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的魔力牧羊们吧 关注:5贴子:208
  • 15回复贴,共1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1949-2009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温铁军 人民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IP属地:广东1楼2019-03-19 09:14回复
    为了让“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唯赖国家工.业化才‘能维护主权独立。而任何工业化都绕不开资本的原始积累;只要在.‘资本极度稀缺”条件下就势必仰赖外资,遂势必被要求“亲外资”的制度干犯本国流血牺牲才‘换得的主权独立一一这分致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深陷于“发展陷阱”的悖论中。


    IP属地:广东6楼2019-03-19 18:59
    回复
      2025-07-30 10:06: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决定政府以何种体制运作的核心是财政税收—一中国自1957年苏联中辍对二五计划整体投资以来中央.财税占比就长期在30%以下,根本不可能形成对地方政府利益的有效约束!而且,越是在导致很大代价的时段,如大炼钢铁、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央财税占比就越低,甚至低到不足20%;往往是地方自战争年代客观形成的“土围子”们自行其是,而造成的代价和责任却由中央来承担!


      IP属地:广东7楼2019-03-19 19:01
      回复
        人类在西方特色的资本主义文明历史阶段制造出来的两个最为“异己的产品”—代价高昂且反制人类自身的,
        在经济基础方是资本,上层建筑方面是政府。不同名义的政府之服务于资本,只这个阶段上层建筑派生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一般内涵。


        IP属地:广东8楼2019-03-19 19:02
        回复
          农民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所作的贡献
          1952-1997年的45年间,农民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12641亿元,平均每年
          274. 8亿元。自1993年起,〔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相对量逐渐下降,到1997年已降到2.3%,但绝对额仍高达331亿元。
          1978年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外出就业农民数量从1983年的约200万人增加到2008年底的I. 3亿人,25年增长了65倍,年均增长18%左右。
          以城镇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参照,假设农民工的劳动生产率与城市非农产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之比是1:1.45,据国家统计局的年度统计结果,2007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4932元,那么当年农民工应得的年平均工资应为17194元。实际上,2007年农民工的实际年平均工资为11000元左右,即一个农民工一年只拿走了1100。元,剩余的6194元就都留给了城镇。如果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取1. 3亿,则2007年农民工仅工资差额一项就留给城镇8052亿元资金。若按改革开放后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9. 6%计算,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以工资差额的方式为城镇经济发展节省成本达85495亿元。


          IP属地:广东9楼2019-03-19 19:34
          回复
            1958-1960的经济危机,是1950年新中国引进苏联外资,进而启动国内工业化进程所发生的第一次周期性危机。其直接原囚.是,在}}ll}'}i坚持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囚而苏联不得不按照中苏条约规定于1956年交回中长铁路和”大连特区”、撤走在东北的军事基地的情况下。苏联以五年计划方式提供的援华投资于1957年突然中断,代之而来来的是在1958提出新的军事结盟在中国构建联合海、空军指挥机构和通信i包台系统等更加符合苏联远东军事战略的要求。对此。·毛泽东当时一句比较有个性的话值得后人记住。
            他说:你把中国拿去吧.我上冈山!


            IP属地:广东11楼2019-03-20 15:47
            回复
              苏联撤出的直接后果


              IP属地:广东12楼2019-03-20 16:06
              回复
                1953-2009年中央及地方财政收入支出状况


                IP属地:广东13楼2019-03-20 16:08
                回复
                  2025-07-30 10:00: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为了解决苏联撤出的资金问题,中国创造性地发生了用人力代替资金,继续推进工业化的事件。


                  IP属地:广东14楼2019-03-20 16:15
                  回复
                    我也看了。感觉中国底层的人是最可怜的哎!但是,高层也不容易啊,国内外矛盾也非常复杂


                    IP属地:云南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9-03-21 22:43
                    收起回复
                      终于.通过多种方式的存量公共资产的低价处置,大批呆坏账在银行挂账并留给后任者。中国人在付出数千万国企职工下岗待业,数万起群体事件、大众收人下降带动内需下降等一系列巨大代价后,终于在1996年成功实现所谓的“‘软着陆”。
                      但恰好就在这次‘“成功实现软着陆”被媒体公诸于众的同时,迎头遭遇一了1997一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的外需下降的打击。旋即,内外需都下降的中国,落入长达3-4年的通货紧缩陷阱。


                      IP属地:广东16楼2019-04-04 07:36
                      回复
                        1980年第四次危机爆发在城里之后,很多企业“关停并转”,大批待业青年引发社会治安问题,为应对严峻的形势,中央开展“两个严打”运动。
                        可能这还是82学生yundong的诱因之一?


                        IP属地:广东17楼2019-04-04 07:38
                        回复
                          P83
                          继而1994年初政府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分税制改革,在大幅度增发国债、增发货币的同时,直接
                          使本币一次性大幅度贬值约52%。这些维护中央政府利益的宏观改革,客观地导致1994年的年度物价指数CPI上升至24.1,为改革以来的最高点。


                          IP属地:广东18楼2019-04-04 07:40
                          回复
                            P93
                            大批知青回城,随即转化为城镇就业问题,加上原有待.业的劳动力和新成长的劳动力,1979年城镇积累的待业人员总数达到1500万人的高峰。但这只是统讨一部门公布的数字,当时有不同资料表明1980-一1982年的城市无业人口总数高达数千万,其中最极端的数字是4000万。
                            不过,即使确有4000万城市无业人员,若与1960-1962年城镇就业人数减少8000多万相比,还不算最严重。诚然,由于不可能再如以往那样向农村输送劳动力,1980年底随经济危机爆发而产生的大规模无业或失业人口滞留城市,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城市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社会犯罪率直逼1950年刚建国时的水平。
                            为应对恶化的城市社会治安状况,继1979年冬大召开全国城市治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法委于1981年5月在北京召开京、津、沪、穗、汉五大城市治安座谈会,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次“两个严打”运动。


                            IP属地:广东19楼2019-04-05 1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