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心学吧 关注:217贴子:2,407
  • 15回复贴,共1

细读《论语》宰我问三年之丧,感悟本心良知的源发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宰我问三年之丧的典故出自《论语》阳货篇【17.21】,先来一起看原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我何许人也,他本名宰予,字自我,和孔子一样是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2年,比孔子小了29岁。
世人皆知,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据《论语·先进》【11.3】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可以看出,宰我不但是贤者,而且还是贤者的前十名,是“孔门十哲”“言语”科之首,位次比我们熟知的子贡还高。一般来说,只有思想通达,见解过人,才能精于言语,可见宰我在孔门众弟子中,必定聪慧机敏,善长辩论。
再来看三年之丧,这是古代丧葬制度的一部分,即为父母守丧三年,但“三年”并非三十六个月,而是二十五个月或二十七个月。古人认为父母过世,守丧三年,是最大的丧礼,因为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众所周知,孔子最重礼教,而宰我却偏要在丧礼的问题上对孔子提出挑战,从这一点来看,宰我应该是认为自己已有必胜把握,才能如此勇气十足。
宰我提出的论证,也确实合乎逻辑,很有说服力。他说:守丧期间不能行礼奏乐,三年之后,礼乐恐怕就荒废了。因为礼仪需要实际操作,且非常繁复,长时间不练习,很多细节就会忘记。音乐也是如此,如果长时间不弹奏,必然生疏。言下之意,老师你不正强调礼乐教化么!
还有,稻米一年收成一次,钻燧取火的木头一年刚好轮过一遍,既然一年一个循环也是自然的规律,那么守丧一年就应该够了。
从人文世界到自然世界,理由多么充分,宰我不愧是十哲之一,确实头脑敏锐、思考深入,有过人的见解和勇气,敢于挑战社会根本风俗。相信宰我在此之前,应该已经考虑过孔子可能的回应,但他会认为自己的理由足够充分,无法反驳。

我们也可以设想,假如自己遇到学生问出这样的问题,会怎样回答,相信一般如果脾气大的会直接怒斥学生不肖,而性格较沉稳的会说这是通行的规则,不能破坏,然后说明诸多可能带来的恶劣影响等等。
但孔子的思想深度和视野的范围,是宰我和一般人难以测度和企及的。面对弟子的发问,孔子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提出了反问:“父母亡故刚一年,你就吃白米饭,穿锦缎衣服,心里安不安呢?”
春秋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制约,普通百姓吃白米饭、穿锦缎衣并不容易,孟子说:“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就是“王道”了,可见一斑。孔子这里说的吃白米饭,穿锦缎衣,是指生活上的物质享受。

即便不经常辩论的人,此时也可看出,这样的反问很容易让对方抓住机会反驳,果然,一心求胜的宰我,并未深思老师反问的用意,干脆地回答了“安”,估计在他心中,已认定自己将在这场辩论中获胜。
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老师孔子继续说道:“你心安,就去做吧。君子在守丧期间,吃美食不辨滋味,听音乐不感快乐,住家里不觉舒适,所以不这样做。现在你既然心安,就去做吧。”
孔子的回答足见高明,他没有怒斥学生,而是让学生顺自己的真实心意去做,同时告诉学生,君子之所以要守三年之丧,是因为内心真实情感的需要,并非有什么外在的约束。言下之意,真诚与否,和你向外找什么理由,其实都没有多少关系。

以宰我的聪慧,当然能听出老师的言外之意,他应该会发现,这场辩论,自己从开始就输了,输的十分彻底。
试想,宰我的父母如果还健在,他说“安”,岂不是证明自己不孝;而如果宰我的父母已经过世,那他守丧期间是否心有不甘,这岂不也是不孝。
当然,更重要的是,“安”真的是宰我真实的内心情感么?笔者母亲于五年前过世,直到今日想起,心中仍有不安,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才是人之常情。
而一个忽视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心口不一的人,又怎能成为君子呢?宰我此时不但不会感到快乐,恐怕只会感觉到自责和懊悔吧。
宰我实际的内心活动如何,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从“宰我出”三字体味。相信宰我此时已经明白,是自己的求胜心掩盖了真实的感情,让自己陷入了难堪的处境。
试问我们自己,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虽然知道什么是对的也不敢表露看法,用身不由己为理由把良知遮蔽的时候,其实,我们没有认真考虑过,这才是让我们无法远离忧愁、恐惧,无法获得真正快乐的根本原因。

