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引官吧 关注:12贴子:822
  • 0回复贴,共1

一纸年华无论文理,那份只属于青春年少的爱恋,永远最令人怀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偶然读到木心先生的《从前慢》,那种恍如隔世般的柔情与朴素,在心中挥之不去。一纸书信,无论是在烽火硝烟的乱世寄情于她,道声平安珍重,还是身隔万里冷月凄然,孤独思念心上人,都有着不可比拟的分量。
上个世纪及以前,通讯仍未普及,一份浅浅慢邮的书信,带着满目的柔情驶向远方。像极了年少,心中最不可及,不能触摸,只能在一个人的晚上,看着夜色,数着星时,才敢落下笔。曾经关于爱情的每一个故事,不论是思恋,或是爱慕的言语,都是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望穿秋水后方能得到的欣喜。
等待的途中,既渴盼,又焦灼。寝食难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一字一句,纸短情长。望着这包含千言万语的信,只有落到那人的手上,这心才能落稳,这风月才清凉皎洁。因此,人得到那份讯息,是经过漫长等待,付出过时间和想象,在无数个夜里辗转反侧,祈盼回音。
那是心中的玫瑰,是无法淡然抹去的存在。
从前慢,可如今啊。一句再深情的话,再也让人回不到浪漫的山谷之中。只晓得,这是此时此刻的想法,是不是一时冲动或蓄谋已久,就另当别论了。现代人的世界里,图片,色彩,声音,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甚至一句最美好的爱你,到了手机屏幕上,也感觉少了些情意。
近段时间来,纸信告白开始复苏,一种手写情书开始霸屏,无论是各大高校的三行情书还是文理科学霸情书的对抗,这书写信是终于重归我们的身边。在物欲泛滥,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再得到一封手写情书,该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呀。
在看过许多文学大家所写的情书后,我们回归于生活最常见的情书,谁没有在年少时写出或收到一封情书呢。这些属于校园中的小美好,给我们的往后生活关于青春的怀念带来无尽回忆。而文理科生笔下写出的情书有什么差异呢?所汇成的句子言语又有什么不同,包含了什么样的感情呢?
首先,在文科生的笔下,所有的爱恋都可能虚化成精神上的甘霖。它可以是一缕春阳,夏荫,秋叶,冬雪。亦可以化作心上人那头顶上的一轮明月,亦可变成虚无,是微风是空气,只要能在所爱之人的身边。
而理科生所写与所要表达的情感,往往并不一致。这也是理科生不善言表的一个体现。你所能看出的,他对你的爱远远少于他心中对你满满的爱。我们不妨可以从他们的笔下看到,理科生通过文字所要表达的往往是再具体不过的物体或元素。
那种感情就是真真切切的,存在那里的。不会因为时空或其他原因而改变,所以我们也可以分析得出,由于理科生接触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数据,所以他们习惯于用公式,定理和数据来说话。并且他们对物体的看法是现实存在的,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这也体现在他们平时做事严谨,但是容易钻牛角尖,一意孤行。更体现在他们的感情方面会表现得更加理性。
而文科生则以人的感情为主导,更偏向于感性。由于文科生接触的东西文字性很强,考虑的问题更加全面,所以感情方面也更加丰富,但是容易浅尝辄止。比方说,当读到元朝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文科生看来,此曲如秋郊夕照图,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不免感同身受。这是一种意象,是相思,是漂泊,是难舍难分的割舍之痛,更是绵绵不绝的哀愁。而理科生在脑中立马浮现的,确是切切实实的,老树昏鸦,古道瘦马……因此,他们在下笔时。所想以及所要表达的事物和感情,总会有较大的差别。
但殊途同归是,不管文理,那份年少纯洁而无所顾虑的爱情都是相同的。那封手写信所表达的感情也都是真切无杂质的。无论文理,那份只属于青春年少的爱恋,永远最令人怀恋。
一纸年华,道不尽年少曾赐予我们的满心欢喜。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1楼2019-02-02 20:3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