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吧 关注:50,497贴子:573,233

品读《平凡的世界》150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品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平凡的世界》,我是在上大一的时候读的。读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时间感觉书中蕴含的内容太丰富,无法完全领悟。大学毕业的时候,写的论文也是关于这本书的体会。后来在屡次生活遭遇灰暗的日子,又读过几次。今天为了在ONO上有一个足够长的话题来写,我再一次翻开它。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第一部的整体内容。明天开始第一部第一章
这本书最初的开篇,觉得安排的非常好。以平常的语言,以特定的日子,引出故事的主人公出场的时间、地点及场景。并且在一语双关中,预示了当时的社会将发生大的变革。难怪路先生在写这本书时,几天都迟迟不能动笔。直接冷静下来后,才以这样最平常的句子开篇。从后来作者的后记中,我似乎感到觉,路遥先生从《三国演义》的开篇中得到了灵感。
本书第一部故事情节:写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极度贫困,又自尊心非常强;学习和劳动都好,与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由同病相怜,到互相爱怜,被侯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两人不好继续保持互相爱怜的关系。后来郝红梅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而且还发生了一些少年之间为了所谓的“爱情”打架的故事。少平高中毕业,回乡生产,因为哥哥及“二爸”的关系当上了村办学校的教师.虽然不满意当前的生活,但是还是无奈接受。同时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部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与村支书田福堂女儿,县城教师润叶是青梅竹马,却遭到田福堂反对.经过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结了婚,润叶也只得含泪与向前结婚.这时农村生活混乱,旱灾又火上加油,田福堂为加强自己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料出了人命,为了“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
从第一部的内容看,作者基本上是把故事产生的场景安排在基层原西县。 在故事的情节发展后,故事的场景又大部分发生在黄原。在故事的最高潮部分,故事大部分发生在西安与同城煤矿之间。故事发生的场景是从小到大。随着故事的推进,整本书呈现的视野,就如真实的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上逐步演进。读来让人感觉自己似乎就是平凡世界中的一员,难以自拔。
版权归作者所有
编辑于 2019-03-16 09:38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3-16 09:40回复
    品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章
      今天初略回味了第二章的内容。路遥先生描写了孙少平在初入高中时的一段生活经历和心理历程。少平一方面,因为家里极度贫困,吃不饱,也穿不暖,让他在集体生活中,感觉是一种心灵的煎熬。另一方面,他深知自己能上高中,又是多么的不易.他对自己苦难的家,充满感情。对哥哥的无私奉献,也由衷的感激。哥哥十三岁主动放弃读书,承担了家庭的责任,无怨无悔的付出,让孙少平永远铭记在心。
      本人其实很能体会孙少平此时心情的。我记得自己高中的时候,大家都在长身体,每天晚上总感觉很饿。家境好的同学,每天晚上自习完,就去买几个馒头,而我从来没有多余的钱买馒头。看着别人吃,我们这些穷孩子,只能把口水往肚里咽。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窘迫的感觉。还有一件事情,母亲在我高三的时候,帮买过几件时髦的衣服。就这几件衣服,让笔者在同学面前,似乎被同学高看一眼。这种微妙的感觉,在心里也是永难忘怀的。
    不过孙少平,是很幸运的。因同样的贫苦,他和郝红梅之间,产生了某种同病相怜的“爱”的情愫。这让他在备受煎熬的日子,多少收获了一些慰籍。
    重读本书时,每每看到这一章,我总因为孙少平对他苦难的家,产生无限感激之情的时,心里觉得酸酸的。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噙满泪水。我想,我是想到了自己的双亲。想到了他们的艰苦付出,好让下一代,不再受着他们那样的煎熬而感动不已吧。
    读高中的时候,父母两个人不仅要承担家里的农活,还要每天早出晚归地在油榨坊干活。在这里干活,其实比在农田干活,好不了哪里去。夏天,干活的地方如火烤一般。而且里面的空气,都被菜籽的粉尘充满,以致现在父亲的肺部,受到严重影响,而母亲呢,也周身疼痛。。。。。那个年代每次放假回家,看着他们劳累一天,满脸烟尘,吃住都在油坊,我的内心痛苦极了。曾经我在心里发誓,一定要过上好日子,让他们有生之年能收获幸福。但现实还是严峻的。如今,我与哥哥都已成家。20年过去了,父母还在我们担心。生活上,也感觉很不如意。两个小家庭与大家庭之间,也是矛盾重重。勿说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现在竟连基本的天伦之乐,都没有享受到。这就是无奈的人生!
