补上,饭后过很长时间就不用补了;
4、如果是一天一次的药,中午想起来可以补,晚上才想起来就不用补了,要出门或运动前不用补。
八、一味降血糖
一般,很多人都觉得血糖低要比血糖高要好一些。殊不知低血糖会给机体带来一系列危害,如记忆力减退、心理疾病、痴呆、血糖难以控制,甚至会因为血糖过低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