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吧 关注:18,424贴子:211,699

【科普帖】古人记载的二郎神容貌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二哥镇楼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2-17 23:39回复
    最早的外貌记载在北宋初,记载的事是五代前蜀后主打扮被百姓认为类灌口神的事
    [蜀梼杌 宋·张唐英(1027年-1071年)]
    “ 二年八月,衍(899-926年5月2日,时年22岁)北巡,以宰相王锴判六军诸卫事。旌旗戈甲,百里不绝。衍戎装披金甲,珠帽锦袖,执弓挟矢,百姓望之,谓如灌口神。” (全书未提及灌口神,姓氏)
    当年王衍22岁,衍戎装披金甲,珠帽锦袖,执弓挟矢,衣着华丽
    故灌口神在五代蜀地百姓眼里,大概是戎装贵族20余岁的形象


    IP属地:安徽2楼2019-02-17 23:42
    回复
      “ 予每愤南方淫祠之多,所至有之,陆龟蒙(不详-881年)所谓“有雄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有温而愿哲而少者,则曰某郎;有媪而尊严者,则**;有妇而容者,则曰姑”,而三吴尤甚。所主之神不一,或曰太尉,或曰相公,或曰夫人,或**子,村民家有疾病,不服药剂,惟神是恃。事必先祷之,谓之问神。……且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岂有以酒食是嗜?”
      [张邦基(1131前后)墨庄漫录南宋]
      陆龟蒙(不详-881年)所谓“有雄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有温而愿哲而少者,则曰某郎;有媪而尊严者,则**;有妇而容者,则曰姑”
      唐宋以来的民间百姓看脸命名神灵,有特点的分四类
      将军:有雄而毅黝而硕者
      某郎:有温而愿哲而少者
      姥 :有媪而尊严者
      姑 :有妇而容者



      翻一下宋会要,叫将军和郎的有封号的不少
      将军:有雄而毅黝而硕者----五将军神,郭将军神,三将军神,苏将军神等
      某郎:有温而愿哲而少者----四郎神,郎君神,徐郎神,萧七郎神,范二郎神等
      姥 :有媪而尊严者----????
      姑 :有妇而容者----麻姑,何仙姑


      IP属地:安徽3楼2019-02-17 23:46
      回复
        [宋会要]
        “ 郎君神祠。永康崇德庙广佑英惠王次子。仁宗嘉佑八年八月,(昭)[诏]永康军广济王庙郎君神特封灵惠侯,差官祭告。神即李冰次子,川人号护国灵应王。” (官方李二郎)
        [文献通考卷三百十 物异考十六○讹言]
        “ 徽宗政和七年,诏修神保观。俗所谓"二郎神"者,京师人素畏之,自春及夏,倾城男女负土以献,揭榜通衢,云某人献土;又有饰形作鬼使,巡门催纳土者。或谓蔡京曰:"献土纳土,非佳语也。"後数日,有旨禁绝。” (未提及二郎神,姓氏)
        [坚丙志卷十七 灵显真人]
        “ 建炎四年,张魏公在蜀。方秦中失利,密有根本之忧,阴祷于阆州灵显庙。梦神言曰,吾昔膺受王爵,下应世缘,故吉凶成败,职皆主掌。自大观后蒙改真人之封,名虽清崇,而退处散地,其于人间万事,未尝过而问焉,血食至今,吾方自愧。国家大计,何庸可知。张公寤而叹异,立请于期,复旧封爵。且具礼祭告,自是灵响如初,俗谓二郎者是也。” (未提及二郎神,姓氏)
        宋朝官方称灌口二郎是郎君神,
        民间称其为二郎神。
        故二郎神在当时百姓眼中的形象是“ 有温而愿哲而少者” ,结合“ 有雄而毅黝而硕者” 这句话对比,故“ 某某郎神” 在民间大致是温和白皙类的少年神的形象。