    版权归作者所有
    编辑于 2018-12-15 11:43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3-16 09:42
    收起回复
      品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三章
      孙少平终于在煎熬中度过了高一上学期。正月十五以后,他再次来到校园。这次来校的感觉已经不同以往了。一方面,随着见识的增强,一些粗浅的农民认识被抛去,另一方面随着课外小说看得越来越多,他的内心已经有了另外一个广阔的世界。阅读,让他在同学之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因缺吃少穿而带来的自尊心的伤害,已经被淡化。而且他内心还有一个小秘密,甜蜜的秘密----与班里最漂亮的女生,在交往着。经过短短的半年,第一主人公已经开始了提升个人层次的进程。
      想想自己读高中的时候,竟然没有读过什么书。真的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在本章的后半部分。第一男主人公与第一女主人公,终于见面了。他们的见面,是非常尴尬的。女主人公的优越,简直让男主人公无地自容。这种感觉,我能深刻体会。初中的时候,我也喜欢过一个姑娘,那个姑娘家里经济条件很好。不过话又说回来。此时的少平连吃都吃不饱,而晓霞不仅家里条件优越,父亲还是县里的二把手呢?如果是我,也许跟少平的表现一样。
      这一章润叶出现了。一个善良的普通的美丽的女性。在我看来,她是一个非常适合在一起生活的女人。而且敢于为爱挑战传统。此时,润叶对爱情,还是向往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3-16 09:43
      收起回复
        品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四章
        在那么艰难的岁月,润叶一出手就是五十斤粮票和三十元钱(1975年三十元,将近一个月工资)。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润叶对少安的感情是很深的。少平接到粮票的那一刻,被深深的感动了。被雪中送碳,估计只要有良心的人,都会深深感激。少平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拿到粮食后,首先是想到给奶奶和外甥最好的。其次,想到的是亲爱的哥哥,不能让他在同学面前丢脸。最后,才是考虑改善一下自己的处境。买粮剩下的钱,都给奶奶买了药。这就是孝心和担当。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点是真理。
        少平和兰香,两个少年,面对乡村的政治局面,感觉胆战心惊。这个是很正常的。少平的家在经济方面,已经濒临崩溃。如果在政治上又受到打击,可想而知这个家将多么艰难。一个贫穷的家庭,哪怕是芝麻大点的事,都可能造成极度混乱。
        记得小时候,大概也是八几年,父亲想要用手里的钱买一台抽水机,奶奶和母亲都吓得不得了。现在想到,确实是有点后怕。那个时候,父亲已经三十六岁了。手上大概只有1000多元的积蓄。要知道,这可是我们这个农民之家,所有的积蓄。万一失败,就会一蹶不振。生存都难以维系。在那些苦难的日子,一家人能吃饱,穿暖,手里有一些钱用,不至于每天捉襟见肘,就是很开心的事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3-16 09:44
        收起回复
          品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五章
          王满银,是一个破落户。比岳父家还穷。因为父亲过世的早,就靠母亲拉扯大。加上爷爷辈,父辈的影响,认命自己就是个二流子。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读者,我想大家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不过他很幸运,通过自己“千辛万苦”的努力,娶下了一个虽然很普通,但很适合过日子又死心塌地爱他的女人---兰花。王满银作为本书第三级别的主人公,在本章里几乎全部交代了。他玩世不恭,有一定见识,有一定能耐,但是碰到了那样的社会,注定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人。如果换做是现在的社会,王满银应该是有很大的机会,挤入上层社会。现在的社会,就需要这样的人。溜须拍马厉害,又会见风使舵,而且精明着呢。
          孙玉厚,同样作为第三级别的主人公,也在本章交代了。52岁的农民,一辈子没有站在人前 ,做过出人头地的事。一辈子辛辛苦苦,拉扯大四个孩子。到了差不多退休的年纪,而家里还是烂包的不像样。两个孩子没有住的。大儿子,23岁,也没有钱娶媳妇。老三,老四虽然在学校读书,但总是吃不饱。作为一个父亲,他是多么的难肠啊!这是他的错吗?他在田地里的活,是一把好手。如果农村的土地能分配到个人,他一个人完全可以养活一家。但当时就是大锅饭,严重束缚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了集体年年没有什么粮食,年年要忍饥挨饿。作为农民的子弟 ,我很能体会孙玉厚的处境---心有余而力不足。

          版权归作者所有
          编辑于 2019-03-15 20:24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3-16 09:45
          收起回复
            准备每天来更新一篇。已经写完89篇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3-16 09:51
            收起回复
