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吧 关注:931贴子:8,208
  • 6回复贴,共1

【中国的传统节日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09-06-14 19:29回复
    1 祭祖节:每年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


    2楼2009-06-19 20:41
    回复
      2025-08-03 23:30: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 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3 中元节:旧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与正月十五日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同为古老传统节日。中元节期间,老北京还有举行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应景戏”等活动.


      3楼2009-06-19 20:41
      回复
        4 元宵节(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亦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5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朝节又称“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因地而异,中原和西南地区以夏历二月初二为花朝;江南和东北地区以二月十五为花朝,据说这是与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应,称“花朝”对“月夕”。壮族花朝节又称“百花仙子节”。 
          6 上巳节: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是传统的上巳节,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农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忽略。“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


        4楼2009-06-19 20:41
        回复
          7 七夕节: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 立夏节:立夏节在立夏日。“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有“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的仪式。近代民间,有尝新和秤人之习,此日人们把将熟之小麦、大麦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麦之鲜;或用秤秤人之轻重以祈福


          5楼2009-06-19 20:41
          回复
            18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


            9楼2009-06-19 20:42
            回复
              19 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最富有特色的一个传统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10楼2009-06-19 2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