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吕居仁《轩渠录》中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族婶陈氏, 顷寓严州,诸子宦游未归。偶族侄大琮过之,婶令代作书寄其子。因口占云:‘孩儿要劣,奶子又阅阅霍霍地。且买一柄小剪子来,要剪脚上骨出儿吃胝儿也。’大琮迟疑不能下笔,婶笑曰:‘元来这厮儿也不识字。 ’”
又曰:“当时有京师营妇,其夫出成,尝以数十钱托一教学秀才写书寄夫,云:‘窟懒儿娘传语窟懒儿爷:窟懒儿自爷去后,直是仡憎,每日恨特特地笑,勃腾腾地跳。天色汪囊,不要吃温吞蠖托底物事。 ’秀才沉思久之,却其钱云: 你且别处倩人写去。’”一封家书居然难倒教学秀才, 其根本原因就是俗音俗字之不可形诸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