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旅游时可能都去过一些寺庙参观,这些寺庙除了少数是道教外大多是佛教的庙,庙里会有神佛的塑像,可以说多数人对这些塑像都不了解,本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佛教中的神(天)。
天
天在佛教中至少有两重含义,一、天是有别于人间的美好境界;二、天是有别于凡人的神名。神住在天上,故称天神为天,是什么神,就叫什么天。天上的神很多,可以统称为“诸天”。
天也可以尊称为“尊天”,是佛教中管领一方的天神,相当于人间的帝王。他们还没成佛,和菩萨、罗汉一样,是佛法的护持者。
汉化诸天一般是二十位,称为“二十天”。有的寺院塑出二十四或二十八天,是把道教的神也补入诸天之内。
诸天在庙里被塑在大雄宝殿两侧,塑像均前倾15度,以示对佛的尊敬。诸天在佛前排列有一定顺序,有两种排列最典型。
一是象征“佛会”时礼佛的队列,
左侧为:大梵天王、多闻天王、增长天王、密迹金刚、散脂大将、大功德天、坚牢地神、鬼子母神、日宫天子、娑竭龙王。
右侧为:帝释尊天、持国天王、广目天王、摩醯首罗、大辩才天、韦陀天神、菩提树神、摩利支天、月宫天子、阎摩罗王。
二是象征“金光明道场”(熏修道场)的排列,
左侧为:大功德天、大梵天王、北方天王、南方天王、日天、密迹金刚、散脂大将、地天、鬼子母神、水天。
右侧为:大辩才天、帝释天、东方天王、西方天王、月天、大自在天、韦陀天、菩提树神、摩利支天、阎摩罗王。
十道
佛教尽管承认诸天为神,但他们还没有出家,不属于正规的佛门人物,还不能够超脱生死轮回,因此,诸天仍在“众生”之列。佛教有“十道”之说。前四道是超脱了生死轮回之苦的诸佛、菩萨、缘觉、声闻,合称“四圣”。后六道为: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统称“诸有情”,亦称“众生”。其中畜*生以下为“三恶道”。“天”位居后六道之首,但也有可能通过轮回下降为人,甚至坠入恶道。天神们为了避免堕落,就要虔诚地修行信仰佛法。
大梵天(摩柯婆罗贺摩)
据《摩奴法典》载:梵天出自“金胎”(梵卵),把卵壳分为两半,创造了天和地,创造了十个“生主”,再由他们协助,创造万物。同时他也创造魔鬼与灾难。据说,他原来有五个头,被湿婆毁了一个,剩下四个头面向四方。他的四只手分别拿着“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念珠或钵。大梵天通常坐在莲花座上,他的坐骑是一只天鹅或七只鹅拉的车。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梵天的形象汉化后改变甚多,一般为中年帝王形象,手上常持莲花。如侍奉释迦摩尼佛时则手持白拂子。也有的传说为:梵天、帝释并立侍佛,大梵天捧伞(幢),帝释执拂。
(待续)
天
天在佛教中至少有两重含义,一、天是有别于人间的美好境界;二、天是有别于凡人的神名。神住在天上,故称天神为天,是什么神,就叫什么天。天上的神很多,可以统称为“诸天”。
天也可以尊称为“尊天”,是佛教中管领一方的天神,相当于人间的帝王。他们还没成佛,和菩萨、罗汉一样,是佛法的护持者。
汉化诸天一般是二十位,称为“二十天”。有的寺院塑出二十四或二十八天,是把道教的神也补入诸天之内。
诸天在庙里被塑在大雄宝殿两侧,塑像均前倾15度,以示对佛的尊敬。诸天在佛前排列有一定顺序,有两种排列最典型。
一是象征“佛会”时礼佛的队列,
左侧为:大梵天王、多闻天王、增长天王、密迹金刚、散脂大将、大功德天、坚牢地神、鬼子母神、日宫天子、娑竭龙王。
右侧为:帝释尊天、持国天王、广目天王、摩醯首罗、大辩才天、韦陀天神、菩提树神、摩利支天、月宫天子、阎摩罗王。
二是象征“金光明道场”(熏修道场)的排列,
左侧为:大功德天、大梵天王、北方天王、南方天王、日天、密迹金刚、散脂大将、地天、鬼子母神、水天。
右侧为:大辩才天、帝释天、东方天王、西方天王、月天、大自在天、韦陀天、菩提树神、摩利支天、阎摩罗王。
十道
佛教尽管承认诸天为神,但他们还没有出家,不属于正规的佛门人物,还不能够超脱生死轮回,因此,诸天仍在“众生”之列。佛教有“十道”之说。前四道是超脱了生死轮回之苦的诸佛、菩萨、缘觉、声闻,合称“四圣”。后六道为: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统称“诸有情”,亦称“众生”。其中畜*生以下为“三恶道”。“天”位居后六道之首,但也有可能通过轮回下降为人,甚至坠入恶道。天神们为了避免堕落,就要虔诚地修行信仰佛法。
大梵天(摩柯婆罗贺摩)
据《摩奴法典》载:梵天出自“金胎”(梵卵),把卵壳分为两半,创造了天和地,创造了十个“生主”,再由他们协助,创造万物。同时他也创造魔鬼与灾难。据说,他原来有五个头,被湿婆毁了一个,剩下四个头面向四方。他的四只手分别拿着“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念珠或钵。大梵天通常坐在莲花座上,他的坐骑是一只天鹅或七只鹅拉的车。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梵天的形象汉化后改变甚多,一般为中年帝王形象,手上常持莲花。如侍奉释迦摩尼佛时则手持白拂子。也有的传说为:梵天、帝释并立侍佛,大梵天捧伞(幢),帝释执拂。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