        IP属地:安徽4楼2019-02-17 23:47
        回复



          IP属地:安徽6楼2019-02-17 23:50
          回复
            清源的解释
            1.亦作“ 清原 ”。清理本源。谓从根本上加以整顿。
            《汉书· 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大辟。” 清 林则徐 《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第既经开动,其为畏惮可知,亟应宣示天威,乘势尽行驱逐,以为清源之计。”
            2.清澈的水源。
            《楚辞· 远游》:“轶迅风於清源兮,从 颛顼 乎增冰。” 蒋骥 注:“清源,水源。谓 北海 也。”《后汉书· 张衡传》:“旦余沐於清原兮,晞余发於朝阳。” 唐 贾岛 《南池》诗:“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
            因为这个绑定封号,影响到了后世对二郎神的印象,大致认为他性格禁欲,正直,长相清新雅致,气质清澈出尘。


            IP属地:安徽7楼2019-02-17 23:51
            回复
              宋元时期,流行一个关于二郎神的话本,大约是一位宫妃被二郎像迷倒,被一个孙的庙祝听到,他乔装成二郎神的模样,骗色骗钱,被识破的故事。
              《醒世恒言》第十三卷《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在叙述故事后说:“原系京师老郎流传,至今编入野史。”
              明代的西游记,借用了这个话本的梗,让孙悟空变二郎神,正好他也姓孙,在二郎庙闹事。
              比西游记晚几十年的冯梦龙的三言两拍中的《醒世恒言》,详细收集润色了这个故事既《醒世恒言》第十三卷《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这个故事侧面表现了二郎神的出众容貌颇有流传度和认同度。


              IP属地:安徽8楼2019-02-17 23:51
              回复
                《二郎搜山图歌》描绘的二郎神形象是:“少年都美清源公,指挥部从物灵风,星飞电掣各奉命,搜罗要使山林空。名鹰搏拿犬腾啮,大剑长刀莹霜雪。猴老难延欲断魂,狐娘空酒娇啼血。江翻海搅走六丁,纷纷水怪无留踪,青锋一下断狂飚,金锁交缠擒毒龙。神兵猎妖犹猎兽,探穴持巢无逸寇。平生气焰安在哉,牙爪虽存敢驰骤”。(未提及二郎神,姓氏)
                吴承恩(1500年—约1583年)《二郎搜山图歌》是他早年作品,比西游记早。
                少年都美清源公,指挥部从扬灵风。
                二郎神的年龄:少年
                容貌:都美
                都美:既风流貌美的意思。风流美貌。唐 薛用弱《集异记·王维》:“维 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於前行。”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香云》:“公子风韵都美,儿亦慕悦久矣。”
                风流:风韵,多指好仪态。
                黛玉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也就是说二郎少年貌美,好仪态


                IP属地:安徽9楼2019-02-17 23:51
                回复(2)
                  西游记
                  那真君的相貌,果是清奇,打扮得又秀气
                  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二郎神的容貌:果是清奇,仪容清俊(有版本写为清秀)
                  体态:貌堂堂
                  打扮:秀气
                  年龄:小将,郎君形象
                  在西游记里仪容是指五官面貌,貌是指形体外观
                  清奇:清秀不凡
                  清俊:清秀俊美
                  清秀:美丽不俗气,清异秀出;美好不俗。(本来是形容清新的大美人的,但是现在被滥用,但是西游记是明代的,还算有含金量)
                  堂堂:端庄有气势
                  也就是说西游记的杨二郎是个郎君形象,打扮秀气,体态端正有气势,容貌清秀不凡,清秀俊美。
                  还有凤眼,

                  两耳垂肩:此说源于佛经,为八十种好之一。参阅 季羡林 《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佛相。说白了福相。
                  宋朝郎君神的称呼,明确影响到了西游记作者对灌口二郎神的印象,作者也很喜欢,出现了两次,都是孙悟空对二郎神说的,一次“ 你这郎君小辈” ,一次“郎君不消嚷,庙宇以姓孙。”


