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疏影记吧 关注:44贴子:3,124
  • 2回复贴,共1

【存戏】---黑加仑夫妇第二幕---“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啊,多么扭曲的因果啊!”——莎士比亚
谨以此启‘黑加仑夫妇’第二幕


1楼2018-10-18 21:49回复
    【常羲】
    八月的秋风尚残着夏的热,常羲久居京中,已习惯了秋暑的燥热。下了两三场小雨,方消了最后一次燠热,带来了过分的凉,与渐满的月。
    日子过得快,常羲入了宫,做了妃嫔,细细想来是不是也算全了常璞那一句“活得像个人样”了,她却起了疑心。于是月满的日子,她便难得地起了酒兴。她并不算善饮的人,只是到底小酌两三杯未尝不可。因着四月大行皇帝仙逝,守孝三年,太子做了天下的主人,更该是为表率,想来今年的仲秋宴饮便不会有了。
    无端地也生了些寂寞冷清。
    若不能喧闹,中秋的凉与那孤月高悬便成了清冷的色。
    月色清凉,是落上瓦上的霜,摇荡着烛火,喑哑了红,撒在疏疏的花木间,勉强算是星影。
    她携了酒与盏。
    樽酒杯盏,是这时合景的物什,常羲想任性一醉,却难免要受那规矩拘谨。
    酒液倾杯,是一尊满杯的葡萄酒,酒色猩红映在金樽中色愈发艳丽逼人,却不是这满庭清冷的陪客。疑光忧心她醉了,便将花雕换做了葡萄酒,便是要醉也难醉。可常羲举着杯,看着那杯里的朱酒,轻嘬了一口,却已是醉了。每逢中秋人多要思乡,常羲却少有思念故里的情愫,只是饮了这酒,才想起家中的烈酒。
    燕北的酒总是烧喉滚烫,有着要剌破的嗓子的辣,是如同那来自野荒的北风,带着蛮气。奉天府太冷,与京中太不同,落雪时不同,雪融了不同,便是酒都不同。
    常羲趴在石桌上,把玩着指尖的金樽,猩红的酒从倾颓的杯间流淌,沾染上手指,溢出了酸甜微涩的香气。她深深呼吸,感受着这方寸净地内的清冷空气,微微闭着眼,仿佛在想什么,却倏然又抬头支颐。她垂眸掌中的酒液,金杯中的酒盈在掌间,顺着掌纹滚落,她俯首轻啜一口,酒汤沾湿了衣襟,殷红了唇瓣,压抑着胸臆间的癫狂笑意,冲出口的是笑还是哭?
    酒未醉人,是月色太冷,还是风意太盛?只是心中还未完全割舍掉那份不合时宜的情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众生也不过重逢那一人,那人说她会后悔,所有人都说她会后悔,可常羲到底不悔——
    她扬起手腕,将酒汤洒在花木,星星点点的酒液在月色上映出了清冷的光,她哈哈地笑,朗声道:“好!好!”
    @长安多情故人来


    2楼2018-10-18 22:20
    回复
      【维周】
      古人常言,秋高。高空悬勾月,玉轮冰岛,月下仙影同蟾宫贵娥,两两相望,对影成趣。夜莺不啼,我便出门寻。凉意陡升的夜里,纵横交错的树,成了无情剑,将我周身的暖意吸食,又剪碎月影翩仟,搅弄清潭。拨开横生的枝,指腹着湿痕,是叶的泪,凝成霜,又偷了星光,在我前方的鹅卵石小路上,投出深深浅浅的脚印。我踩过,霎时得见,一片清明的月夜。
      千里婵娟,这是每年八月团圆夜,我同月许下的秘密。我常对着这褪去金粉的皇城出神,风低语,花低语,树低语,夜亦低语。人心难静,而在这迷蒙的黑幕里,我甘心将眸光困顿在听湖小亭里,因再远些,长明的灯烛又会留给我,一个孤寂难眠的夜。
      亭中有人,我不曾想到。”是谁?”我伸手拨开障目的叶,顺着声,循着香,朝亭中心走去。据我猜测,这是一个未识体统的秀女,才能冲破教条,朝这湖中,来场醉梦。
      走近,才见那张脸,酡红隐在夜色下,有了恣意的样子。这是第二次,我在黑幕中,瞧一个人的面庞,如此清楚。如那个箭雨纷飞的夜晚,那个耳畔荒唐的约定,历久弥新。无须同她立威,我恐惧怯懦的模样,已在她面前显形。扫过狼藉,年方锦绣的女儿,竟好像执一壶烈酒烧刀,绣口吐出的,又像塞外豪壮的胡笳。
      我轻笑,转瞬,又很认真去问。
      “邀天地共饮,是醉得糊涂?还是清醒得,过了头?“


      IP属地:四川3楼2018-10-19 03: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