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毕设,看书看得少了,不过还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县五小工业,社队企业和原有的城市工业之间的关系。我记得看一些写乡镇企业的“发家史”中会有提到在76年到85年左右乡镇企业虽然迎来了一波高潮,但也有一些乡镇企业被当地机关压着,就是“不给原料,不给电力,不给销路”这是否意味着在75年左右的时候社队企业仍然属于国家经济计划的规划之中?那样的话当时各个新社队企业乃至之前大跃进时候的企业又是如何办起来的?毕竟社队企业和大跃进的很多工业企业事实上属于计划外的内容,这个有可能比苏联五年计划超前完成带来的问题更严重些吧?@水来火去 @优游林下方中涵
当时社队企业是被要求服务农民的,也就是说主要经营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给公社和大队提供产品。在此前提下,再通过上级计划部门的安排跟城市国营工业进行生产协作,为城市国营工业代工、配套等。所以,社队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五小工业)也不能够脱离国家计划自由经营以追求最高利润,这也就是某些想走资本主义路线的经营者抱怨“三个不给”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