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些同学会觉得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特别难考,感觉人数少,这只是最近两人考生变多了之后才变得越来越吓人,有的人说艺术类的专业人考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分数线也越来越高,其实不然。选对专业,其实就可以避免很多竞争。
所谓“大小年”,就是考研的分数线随着年份增加呈高低状态势增长,举一个例子,广播电视艺术学从14年到18年,分数线分别是363→325→357→371→353,可以发现,这样“一高一低”的规律持续了好多年,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是由考研人数决定的,因为广电艺从14年到18年,这几年的报名人数分别是,31→26→36→73,可以发现,只要报名人数变多,分数线就一定会上涨,这样的规律同样也适用于电影学等其他专业,所以我在这里大胆预测,18年广电艺的分数一定会从371骤降至360以下,为什么?因为18年报考的人数从去年的73直接降到了40人。
首先是电影学,实际上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很像,都是学硕,并且考的内容很像,以理论为基础,发散性很强。唯一不同的是,他考的内容更多的是偏向于电影史的内容,有关影视本体的考点比较少,这里的本体指的是,影视中的视听语言,剪辑,叙事等等有关于影视本质归属的内容。
因此我们复习电影学的时候,需要用到的参考书首先是电影史,而研究过真题的同学应该可以发现,电影学考的电影史一般都是世界史,很少考中国史,但也不是说完全不考(比如13年就考到了中国武侠电影)。
所以我建议世界史的书用大卫·波德维尔的《世界电影史》,中国史参考李少白的中国电影史。而电影本体内容,我建议你们分两个阶段去学习 —— 国内大学教材和国外翻译著作,国内的书用来打基础,国外的书用来提升和飞越。
周星的《影视艺术概论》可以很好地为你们打下影视本体内容的基础,因为知识点比较细也比较浅,大家完全可以用这本书来入门(对于跨专业的同学很重要)。
整理完这本书的笔记之后,就可以开始去研读一些国外的书籍了,推荐书单里的《电影形式与风格》《电影理论基础》《认识电影》等等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书,对提升眼界和开拓思路的帮助会很大
关于国内和国外的书,我还有一点要给大家补充,那就是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主要对这两类书采用的方式都是整理笔记,但有一个区别是,前者你需要精读,后者则要泛读即可。原因是前者的内容大多都是客观的知识点,与考研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将这些牢记于心,将书中专有名词的定义熟练背诵,做到考试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对专有名词不感冒。
还有一个要对2019年考研甚至之后的考生的一个建议,这个非常重要。那就是2019年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和广播电视专业,参考书目大变,这让很多人非常慌张,特别是增加了媒介文化研究的书籍,这个呢,大家不要惊慌。首先,罗列的内容是媒介传播较为浅显的书籍(因为偶现在就在弄新闻学这块的东东,嘻嘻~)一般难度不是很大,另外呢,一般考题的风格不会大变,或者说就是换汤不换药,书可以变,但是题目出现较大波动的可能性不大,大家可以按照原计划复习,千万不要忙中出错,媒介文化的内容可以适当补充,并在试卷中有意识的体现出来,告诉老师你懂这个媒介文化就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