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1日漏签0天
健康吧 关注:1,928,440贴子:1,894,94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健康吧
>0< 加载中...

康之脑健丨如何给大脑做保养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时来运转66
  • 默默无闻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人的大脑如同机器,需要进行保养以确保它运转良好。要是有一本保养手册告诉我们该怎么调整它的电路就好了。不幸的是,现有的建议往往自相矛盾且令人困惑,但现在BBC Future筛选出了几个有用的保养方法。
一、不要对你的能力失去信心
你是否曾走进一个房间,转眼就忘了自己进来的目的?人们在变老的时候,很容易怀疑自己的记忆在慢慢消失。但事实上年轻人和老年人都会经历这种情况。我们不应该迅速得出最糟糕的结论,毕竟怀疑也会自我实现预言。
过去十年来,北卡罗来纳大学的DaynaTouron发现在我们年纪变大的过程中,容易对我们的大脑能力失去信心,即便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大脑能力通常都在正常运转。但我们依靠汽车上的GPS或手机上的便笺会加速我们的记忆减退。因此如果你发现你来到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仅仅将它当做你应该更加努力锻炼自己记忆的提示就好。
二、请保护好自己的听力
如果大脑与其感官隔绝,那么它会承受许多折磨。也许它会额外在你的注意力上施加压力,阻碍了我们获取有用刺激的渠道,听力缺失似乎会引发大脑灰质流失;一项研究表明听力缺失可能会在六年内增加人们24%的认知障碍风险。
不论你多少岁,都应该保护好你的耳朵。一天仅听15秒大声的摇滚音乐就足以对你的听力造成损伤;一天使用15分钟的吹风机就足以损伤听取声音的微小细胞。如果你觉得你已经有听力障碍,试图寻求医生帮助,将这一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可避免更大损失。
三、学一门新语言或者一种乐器
比起摆弄一款大脑训练应用程序或者玩填字游戏,你也许应该考虑更加野心勃勃的大脑锻炼计划。比如学弹钢琴或者学一门新语言。这些都能全方位锻炼你的大脑,帮助你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潜在帮助老年人。去年一项研究发现音乐家比不玩乐器的人罹患痴呆症的几率低60%;另一项研究则表明学一门语言将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时间延缓5年。
至少,以这种方式逼迫你可让你对你当前的能力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如果你发现你的工作正好需要你学习新技能,那么感谢上天吧:更刺激的职业是能帮助你保存脑力,虽然这种好处可能不会延迟到你退休的时候。
四、不要吃垃圾食品
肥胖能从多种方面伤害你的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会限制血液流向大脑,让它缺乏工作所需的血液和氧气。更重要的是,神经元对胃肠激素胰岛素非常敏感。常常吃甜食和高热量食物会扰乱这种胰岛素信号,引发一系列会给大脑带来致命损伤的反应。
好消息是特定营养素(比如omega3脂肪酸、维他命D和B12)似乎能阻止年龄带来的脑损伤。这也许能解释为何食用典型地中海饮食的老年人拥有比他们年轻7.5岁之人同样的认知能力。
五、锻炼身体
我们常常将体力与脑力区分开。事实上,锻炼身体是锻炼大脑最可靠的方法之一。锻炼身体不仅能让血液更好地在大脑中循环,还会引发“神经生长因子”等蛋白质含量激增,从而帮助大脑中神经的生长并维持它们之间的连接。
这种好处似乎适用于所有人:走路上学的孩子们成绩更好,散步能让退休者集中注意力并锻炼记忆。更重要的是,所有运动都有用,从温和的有氧运动到力量训练和健身;选择适合你的即可。
六、多多参与社交
如果以上建议听上去均难以实施,那么保护你大脑最好的一种方法就是社交。简而言之,人类是社交动物,我们的亲戚朋友刺激着我们,让我们拥有新体验,帮助我们释放压力和不幸。令人震惊的是,一项针对70多岁老人的研究发现,相比那些更少社交的人,大部分积极社交的人在12年内认知能力下降的情况减少了70%。与其他人交流能帮助人们锻炼记忆力、注意力和脑力。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健康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