              那时农民生活不像他吹的那么差。我1975年正21岁,大米白面少顿顿玉米饼子还是能吃饱的。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9-03-18 07:40
              收起回复
                品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六章
                每次看到这一章,我总为他们一家互相体贴的至爱亲情感动不已。在这本书里,也许从亲情的角度看,是最感人的一章。
                二流子女婿王满意出了事,孙玉厚本来心里就堵的慌。不仅把家里的名声搞臭了,还拖累他一大家子人。还好在自己为难的时候,二儿子已经帮他处理了一些紧要的事。这对一个父亲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是啊,他一个农民,现在50多岁了,还能做什么呢?自己一辈子的骄傲就是这几个孩子。在父亲的眼里,只要这几个孩子好好的,他就是再难,都要坚强的活着。
                兰花和少平妈,都是没有文化的女人。面对突发的“灾难”,难以准确判断事情的轻重。他们一旦看到少平回家,心里就有主心骨了。他们就有了依靠。虽然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但是还有父亲,兄弟,丈夫可以依靠,这对女人来说,是莫大幸福的。
                可怜的兰香,现在13岁,虽然大人没有怎么关注到她,但是她却在“灾难”来临时,默默的为这个可爱的穷家,分担力所能及的工作。母亲因为大事,竟然把最要命的投猪食给忘记了。而懂事的兰香早已经把最紧要的事给做了。这是多么让他们感到欣慰的事啊!
                "灾难”面前,每个人都不闲着,都在为这个家出一份力,发一份光。这样的家,是多么团结的家啊!
                少平把买粮食剩下的钱,大部分孝敬了奶奶。从小带大的孙子,现在懂事了。知道孝敬老人。做奶奶的,多么幸福!
                奶奶就是维系亲情最强的纽带。记得小时候,我和几个堂兄堂妹都是在奶奶的膝下长大的。长大后,大家就各奔东西了。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去看奶奶,才聚在一起。大家纷纷给点钱和买点吃的,用的,给奶奶。这个时候,奶奶是最幸福的。这个摸摸,那个摸摸,慈祥的看着我们,口里也喃喃地说着我们都长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3-18 12:00
                收起回复
                  品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七章
                  记得路遥先生在本书第一章,就比较详细的介绍了第一主人公孙少平的生活小环境和大环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主人公孙少平,已经离开学校,来到了自己的老家。那么按故事发展的常理,孙少平从小生活的这个小天地,就必须好好的介绍一翻了。作者非常巧妙的以主人公给其姐夫送饭及铺盖的过程,顺势介绍了双水村这个小社会,为将来故事的展开,做了完美的铺垫。
                  这是非常娴熟的一种安排。我记得先生在刚开始准备写这本书的时候,遇到过很多困难。不知道如何动笔。尤其是故事演进的方式。后来他学习了很多名家的方法,并且兼收并蓄,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写出来如此高大上的作品。
                  本人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在未来,写一本自己的小说。但是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无从下笔。不过,我相信只要细分解先生的写作手法,总有一天,也能比较顺畅地写出一些东西。先生已经把很好的方法集大成了,我们后辈只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可以看得更高更远。
                  至于本章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少平很厌恶地给姐夫送去了晚饭和铺盖后,就赶回住的地方--金波家。在去金波家的路上,碰到又被委与“重任”的二妈贺凤英。作者用少平的眼,恶心了一下这个穷积极。同时也给读者展示了一下,平凡的世界里普遍存在的“人情世故”。
                  版权归作者所有
                  编辑于 2019-03-18 21:40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3-18 21:41
                  收起回复
                    吧主,要不要成立一个《平凡的世界》研究会?发展全国各地会员。把平凡的世界里面的一些东西,发扬光大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3-18 22:03
                    回复(1)
                      品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八章
                      每当看这章的时,总感觉命运对孙玉厚太不公。他16岁就开始承担起奉养母亲和弟弟的责任。等手头稍微宽裕了,还想着送弟弟读书,希望把弟弟培养成才,成为拯救孙家的一根栋梁。这在他们那一代人里面,算很有魄力的。弟弟放弃工人职位后,玉厚又帮他成亲,承担了所有的债务。后来又养育四个子女,并且三个都供了读书。太不容易了。看到这里,我们读者也知道这个家为什么穷到骨子里的原因了。也能体会孙少平总是缺衣少食的苦衷。
