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最后这么大的票数差让我非常诧异
首先我个人认为,“合群”和“跟风”虽然有相似之处,然则是两码子事情
跟风是一个动词,是一个可能带有主观目的性的跟随行为
而合群是一个形容词(这里我非常赞同熊浩的论据,整个决赛能说服我的也只有熊浩老师,就是他的论据,只有客观存在的能力相同或者相似的人才可谓合群,下面我也会补充一点,想法相同或者相似,才可谓合群)
这里说下合群和跟风的具体区别:
1:跟风这个行为,必然有一个发起者。大家可以发现颜如晶队的所有论据都不外乎于此。有一个领头的先发起了这个行为,然后接下来的一批人,无论什么原因,都开始纷纷追随这个行为。
比如非洲野牛例子,必然是有一只领头的牛,后面跟着看屁股的,很明显是无脑跟风,我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论据能引来全场热烈的掌声?
然后赵帅的女生结伴上厕所,和组团看电影,组团吃相同的饭是一个道理,这里就好好的拆分一下结伴上厕所这个论据,毕竟人是有思想有脑子的,不是非洲野牛。那么结伴上厕所,到底是合群,还是跟风?这里有一个点很关键!赵帅再最开始先立了一个flag,就是女生为了和其他女生打好关系,注意了,“为了和其他女生打好关系”,其实很可怕,为了和其他女生打好关系,哪怕我其实根本不想尿尿,也没有尿意,我还是要跟着那群人一起去上厕所!
请问这是“合群”,还是“跟风”?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我本来有尿意想去厕所,然后也想在厕所和其他女生聊聊天打好关系不行?这里就涉及了我说的,“合群”和“跟风”的第一个区别,跟风是一种主观行为,而合群是大家都存在客观的相似能力或者想法。简单点说,就是你在想尿尿的情况下,你到底是为了尿尿才去的厕所,还是为了和其他女生打好关系才去的厕所?到底哪个才是你的主要目的?如果这堂课下课没人去厕所,下堂课,下下堂课又没有,你就一直憋着尿,然后等着有人去的时候,我再去?你觉得现实么?
所以,拆分到最后,你会发现,下课后去厕所的女生有三类人:
第一类:我有尿意,去厕所纯粹尿尿,不干其他事
第二类:我有尿意,去厕所顺便和其他女生聊聊天打好关系
第三类:我压根不想尿尿,去厕所纯粹是想和其他女生打好关系
非常明显,第一类有相同思想,是合群。第三类明显是跟风。上面拆分了第二类,我的根本目的其实还是尿尿,无论你是否想和其他女生打好关系,尿意都不会消失,你终究还是要和其他女生一起尿尿,所以这种合群,还是因为你们都有尿意,而不是因为你想和其他女生聊天才合群,如果你把尿意和聊天拆分开来看,共同的尿意才是合群,我想聊天打好关系是跟风,那么颜如晶队伍的论据重点其实还是后者想聊天打好关系,和去不去厕所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颜如晶队伍从始至终在说的都是跟风不是合群。
而合群,则不需要领头的人,合群是一种状态,我非常赞同熊浩说的,肖晓团队的人都有融入集体这项客观能力,不需要什么领头人,这帮人遇上了自然而然的就会融在一起,哪怕没有肖晓这个队长,他们最终还是会融合在一起。包括陈铭举得陶渊明例子也是,我有归隐田园的心,你也有,这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不需要谁领头,我们遇上了,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采菊东篱下悠然寄南山!
然后,这里牵涉到了“跟风”和“合群”的第二个区别:
2:合群是客观的状态,而跟风是主观的行为
简单解释一下,你们家乡人在一起用方言交流,你们都会家乡话,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这是一种合群。
这时候突然一个外地人闯入,不会说你们家乡话,但是又想显得自己能说会道,于是不三不四的学了几句方言跟你们交流,这就叫跟风。
再拿陶渊明的例子来讲,你有归隐田园的心,我也有,大家同时有,这才叫合群
但是这时候一个官员格格不入的觉得,归隐这件事很**,显得很清高,于是我也要跟着归隐,这不叫合群,这叫跟风!
为什么我说全场打动我的只有熊浩?
如果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你在他面前能做到的可能只是同意他的观点或者跟随他的行为,哪怕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在做什么,你能做的只是跟随,只有你在某一领域和他平起平坐,甚至小到在某一观点细分的一个小点上和他有相同基础,你才有资本在这个小点上和他讨论对错。这其实非常的现实,熊浩说的非常有道理。在一个团队里面,只有同事能力相近,学识相近,才能说合群不合群。如果他们懂得,你压根不懂,你还非要凑进去显得格格不入,这不是合群,这是跟风!
说了这么多合群和跟风的区别,我无非就是想说,颜如晶队一整晚,几乎都在用“跟风”的论据,打“合群”的辩题,这样巨大的跑题错误竟然都能夺冠??而且最后BBTEAM票数差距竟然如此之大?是我理解能力不够还是现场观众请的全是演员?
