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好,我个人非常喜欢唐诗宋词,喜欢读,喜欢听。平常兴致来了也喜欢胡诌几句。
刚到这里看了一些老师作品,很喜欢。看到很多老师的词作都在用词牌,而且几乎都很严格地
遵守该词牌中“韵律”、“平仄”的要求。
有时我在想,我们现在写词是否可以摆脱词牌的束缚,即兴创作一些不同句式的词作品呢?
当然词作的韵律、平仄还是需要讲究的。
( 我并没有指近体诗。“绝句、律诗、歌行”的格律我认为现在创作还是应该遵守的)
“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个人认为,“宋词”长短句的出现,本是摆脱了“唐诗”语言形式的束缚,
但或许为了填唱同一首优美曲调,又进入了“词牌”的禁锢。而现在,那时的曲调已经不得而知,
大家的词作也不是为了和曲而填,内容和词牌名也就毫不相干,那是否可以打破原有的格式框架,
创造更多的句式呢?只要读来朗朗上口、顿挫有致、能很好的表达感情、词意就行。
独独放一个词牌名在标题的前面,反而觉得怪怪的。
虽然想打破“陈规”,但我并不太喜欢“现代诗歌”的写作方式。也许有人会说,你要喜欢“古韵”那就得遵守“古韵”的特点 要求,可我认为“古韵”并不只在它的格式框架上,应该在遣词造句,平仄韵律等语言艺术上。否侧我们今天看到的 也就是那为数不多的乐府诗题词牌,而不会出现“宋词”百花齐放的词牌创作了。
所以,在这里表达自己的愚见,并向各位老师请教!
刚到这里看了一些老师作品,很喜欢。看到很多老师的词作都在用词牌,而且几乎都很严格地
遵守该词牌中“韵律”、“平仄”的要求。
有时我在想,我们现在写词是否可以摆脱词牌的束缚,即兴创作一些不同句式的词作品呢?
当然词作的韵律、平仄还是需要讲究的。
( 我并没有指近体诗。“绝句、律诗、歌行”的格律我认为现在创作还是应该遵守的)
“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个人认为,“宋词”长短句的出现,本是摆脱了“唐诗”语言形式的束缚,
但或许为了填唱同一首优美曲调,又进入了“词牌”的禁锢。而现在,那时的曲调已经不得而知,
大家的词作也不是为了和曲而填,内容和词牌名也就毫不相干,那是否可以打破原有的格式框架,
创造更多的句式呢?只要读来朗朗上口、顿挫有致、能很好的表达感情、词意就行。
独独放一个词牌名在标题的前面,反而觉得怪怪的。
虽然想打破“陈规”,但我并不太喜欢“现代诗歌”的写作方式。也许有人会说,你要喜欢“古韵”那就得遵守“古韵”的特点 要求,可我认为“古韵”并不只在它的格式框架上,应该在遣词造句,平仄韵律等语言艺术上。否侧我们今天看到的 也就是那为数不多的乐府诗题词牌,而不会出现“宋词”百花齐放的词牌创作了。
所以,在这里表达自己的愚见,并向各位老师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