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吧 关注:4,081贴子:1,194,803
  • 14回复贴,共1

浅谈程昱被疑谋反事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空着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2-25 04:58回复
    《程昱传》:昱性刚戾,与人多迕。人有告昱谋反,太祖赐待益厚。
    《曹仁传》:太祖讨马超,以仁行安西将军,督诸将拒潼关,破超渭南。苏伯、田银反,以仁行骁骑将军,都督七军讨银等,破之。
    《国渊传》: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馀党,皆应伏法。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馀人。
    《魏书》:太祖征马超,文帝留守,使昱参军事。田银、苏伯等反河间,遣将军贾信讨之。贼有千馀人请降,议者皆以为宜如旧法,昱曰:“诛降者,谓在扰攘之时,天下云起,故围而后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开其利路,使不至於围也。今天下略定,且在邦域之中,此必降之贼,杀之无所威惧,非前日诛降之意。臣以为不可诛也;纵诛之,宜先启闻。”众议者曰:“军事有专,无请。”昱不答。文帝起入,特引见昱曰:“君有所不尽邪?”昱曰:“凡专命者,谓有临时之急,呼吸之间者耳。今此贼制在贾信之手,无朝夕之变。故老臣不愿将军行之也。”文帝曰:“君虑之善。”即白太祖,太祖果不诛。太祖还,闻之甚说,谓昱曰:“君非徒明於军计,又善处人父子之间。”
    《常林传》:文帝为五官将,林为功曹。太祖西征,田银、苏伯反,幽、冀扇动。文帝欲亲自讨之,林曰:“昔忝博陵,又在幽州,贼之形势,可料度也。北方吏民,乐安厌乱,服化已久,守善者多。银、伯犬羊相聚,智小谋大,不能为害。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轻动远举,虽克不武。”文帝从之,遣将往伐,应时克灭。
    《鲜卑传》:太祖西征关中,田银反河间,比能将三千馀骑随柔击破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2-25 04:59
    回复
      《程昱传》中有记载程昱性格刚强暴戾,与人多不和,因此有人告发程昱谋反,但是曹操对他赏赐愈加丰厚。
      关于这件事史料中没有给出具体的事件来佐证,也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点来证明,让人一头雾水,甚至很多人确实相信程昱大概实在是让人生厌的人,以至于别人都要用谋反来攻击他,但是本人近日发现了一条新的史料,以试图来从另一个角度来探究此事。
      陶弘景《真诰》:田录,魏武帝时为程昱参军,后为河间太守,反叛,为阎柔所破尔。
      南朝梁道学家陶弘景在他的著作《真诰》中收录了一条非常具有价值并且鲜为被注意到的史料,他说田录在曹操时期为程昱的参军,后来为河间太守,然后反叛,被阎柔所击破。
      田录很明显就是《三国志》中的田银,为什么记载为田录不详,但至少的确可以确定是同一个人,因为在河间反叛,然后被阎柔击破的只有《三国志》的田银反叛事件(如上面史料所引)。
      这个史料珍贵在于填充了两个重要的资料:
      1、田银曾为程昱的参军
      《程昱传》:昱迁【振威将军】。袁绍在黎阳,将南渡。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昱不肯,曰:“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愿公无疑!”太祖从之。绍闻昱兵少,果不往。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贲、育。”昱收山泽亡命,得精兵数千人,乃引军与太祖会黎阳,讨袁谭、袁尚。谭、尚破走,拜昱【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
      田银到底什么时候当的程昱参军,大概可能是在程昱当振威将军或奋武将军时,田银为振威、奋武参军,这是很有可能的。之前程昱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田银也有可能为程昱东中郎将的参军,但是考虑到时间跨度,本人还是倾向于程昱为杂号将军时可能比较合理。
      2、田银反叛时为河间太守
      我们注意一下《三国志》中关于田银本人是没有任何挂王官记载的,只是记载田银、苏伯反于河间。而根据陶弘景《真诰》的资料补充,可以得知当时田银是河间太守,他是举郡而反,至于苏伯没有记载,本人推测大概地位不如田银,可能是河间的郡吏之流,和田银同谋。
      河间郡在冀州西北部,北连幽州,因此田银、苏伯发动叛乱时导致了【幽、冀扇动】,当然另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曹操并不在河北,
      《杨阜传》: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阜时奉使,言於太祖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
      《武帝纪》:(建安十六年)【冬十月,军自长安北征杨秋,围安定。秋降】,复其爵位,使留抚其民人。【十二月,自安定还】,留夏侯渊屯长安。
      据此可知,田银叛乱时间大约是在建安十六年的冬十月至十二月之间,后来曹操在安定降了杨秋后,立刻引军回师,并派曹仁督率诸军前往攻讨,不仅如此,时为乌丸校尉的阎柔也带轲比能三千鲜卑骑兵去平乱,足见当时冀州、幽州叛乱之大,影响之广。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2-26 05:46
      回复
        因此,关于程昱被人控告谋反之事,如果结合了《真诰》内容来看的话,很容易发现两者其实是有关联的。
        理由就是田银曾经做过程昱的【参军】,后来又为【河间太守】,这就是说程昱的旧部在河间趁着曹操不在而发动叛乱,当时程昱在哪儿?