首先我个人认为,“合群”和“跟风”虽然有相似之处,然则是两码子事情
跟风是一个动词,是一个可能带有主观目的性的跟随行为
而合群是一个形容词(这里我非常赞同熊浩的论据,整个决赛能说服我的也只有熊浩老师,就是他的论据,只有客观存在的能力相同或者相似的人才可谓合群,下面我也会补充一点,想法相同或者相似,才可谓合群)
这里说下合群和跟风的具体区别:
1:跟风这个行为,必然有一个发起者。大家可以发现颜如晶队的所有论据都不外乎于此。有一个领头的先发起了这个行为,然后接下来的一批人,无论什么原因,都开始纷纷追随这个行为。
比如非洲野牛例子,必然是有一只领头的牛,后面跟着看屁股的,很明显是无脑跟风,我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论据能引来全场热烈的掌声?
然后赵帅的女生结伴上厕所,和组团看电影,组团吃相同的饭是一个道理,这里就好好的拆分一下结伴上厕所这个论据,毕竟人是有思想有脑子的,不是非洲野牛。那么结伴上厕所,到底是合群,还是跟风?这里有一个点很关键!赵帅再最开始先立了一个flag,就是女生为了和其他女生打好关系,注意了,“为了和其他女生打好关系”,其实很可怕,为了和其他女生打好关系,哪怕我其实根本不想尿尿,也没有尿意,我还是要跟着那群人一起去上厕所!
请问这是“合群”,还是“跟风”?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我本来有尿意想去厕所,然后也想在厕所和其他女生聊聊天打好关系不行?这里就涉及了我说的,“合群”和“跟风”的第一个区别,跟风是一种主观行为,而合群是大家都存在客观的相似能力或者想法。简单点说,就是你在想尿尿的情况下,你到底是为了尿尿才去的厕所,还是为了和其他女生打好关系才去的厕所?到底哪个才是你的主要目的?如果这堂课下课没人去厕所,下堂课,下下堂课又没有,你就一直憋着尿,然后等着有人去的时候,我再去?你觉得现实么?
所以,拆分到最后,你会发现,下课后去厕所的女生有三类人:
第一类:我有尿意,去厕所纯粹尿尿,不干其他事
第二类:我有尿意,去厕所顺便和其他女生聊聊天打好关系
第三类:我压根不想尿尿,去厕所纯粹是想和其他女生打好关系
非常明显,第一类有相同思想,是合群。第三类明显是跟风。上面拆分了第二类,我的根本目的其实还是尿尿,无论你是否想和其他女生打好关系,尿意都不会消失,你终究还是要和其他女生一起尿尿,所以这种合群,还是因为你们都有尿意,而不是因为你想和其他女生聊天才合群,如果你把尿意和聊天拆分开来看,共同的尿意才是合群,我想聊天打好关系是跟风,那么颜如晶队伍的论据重点其实还是后者想聊天打好关系,和去不去厕所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颜如晶队伍从始至终在说的都是跟风不是合群。
而合群,则不需要领头的人,合群是一种状态,我非常赞同熊浩说的,肖晓团队的人都有融入集体这项客观能力,不需要什么领头人,这帮人遇上了自然而然的就会融在一起,哪怕没有肖晓这个队长,他们最终还是会融合在一起。包括陈铭举得陶渊明例子也是,我有归隐田园的心,你也有,这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不需要谁领头,我们遇上了,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采菊东篱下悠然寄南山!
然后,这里牵涉到了“跟风”和“合群”的第二个区别:
2:合群是客观的状态,而跟风是主观的行为
简单解释一下,你们家乡人在一起用方言交流,你们都会家乡话,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这是一种合群。
这时候突然一个外地人闯入,不会说你们家乡话,但是又想显得自己能说会道,于是不三不四的学了几句方言跟你们交流,这就叫跟风。
再拿陶渊明的例子来讲,你有归隐田园的心,我也有,大家同时有,这才叫合群
但是这时候一个官员格格不入的觉得,归隐这件事很**,显得很清高,于是我也要跟着归隐,这不叫合群,这叫跟风!
为什么我说全场打动我的只有熊浩?
如果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你在他面前能做到的可能只是同意他的观点或者跟随他的行为,哪怕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在做什么,你能做的只是跟随,只有你在某一领域和他平起平坐,甚至小到在某一观点细分的一个小点上和他有相同基础,你才有资本在这个小点上和他讨论对错。这其实非常的现实,熊浩说的非常有道理。在一个团队里面,只有同事能力相近,学识相近,才能说合群不合群。如果他们懂得,你压根不懂,你还非要凑进去显得格格不入,这不是合群,这是跟风!
说了这么多合群和跟风的区别,我无非就是想说,颜如晶队一整晚,几乎都在用“跟风”的论据,打“合群”的辩题,这样巨大的跑题错误竟然都能夺冠??而且最后BBTEAM票数差距竟然如此之大?是我理解能力不够还是现场观众请的全是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