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吧 关注:613贴子:1,569
  • 0回复贴,共1

成年人的友情:“我理解你,高于我陪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没有人规定,朋友一定要有相同的梦想。
这句话来自迪士尼影片
《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
前两天安利了这部影片(NB)!主人公云妮为了追求新的人生目标,不得不和自己朝夕相处6年的好朋友拉尔夫告别,各自开始了新的人生旅途。也许电影故事想告诉我们,再好的朋友,总有一天也是要分开的。
当我们在慢慢长大成长为大人时,“友情”一词总会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增添色彩。
从2-3岁孩提、7岁韶年、13-20岁舞勺(象)之年、到现在我的弱冠之年,我突然间发现,那些年陪伴自己成长的小伙伴们早已不在身边。
尽管我们特别舍不得......我们一边默不作声的挥手告别,一边在各自还念,各自打拼生活,慢慢的我们各自天涯。
那么对于成年人友情,是生活改变了我们,还是“友情”的含义变了?
友情的特点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亲情”“爱情”“友情”中,友情的份量似乎是最轻的,它远不如亲子间的血浓于水,也不如情侣间关系的紧密关系,选择朋友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没有任何的框框架架。
我们不可能好几个星期,好几个月不与亲人或伴侣不联系,但是很可能一年半载失联于朋友(我的风格)。
尤其在成年后,我们会因为生活状态,关注的重点等大的改变,会导致此时的友情受到很大的冲击。
但是友情又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是我们生命起点到终点中,贯穿下来最长久的
简单,是小时候友情的起点
小时候的友情多数为扎堆(女孩居多),这个阶段很简单,一包辣条啥都解决了;
到了青春期,我们自己对友情有了初步的认识,寻找聊得来玩的来的人,就像吸铁石一样,把他们吸了过来,或者被吸过去。
这个阶段我们感觉彼此就是世界上最懂自己的人,也是彼此的一个港湾;
成年之后进入大学,这个年龄阶段是我们一生中交际朋友最多的地方,因为我们时间自由,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放在友情上。

复杂,是成年人友情的通病
成年之后,友情随着生活变化随之改变。小时候的友情简单,更多的是感情交流,兴趣相同玩得来;
成年之后会受到思想,经济、工作、性格、等因素变得复杂;
成年的人的友情更像是“作业”科目多,形态多、数量多、而且难度不一。它包含了很多不平等的、厌恶的、伤人的内容、但是它仍然有着独特的魅力,让你奋笔疾书。
成年后的友情存在形式发生改变
成年之后交友感觉是越来越难的事。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人们往往会因为距离感疏远彼此,很难建立关系和保持关系(因为成本很高),所以很难分享和倾诉自己的想法;
还有重要的一些因素,就是我们彼此的性格和价值观。不像年轻的时候轻易交友,成年后懒得去了解和倾听;
我们那些成长过程中的磁铁老朋友,也不会时时刻刻在一起,而是一种TA在那里的关系;
比起磁铁老朋友,我们生活生出了更多的“熟人”,比如同事、前辈后辈等等,这些都是必然形式存在,与之常常相见陪伴的。

我们之间的语言还常挂在嘴边
有一种语言,专属于我们磁铁老朋友间创作的;
我们总是用创作的语言交流,体现彼此亲密关系的一种表现;
随这时间的变化,我们因为一些原因不在频繁的联络经营友情,但我们依然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你会发现,有的老朋友很久没见面,见面聊天时还是觉得舒服亲切;
在与更多的“熟人”交流中,我们时常不自觉的会加入磁铁间的语言,进行交流互动,因为它是你认为最轻松的一种表达形式(可能是入坑太深)。

成年人的友情需要深度
很多人说越长大越孤单,是有它的道理存在的。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之间的交流形式越来越多,更多在于点赞,评论、类似快餐形式,默默交流;
相对于彼此有深度的沟通,帮助性的建议,会有助于维护一段友情;
我们支持认可彼此,一定意义上代表我们经历的事情,价值观得到了理解;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余秋雨写的一段友情的语句。
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方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互相使对方活的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现实生活中我很庆幸拥有这样的人,我们不在彼此的身边,但是互相理解。


1楼2019-02-01 12: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