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于豆和萁的问题,秀波老师认为,《七步诗》中曹植是萁,所谓豆萁,一个受煎熬,一个牺牲自我。我认为不是,可能是因为理解有所不同,如果按曹植是萁的话,我只能理解为诗的前几句“煮豆燃豆箕,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是指牺牲曹植来成就曹丕,但即便是这样理解,最后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中“煎”一字就不成立,煎指煎熬,诗里应该是指迫害吧,豆萁燃烧自己来煎煮豆子,便是曹丕自己下手迫害曹植,而“何太急”,应是曹植对曹丕的质问,有此问,牺牲自我应该不成立,这是我的理解。
而就曹植是怕死还是不怕死的问题,我的理解也是曹植应该是不怕死的,秀波老师和凯歌导演分析的都很有道理,洋哥自己在排练的时候也是差不多这样认为的,就不作过多分析了。但单论在这个剧本下、最终呈现出的这个“怕死”的状态,我认为洋哥演的真心特别好。按怕死的状态演,先是前半部分,对想致己于死地的君王的恐惧,当时就像张国立老师说的,这里他们已不是兄弟之间的关系,而是囚犯和可以杀他的君主的关系;而凯歌导演说杜淳后面比前面演的好,是因为后面杜淳演出了君王感,我认为,前期杜淳进来时不像个君王,是为了哄骗曹植签罪己书而故意摆出“兄弟之情”,直到罪己书已签,目的达成,才显出不顾兄弟情份,只是个冷酷无情的君主,王霸之气尽显,因此我觉得杜淳前期演的也非常非常好。说回洋哥,后半部分,在“怕死”的前提下,曹植经历了生的希望在被欺骗中消失,心中的绝望和痛苦气愤在被要求作《七步诗》之前短暂体现,作诗时,这些感情便已转化成了同样的绝望和悲伤。嗯对。。这段除了表达自己的理解外。。。就是吹一下两位男神的演技(ฅ>ω<*ฅ)
(私心特别喜欢洋哥在作诗前拢那一下头发,诗人贵公子的感觉一下就出来了。诗人的特点是癫,这点洋哥已经表达出来了,但曹植身为世家公子,才高八斗、品第极高、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虽然下狱之后,其心志在当时已被有所消磨,但在作诗之时,虽然悲情,却一下就体现他作为诗人除癫以外的气质,我不太会表达,但那种感觉真的棒。)
以上全部个人理解,可能有过度解读,如果有错误或不同意见,欢迎指正和提出o(≧v≦)o
而就曹植是怕死还是不怕死的问题,我的理解也是曹植应该是不怕死的,秀波老师和凯歌导演分析的都很有道理,洋哥自己在排练的时候也是差不多这样认为的,就不作过多分析了。但单论在这个剧本下、最终呈现出的这个“怕死”的状态,我认为洋哥演的真心特别好。按怕死的状态演,先是前半部分,对想致己于死地的君王的恐惧,当时就像张国立老师说的,这里他们已不是兄弟之间的关系,而是囚犯和可以杀他的君主的关系;而凯歌导演说杜淳后面比前面演的好,是因为后面杜淳演出了君王感,我认为,前期杜淳进来时不像个君王,是为了哄骗曹植签罪己书而故意摆出“兄弟之情”,直到罪己书已签,目的达成,才显出不顾兄弟情份,只是个冷酷无情的君主,王霸之气尽显,因此我觉得杜淳前期演的也非常非常好。说回洋哥,后半部分,在“怕死”的前提下,曹植经历了生的希望在被欺骗中消失,心中的绝望和痛苦气愤在被要求作《七步诗》之前短暂体现,作诗时,这些感情便已转化成了同样的绝望和悲伤。嗯对。。这段除了表达自己的理解外。。。就是吹一下两位男神的演技(ฅ>ω<*ฅ)
(私心特别喜欢洋哥在作诗前拢那一下头发,诗人贵公子的感觉一下就出来了。诗人的特点是癫,这点洋哥已经表达出来了,但曹植身为世家公子,才高八斗、品第极高、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虽然下狱之后,其心志在当时已被有所消磨,但在作诗之时,虽然悲情,却一下就体现他作为诗人除癫以外的气质,我不太会表达,但那种感觉真的棒。)
以上全部个人理解,可能有过度解读,如果有错误或不同意见,欢迎指正和提出o(≧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