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学勤介绍了“清华简”第六辑整理报告的情况。第六辑整理报告5篇文献中有3篇是关于郑国史事的,即《郑武夫人规孺子》《郑文公问太伯》和《子产》;1篇是关于齐国史事的,题为《管仲》;1篇是关于秦、楚史事的,题为《子仪》。其中《郑武夫人规孺子》篇记载郑国第二代国君郑武公逝世后,夫人武姜对继任的庄公(即《春秋》开篇“郑伯克段于鄢”的郑伯)进行规诫;《郑文公问太伯》篇是郑国公族太伯规诫郑厉公之子文公的文辞。两篇的内容对郑国初期的三代国君即桓公、武公、庄公多有涉及,记述了《春秋》之前、两周之际的郑国史事,由于记载这一时期的史籍多阙,这两篇文献有着特别重要的史料价值。《子产》是关于郑国名臣子产道德修养及施政业绩的论说,从圣君如何利民自勉,做到君民相互信任,讲到子产执政,如何“自胜立中”“助上牧民”,全篇有较强的思想性。《管仲》采取齐桓公与管仲问答的形式,讲述治国道理,对研究当时的政治与法律比较重要。《子仪》讲述秦晋“殽之战”后,战败的秦穆公为对抗晋国采取的政治军事策略,谋求与南方的楚国联盟,并释放长期囚禁在秦国的楚国重臣申公斗克(字子仪),举行隆重的典礼将其送回楚国,以此向楚成王示好。简文叙述的是穆公送行时的种种情节,穆公和子仪的外交辞令多以诗歌和譬喻的形式,表达了秦楚穆力同心的合作意愿。发布会上,吴振武、朱凤瀚、赵逵夫、晁福林、陈伟等著名学者从春秋史、文献学、文学等角度就第六辑整理报告内容进行了讨论。
接下来还有一篇记载越王勾践的长篇文献《越公其事》
接下来还有一篇记载越王勾践的长篇文献《越公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