                  IP属地:安徽10楼2019-02-17 23:52
                  回复
                    网上凤眼现实版



                    IP属地:安徽11楼2019-02-17 23:53
                    回复
                      许仲琳(约1560年—1630年)
                      封神榜
                      四十回,
                      这道人,带扇云冠,穿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子牙大喜,见杨戬超群出类
                      四将见西岐城内一人,似道非道,似俗非俗,带云冠,道服丝绦,骑白马,持长枪。
                      四十二回
                      闻太师见杨戬相貌非俗
                      一站在风火轮,提火尖,是哪吒;玉麒麟上是黄天化;雷震子狰狞异相,杨戬道气昂然
                      封神榜并没有直接描写杨戬的长相,重点提到他的气质,快要成仙一看就不是凡人的那种,类比就是现在小说常用的“恍若天人 ”的形容。一个气质出众的道人形象。


                      IP属地:安徽12楼2019-02-17 23:53
                      回复
                        冯梦龙(1574年—1646年)
                        头裹金花幞头,身穿赭衣绣袍,腰系蓝田玉带,足登飞凤乌靴。虽然土木形骸,却也丰神俊雅,明眸皓齿,但少一口气儿,说出话来。
                        龙眉凤目,皓齿鲜唇,飘飘有出尘之姿,冉冉有惊人之貌。若非阆苑瀛洲客,便是餐霞吸露人。(未提及二郎神,姓氏)
                        重点
                        是“凤眼”,“丰神俊雅”,和西游记类似,
                        “飘飘有出尘之姿”,和汤显祖的“别姿”,以及许仲琳的“似道非道,似俗非俗”类型相仿
                        “冉冉有惊人之貌”,和许仲琳的“子牙大喜,见杨戬超群出类”的描写也相仿
                        以上文学大手们大致都是受到“清源妙道真君”这个封号的印象,对二郎神的想象描写。
                        大致就是俊雅出尘的类型。
                        “便是餐霞吸露人”这是仿姑射道人的形象典故。一个引用度极高,非常经典的冰雪出尘的美人形象,后世多用来拟比美人,其实就几十个字的描写。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一说公元前275年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丘处机非常推崇对于姑射道人的描写。
                        冯梦龙著名世俗文学家,文学家八卦大手。他曾经写过韩子高的历史同人文,以下
                        “陈子高,会稽山阴人也。世微贱,业织履为生。侯景乱,子高从父寓都下。是时子高年十六,尚总角,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蛾眉。见者靡不啧啧。”
                        其实韩子高的描写是学仿诗经齐女庄姜
                        “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出自诗经,又是一篇经典的美人形容词。
                        可见冯梦龙的文学修养极高,文采出众,涉猎广泛,用词得当,什么类型的人物用什么类型的描写都非常妥帖。


                        IP属地:安徽14楼2019-02-17 23:54
                        回复
                          聊斋志异蒲松龄(1640-1715)席视二郎,修躯多髯,不类世间所传。(未提及二郎神,姓氏)
                          注意这里二郎神是修长的身躯,很多胡子,没有容貌描写。而且也特意提名和世间形象不同。


                          IP属地:安徽15楼2019-02-17 23:54
                          回复
                            《蜀都碎事》载:“蜀人奉二郎甚虔,谓之川主,其像俊雅衣黄,旁立从擎鹰牵犬。”康熙年间人,1662年至1722年(未提及二郎神,姓氏,作者偏向李二郎,提及过李冰二子和天帝甥身世之争)
                            盖章二郎像俊雅,和明代文人描写也类似。


                            IP属地:安徽16楼2019-02-17 23:54
                            回复
                              王士祯山东新城人(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秦蜀驿程记(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四月二十九日,说道:
                              夜雨晨止,昧爽诣江溃庙,即事陪祭官四川布政使高起龙,成都府知府张文灿奠献,礼毕,唐视殿宇神像,是一年少,金冠束发,似世俗所谓灌口二郞神。左右二神女皆南向,不知所指?又云,是神是三间大夫,尤不经。按成都故有神禹祠,又有秦守李冰祠,当稽旧迹厘正之。(未提及二郎神,姓氏)
                              又是官员的游记类文献,该山东籍官员看到“唐视殿宇神像,是一年少,金冠束发,似世俗所谓灌口二郞神。 ” 年少,金冠束发像,大家第一时间觉得大概是灌口二郎神,所以二郎神的固定形象就是,少年俊雅服饰华丽。


                              IP属地:安徽17楼2019-02-17 23: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