        《魏书》:太祖征马超,【文帝留守,使昱参军事】。田银、苏伯等反河间,遣将军贾信讨之。
        当时曹丕留守邺城,程昱参曹丕军事,而程昱的故参军、河间太守田银竟然起事了,这两件事怎么可能不让人怀疑程昱有谋反嫌疑呢?
        不过,程昱虽然为人脾气是冲了点,但是程昱当时根本没有自己谋反的条件,譬如说程昱靠着田银起兵谋反他能做什么?程昱没有政治根基,也没有足够的兵权,因此程昱绝无可能直接谋反。但是曹操听说田银、苏伯反于河间后,立刻撇下马超余部,急匆匆的往回赶,甚至部署都没有做好,如《杨阜传》所说【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导致马超又打回了陇右,祸乱未息。
        所以这件事在当时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地方军事叛乱,更多涉嫌军事哗变、Z变,这个问题就是涉及到曹操对汉朝控制的问题了,绝不容小视。
        而咱分析有人说程昱谋反实则是【曹操怀疑程昱拥立曹丕谋反】
        《武帝纪》:十六年春正月,【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
        咱在上面也说过了,田银叛乱发生于十六年十月到十二月之间,而十六年正月刘协刚封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为丞相曹操副手,变相确立了曹丕为二号人物的地位。
        而正值曹操率大军征讨关西诸将,要留五官将曹丕留守河北,程昱又参曹丕军事,这个时候程昱的旧部田银又在河间哗变,曹操生性多疑,试问曹操难道对此事完全不当一回事吗?
        假设程昱让故参军田银在河间煽D冀州、幽州,然后以此做借口拥立曹丕在河北起事呢?诚能如此,程昱有了丞相副手的五官将曹丕做旗帜,有了政治资本,也有了军事资本可以和曹操公开叫板,甚至直接南下取许昌迎立献帝,那个时候曹操就全完了。
        你看到这里肯定会觉得曹丕怎么会同意程昱的话去谋反呢?曹丕可是曹操亲儿子啊。
        但是以史为鉴的话,汉武帝刘彻与太子刘据因巫蛊案最终父子兵戎相见,并导致满城流血,天下骚D。因此曹操绝不可能因为曹丕是自己的儿子就能放心,何况还有个程昱为其辅佐。
        不过值得庆幸得是,事实证明无论是曹丕还是程昱也好,都没有直接涉嫌谋反,曹丕依然是忠厚孝顺的好儿子,程昱也依然是刚正不阿的贤臣。程昱的旧部田银谋反只是偶然事件,程昱并没有参与其中,并且程昱似乎已经料到了这件事将会给自己和曹丕带来巨大的麻烦当中,因此程昱策划曹丕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魏书》:贼有千馀人请降,议者皆以为宜如旧法,昱曰:“诛降者,谓在扰攘之时、、、”众议者曰:“军事有专,无请。”【昱不答。文帝起入】,特引见昱曰:“君有所不尽邪?”昱曰:“凡专命者,谓有临时之急,呼吸之间者耳。今此贼制在贾信之手,无朝夕之变。故老臣不愿将军行之也。”【文帝曰:“君虑之善。”即白太祖,太祖果不诛】。太祖还,闻之甚说,谓昱曰:“君非徒明於军计,【又善处人父子之间】。”
        当时田银余党有千人请降,当时多数人要求按照旧法诛杀他们,程昱表示反对,结果众人又说军事有专而无请。到这里的时候,【程昱没有回答,曹丕起身单独引见程昱说,您有什么话没有说全吗?】程昱在解释之后,曹丕认为程昱考虑周全,然后告诉了曹操,曹操果然没有诛杀这一千多人,后来曹操很高兴的说【程昱善于处理父子之间的关系】。
        这句话以前看其实没有觉得有任何问题,如今看起来,问题是很明显的。
        1、程昱当时没有当众回答曹丕,而是单独和曹丕说不要杀降,明显有难言之隐,想必就是程昱害怕曹操会怀疑曹丕杀降是为了【杀人灭口】,因为田银起事失败了,所以就要把涉案人员全部私自处理掉。
        2、曹操后来称赞程昱善于处理父子间的关系,就是因为程昱劝阻曹丕杀降,留活口让曹操亲自审问的举动让曹操打消了对曹丕的顾虑,认为曹丕是不可能借此机会谋反的。
        这件事最后的确以圆满的结局而收场,在平息了河间之乱后,这个事件没有进一步扩大化影响,但是曹操到底有没有释怀也很难说。毕竟曹操后面深爱三子曹植,曹植与曹丕竟能分庭抗礼而争夺储君之位,因此到底曹操有没有对当年自己西征,而曹丕、程昱留守河北之事而依然感到心有余悸,我们今人是没办法完全窥其全貌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2-26 06:37
        回复
          “操之西征也,河间民田银、苏伯反,扇动幽、冀。” 《资治通鉴》载其身份为民,燕大的推测很有可能,不过录和银的繁体确实很像,也不能排除写错的可能


          IP属地:浙江8楼2020-04-20 15: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