宰我退出房间后,孔子继续对其他学生说:“宰我不真诚啊!一个孩子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人通行的丧礼规范。宰我难道没有受到父母三年怀抱的照顾吗?”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孔子三岁时亡故,父亲死后,母亲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逐出家门,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和年幼的孔子到曲阜阙里居住,生活清贫。孔子十六岁时,母亲也积劳成疾撒手人寰。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儿时艰难的生活,使孔子不得不为生计努力“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也使孔子小小年纪就树立起人生的方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年少失怙的孔子,却对亲情有如此深的体会,不由人不佩服。孔子所说的守丧理由,其实合乎现代心理学原理。
从婴儿化胎开始,在妈妈肚子里成长的过程,就是和妈妈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彼时虽然还没有形成自我,但已经对世界有了某种感受和领悟,现在通行的胎教,原理就出于此。

而孩子一旦落地出生,天天看到的就是围绕身边,嘘寒问暖的父母,因此,父母与子女的感情,是深植于内心的,更是无法割舍的。
当然,现在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少特殊情况,但那并不是没有情感,而是真实的情感被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被意必固我的私欲,一点一点遮蔽的结果,本心被遮蔽的久了,透出的光亮自然细微,难以被看到。
宰我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可以为了赢得辩论,就说“安”。我们也可以设想,如果不牵扯输赢,他是否还会说“安”呢?或者,如果是我们,又会怎么回答老师的这个问题呢?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所有的社会伦理规范其本源都是人本心的真实感受,外在的礼仪规则,只是为了更好的让人抒发真实的情感,从而让人能够进入到一种是就是、非就非的真诚状态。
而这种真诚状态,也就是心与理合、心与道合、心与天合的状态。由此出发,孔子相信通过礼乐教化,可以让人体悟最内在的真实,能够使人达到超凡成圣的理想人格!

这种本源的情感,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在心学的体系下其实就是良知的声音,致良知的过程,也正是要把遮蔽良知声音的私欲去除,让人能够完全真诚地面对生命,达到“我心光明”的境界,从而远离因私欲而起的忧虑、恐惧,真正体会与天理合一的至乐之境!
最后,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宰予后来当了临淄大夫,后因参与田常作乱而被陈恒所杀。


IP属地:河南1楼2019-03-10 12:59回复
    去除外物的权衡,回归本心,按良知指引行事,无不通达条顺,心安理得。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3-11 08:45
    收起回复
      孔僵尸蠕学是奴学!祸害中华民族几千年!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9-03-12 07:39
      回复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是毒药,奴化孩子的工具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9-03-12 07:39
        收起回复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有时候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没有古时候的人的认识的多


          5楼2019-03-12 11:39
          收起回复
            楼主说孔子最重礼教,以一名心学弟子的视角来看似有不妥,因为礼教一般理解为规矩而不是心之礼(仁)。传说孔子是受了老子点拨从此不重礼而宣仁。宰予是以礼问于子,孔子评价他不仁对于孔子来说是实事求是的,宰予没有说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2-22 13:15
            收起回复
              我认为,守丧三年,其实是追求形式上的孝,并不能真正展现孝。试问,倘若双亲生前已经尽孝,还需要守丧三年之久做什么?所以,封建礼教在这方面是害人的、不良的。孝并不是依靠礼仪展示出来的,是发自内心、与生俱来的,无需形式做表面工作,是从本心出发用行动去做的。对于心学,本人接触不深,所言有不妥之处烦请各位指出。。。。。。


              IP属地:广东7楼2020-04-12 22: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