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袁回援京城的首要动机并非军事或政治层面上的利害得失,而是精神层面上的价值观。袁从根子上讲依然是一个文臣,在他的世界观中皇帝依然是这个国家的最高象征与中心,因为皇帝在那里,所以他必然选择回京。(祟祯中前期文臣降贼者几乎没有,武将降贼者却能拉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所以洪承畴降清开创了一个极恶劣的先例,)
袁其个性堪称胆大包天或者叫敢作敢为,所有个人的利害得失他皆可抛置一边,但唯独不忠不孝的帽子他不能扛也扛不动,忠君报国既是他精神气节的源头但同样也成为其行为的枷锁。
而只有在确定回京之后他才会去考虑此行的利害得失,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但京师却成为其命运的终点,甚憾!
袁其个性堪称胆大包天或者叫敢作敢为,所有个人的利害得失他皆可抛置一边,但唯独不忠不孝的帽子他不能扛也扛不动,忠君报国既是他精神气节的源头但同样也成为其行为的枷锁。
而只有在确定回京之后他才会去考虑此行的利害得失,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但京师却成为其命运的终点,甚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