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这次西安行的日志会洋洋洒洒写很多。
但躺在床上整整几个小时,真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写起,可以写什么,又写到哪里结束。
剧院的灯光暗了下去,黑暗中掌声响起,努力睁大了眼睛仍然什么也看不见。
但当灯光缓缓亮开,我竟然第一眼就看见了她。
视线的角度如此精准。
她就这样站在了我的对面。
好近!
这是我第一次不用透过屏幕就可以看到她模样,她的身影!
目光所至,都应了心中的样子:
面容姣好,神情笃定,身姿挺拔。
气场如此,她就是我心心念念的女王陛下啊!
没有主持人关于艺术家的介绍作为开场,索妮娅低沉而悠扬的琴声,就是最好最自然的开始与引领。
琴声里,她静默着,灯光暗沉,侧影阑珊。
她唯一的孩子走了,带走了她的一切,也带走了她为之生存的那一点点微弱的光亮。
她倚靠着椅背,气若游丝。
此时,她一定感到灵魂渐渐从身体里抽离。
她回忆着。
用在这人世间最后的时光,
追忆自己这一辈子的来时路。
想念那些短暂的美好欢愉和漫长的思念与等待。
思念那个她深爱着的男子。
这就是她冷暖只能自知的一生。
她写着信。
用尽这生命最后的力量,
写下对他所有的眷恋与爱意,不舍与告别。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故事。
一个读完全文不足两小时的关于暗恋悲观的故事。
第一次读小说的时候还是上学的年纪。
不知道为什么并不喜欢书中的女子。
初读,也是最后一次翻开那书。
十多年后再读起,只是因为她,因为她的演出剧目而爱屋所以及了乌。
此刻,当真真听她读起它的时候,对这个故事,对故事里的这个女人,第一次不是第三人称的视角与旁白。
一帧帧画面,在心里具象。
一个女人的喜怒哀乐,坚持与倔强在心里起承转合。
终于明白:
曾经的不喜欢,是因为:
我不认同、不愿意,更做不到穷其一生去热爱一个永远不可能拿爱与我回应的人。
人生苦短,我要的爱,是你我,是相濡以沫。
也曾爱过一个人,十九岁到三十一岁。
12年,像一个朋友一样深深爱着他。
也一样保持着单身,就为了当他终于爱上我的时候我可以自由奔赴。
但,那一切,终于在我31岁的时候,都消散在时光的那一剂药方里。
风吹过,你来过,
雨飘过,我离开。
暗恋,有一缕一缕的甜。
但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是无法言说的隐忍,无以排遣的思念。
在爱情里,守口如瓶,如徒步穿越无边无际的荆棘。
明知道前路漫漫,仍然带着伤口,忍着痛楚往前走,直到无法呼吸,生命终结。
我敬重她,做到了我所不能。
----我是颜狗的分割线。-----
演出结束后,来不及拿单反拍照,连手机都没有时间去找好角度。
只是拼了命往后台演员通道跑。
原来,对她,我仍然一如小女生一样的追逐。
透过门口的玻璃门可以看到她回演员休息室经过的路。
在谢幕的时候,我们曾经大喊:女王陛下,我爱你。
但她依然沉浸在演出状态里,没有给予我们任何回应。
现在,
她终于走了过来,我对着她使劲儿挥手,使劲儿喊:院长院长!这里这里!
她侧脸,对我笑,很认真的点头微笑。
甜到心里,甜到齁!
那一刻,真的很暖,很暖。
只是,眼泪怎么在眼睛里不听话地翻涌?
等待,等待,
终于等到了!
哇!便装的她依然这么美!
因为,个子矮小,粉丝太多太热情,根本挤不进去鸭!
我手里拽着除了北京其余四场演出的票根、连环画,还有一位粉丝委托我帮忙签字的票根从人群的外沿往里挪。
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时间,有没有机会让她帮我签到字。
只能说,陛下很有耐心,尽量给每个粉丝都签到了字。
包括我这样拿了一堆东西要签字的粉丝,她都很认真的一个一个、一张一张的签完了。
她给我签票根的时候边签边问:
哎!这票面怎么还不一样啊!
还没等我回答,她说:
噢!是深圳的票!还有上海的呢!
旁边一个小姐姐问:你五场全部去吗?
我说:不呀。只买了票。
陛下很惊讶:你买了票不去?!
我嘴一飘满满的抱怨:没请到假呀,上海场周三没连着周末节假我要硬生生请三天假,就这17号和25号,请假都快在领导面前请哭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
当你在千里之外演出的时候,我抱着这些票,就当我来到了现场。我希望,就当我陪着你走过了每一场演出。
我的心在你这里。
给我签连环画的时候。
她翻过小册子看了看:
噢!你还有这个呢!
对呀,这版1988年发行的彩色内页的小册子真是我人在画在的家底呀!
我的心肝宝贝儿!
人走丢了都丢不得这个册子!
然后,我就无比羞耻地在她背后聒噪,叨叨了很多我自己都记不起来内容的废话。
她并没有怼我:你别激动。
只是不再理会我这个话痨~
当然,我也没空理会她啦,
我要忙着去看她的签字~
嗯,这字儿真好!
嗯,这张这琳字儿好看!
哎,她就没有不好看的!
其实,我是一个特现实的小粉丝儿。
心愿满足了,就连陛下也不要啦!