                      玉亭为了让自己的政治地位不受影响,希望他哥出面,表明他与自己的女婿不一样的立场。但是被哥哥拒绝了。他能有办法呢?如果说别人,早就让他吃苦果子了。可这毕竟是他哥。从这里,我也联想到现在的政治。裙带关系,亲情关系。对于手握实权的人来说,真的是一把双刃剑。你有能力办事吧,不给亲人办,亲人可能会骂他“**子,六亲不认"。你办事吧,如果出问题,就会被打上徇私枉法的标签,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过,就现在社会现实来看,上上下下,裙带关系盛行,那是确确无疑的了。
                      为什么?当官的子女,大部分都是去做公务员了。而普通人,很难谋求到公务员职位。当然,平民出身的不是完全没有。
                      这一章,农村中最基础的政治慢慢展开。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那个时候,政治是算清明的,农村都是那样的勾心斗角,何况现在?真希望国家大力选拔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人,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版权归作者所有
                      编辑于 2019-03-19 09:09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3-19 09:09
                      收起回复
                        也许你不知道,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就要快在我的家乡开拍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3-22 18:08
                        收起回复
                          厉害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3-23 23:11
                          收起回复
                            楼主快更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4-01 21:47
                            收起回复
                              批判会上憨汉成笑柄
                              玉亭风光穷忙恤田二
                              品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九章
                                本章的主题围绕着一场荒唐的“批判会”而展开。被批判的人,与下面参加批判会的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这件政治事件中,就可以了解当地社会的各阶层人物的社会关系。金城是村里副书记的儿子,村里的老师。可能因为父亲的关系,谋得一个公办教师的职位。在批判会上,忙前忙后,端茶倒水,充当服务员的角色。以现在的眼光看,金城还是很会来事的人。徐治功,当地领导人。在政治上是精明的,但没有更大的野心。时刻盘算着回到城里,好跟一家人团聚。孙玉亭,就是一个可怜的跑腿人,虽然也挂个副总指挥的虚职。但在旁人眼里,其实他什么也不是,吃不饱,穿不暖。他的处境就跟田二查不多。所以呢,在批评完田二以后,孙玉亭看到田二没有回家,就可怜他,也是可怜自己似的,一起回去。这种看似走过场的政治活动,在当时的农村应该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用现在的词语来说,就是一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根本就是劳民伤财。
                              这一章里,路遥先生还大体介绍了金家,田家的户族之见。让读者了解了双水村这个小社会的矛盾背景。在这背景中,有半章的篇幅是介绍田二的。我们知道,在书中田二也就是出过几次场。一次是批判会,一次是似乎是打枣节,人多的时候嘟囔几句“世事要变了”,一次是炸山的时候被活埋。田二的一生,也就是这样完结了。我在想,这样一个卑微的人物,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些重大的场合?难道是路遥先生在书写《平凡的世界》中,留下的一条暗线?尤其是田二的那句“世事要变了”,每次读来,都感觉是对中国社会走向的预言。不知道读者朋友,怎么看这个问题?
                              其实在我们当地,也有这样一个人物。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别人都加“狗宝”。他文化水平很高。但是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成了一个半脑壳。每当婚丧嫁娶,他必到。喜事时,他就是自己招呼自己,找一个位置坐下,吃的饱饱的。走的时候,还抱抱拳,对大家说声恭喜。碰到丧事的时候,他一般都是在晚上出现。等大殓办完,亡人已入棺之后,他就开始帮助这家的主人打扫卫生。别说他是一个半脑壳,打扫卫生起来非常认真。记得岳父不幸出车祸后,丧事办完,屋子里的打扫就是他负责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4-02 08: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