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对引用鲜史料证明毛文龙东江 军民人数又要大呼小叫了,说是鲜人贬低丑化毛文龙的记载很多,既然相信鲜的这些记载,为什么对朝鲜人贬低丑化毛文龙的记载不采信云云。其实我在明冤里明确陈述了史料引用的反方向原则,越是仇恨敌视某人的势力所记载的史料里,能证明某人功绩的记载可信度也就越高。这里不妨复制一下:
林国华教授在《关于史事考证中如何鉴别和使用史料的一些浅见》 一文中曾经提出过一个“反方向原则”,他说“有很多史料的作者和写作态度上都有明显的倾向性,使史料的真实性受到很大影响。但即使是主观倾向性很强的史料,其中也往往包含一些真实性较高的内容。对这类史料,可以根据作者的倾向性,从反方向挑出其中真实可信的部分”。
根据这个原则,本身倾向是标榜某一人物如何英明神武的史料,那其中提到其失败狼狈的记载,当然接近真实的概率更高;而对于吹嘘其正面形象的记载,则需要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经过和其他史料的对照分析,才能决定是否采信
反之,立场是厌恶某一人物的集团所记载的史料中能说明这一人物功绩和优点的材料,真实的概率更高的,而对其贬低丑化的记载,则需要进一步分析。
运用这些原则,恰恰仇恨敌视毛文龙的后金集团和鲜方面,所提供能证明毛文龙军兵数量,毛文龙在打击后金方面的记载,其史料价值,其可信度是非常高的。反之类似朝鲜这种因为主观认为的切身利益受到毛文龙极大损害而对其抱仇视厌恶态度的集团成员,对毛文龙的丑化贬损描写不宜轻信。
这里还有一条鲜使者到后金,后金头目提到毛文龙时有切齿之心的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