院长也不要啦!
哈
但躺在床上整整几个小时,真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写起,可以写什么,又写到哪里结束。
剧院的灯光暗了下去,黑暗中掌声响起,努力睁大了眼睛仍然什么也看不见。
但当灯光缓缓亮开,我竟然第一眼就看见了她。
视线的角度如此精准。
她就这样站在了我的对面。
好近!
这是我第一次不用透过屏幕就可以看到她模样,她的身影!
目光所至,都应了心中的样子:
面容姣好,神情笃定,身姿挺拔。
气场如此,她就是我心心念念的女王陛下啊!
没有主持人关于艺术家的介绍作为开场,索妮娅低沉而悠扬的琴声,就是最好最自然的开始与引领。
琴声里,她静默着,灯光暗沉,侧影阑珊。
她唯一的孩子走了,带走了她的一切,也带走了她为之生存的那一点点微弱的光亮。
她倚靠着椅背,气若游丝。
此时,她一定感到灵魂渐渐从身体里抽离。
她回忆着。
用在这人世间最后的时光,
追忆自己这一辈子的来时路。
想念那些短暂的美好欢愉和漫长的思念与等待。
思念那个她深爱着的男子。
这就是她冷暖只能自知的一生。
她写着信。
用尽这生命最后的力量,
写下对他所有的眷恋与爱意,不舍与告别。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故事。
一个读完全文不足两小时的关于暗恋悲观的故事。
第一次读小说的时候还是上学的年纪。
不知道为什么并不喜欢书中的女子。
初读,也是最后一次翻开那书。
十多年后再读起,只是因为她,因为她的演出剧目而爱屋所以及了乌。
此刻,当真真听她读起它的时候,对这个故事,对故事里的这个女人,第一次不是第三人称的视角与旁白。
一帧帧画面,在心里具象。
一个女人的喜怒哀乐,坚持与倔强在心里起承转合。
终于明白:
曾经的不喜欢,是因为:
我不认同、不愿意,更做不到穷其一生去热爱一个永远不可能拿爱与我回应的人。
人生苦短,我要的爱,是你我,是相濡以沫。
也曾爱过一个人,十九岁到三十一岁。
12年,像一个朋友一样深深爱着他。
也一样保持着单身,就为了当他终于爱上我的时候我可以自由奔赴。
但,那一切,终于在我31岁的时候,都消散在时光的那一剂药方里。
风吹过,你来过,
雨飘过,我离开。
暗恋,有一缕一缕的甜。
但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是无法言说的隐忍,无以排遣的思念。
在爱情里,守口如瓶,如徒步穿越无边无际的荆棘。
明知道前路漫漫,仍然带着伤口,忍着痛楚往前走,直到无法呼吸,生命终结。
我敬重她,做到了我所不能。
----我是颜狗的分割线。-----
演出结束后,来不及拿单反拍照,连手机都没有时间去找好角度。
只是拼了命往后台演员通道跑。
原来,对她,我仍然一如小女生一样的追逐。
透过门口的玻璃门可以看到她回演员休息室经过的路。
在谢幕的时候,我们曾经大喊:女王陛下,我爱你。
但她依然沉浸在演出状态里,没有给予我们任何回应。
现在,
她终于走了过来,我对着她使劲儿挥手,使劲儿喊:院长院长!这里这里!
她侧脸,对我笑,很认真的点头微笑。
甜到心里,甜到齁!
那一刻,真的很暖,很暖。
只是,眼泪怎么在眼睛里不听话地翻涌?
等待,等待,
终于等到了!
哇!便装的她依然这么美!
因为,个子矮小,粉丝太多太热情,根本挤不进去鸭!
我手里拽着除了北京其余四场演出的票根、连环画,还有一位粉丝委托我帮忙签字的票根从人群的外沿往里挪。
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时间,有没有机会让她帮我签到字。
只能说,陛下很有耐心,尽量给每个粉丝都签到了字。
包括我这样拿了一堆东西要签字的粉丝,她都很认真的一个一个、一张一张的签完了。
她给我签票根的时候边签边问:
哎!这票面怎么还不一样啊!
还没等我回答,她说:
噢!是深圳的票!还有上海的呢!
旁边一个小姐姐问:你五场全部去吗?
我说:不呀。只买了票。
陛下很惊讶:你买了票不去?!
我嘴一飘满满的抱怨:没请到假呀,上海场周三没连着周末节假我要硬生生请三天假,就这17号和25号,请假都快在领导面前请哭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
当你在千里之外演出的时候,我抱着这些票,就当我来到了现场。我希望,就当我陪着你走过了每一场演出。
我的心在你这里。
给我签连环画的时候。
她翻过小册子看了看:
噢!你还有这个呢!
对呀,这版1988年发行的彩色内页的小册子真是我人在画在的家底呀!
我的心肝宝贝儿!
人走丢了都丢不得这个册子!
然后,我就无比羞耻地在她背后聒噪,叨叨了很多我自己都记不起来内容的废话。
她并没有怼我:你别激动。
只是不再理会我这个话痨~
当然,我也没空理会她啦,
我要忙着去看她的签字~
嗯,这字儿真好!
嗯,这张这琳字儿好看!
哎,她就没有不好看的!
其实,我是一个特现实的小粉丝儿。
心愿满足了,就连陛下也不要啦!
院长也不要啦!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