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早起,把汉代学术史略的尾巴看完了。
用本书最后的一句,来聊聊我的感受。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这对历史长河来说,是确定无疑的。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作自我的发挥,这是多样的。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有不一样的人生选择。有人安贫乐道,有人拜金享乐,有人中庸无为,有人积极争先,这些都是个人的选择,都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得到理解,无关乎好坏,无关乎标准。
存疑,辩疑伪,解疑伪,这是作者的态度,也是治学的方向。对我而言,作者的举例辩与解,我都没法作评论发言,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之前看的一本书《南渡北归》,里面写的很多的西南联大相关的人,如陈寅恪、傅斯年、吴晗、金岳霖、钱穆,当然也有顾颉刚。他们这些人抛开个人的政治立场,就单纯地讨论学术,治学,真是让人敬佩的,也是影响力颇大的。
时间不允许,容我日后整理思路,再说吧。

用本书最后的一句,来聊聊我的感受。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这对历史长河来说,是确定无疑的。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作自我的发挥,这是多样的。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有不一样的人生选择。有人安贫乐道,有人拜金享乐,有人中庸无为,有人积极争先,这些都是个人的选择,都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得到理解,无关乎好坏,无关乎标准。
存疑,辩疑伪,解疑伪,这是作者的态度,也是治学的方向。对我而言,作者的举例辩与解,我都没法作评论发言,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之前看的一本书《南渡北归》,里面写的很多的西南联大相关的人,如陈寅恪、傅斯年、吴晗、金岳霖、钱穆,当然也有顾颉刚。他们这些人抛开个人的政治立场,就单纯地讨论学术,治学,真是让人敬佩的,也是影响力颇大的。
时间不允许,容我日后整理思路,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