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茶吧 关注:3,992贴子:10,084
  • 1回复贴,共1

广东单丛茶文化承宋茶之点茶与当代之“咖啡拉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代的茶筅伴随着点茶文化传入日本并沿用发展至今,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茶道,其主要操作和器具依然沿袭宋代的规范。
明代以后由于朱元璋体恤劳动人民,宣布改用散茶茶叶泡茶,国人从此间断700余年的点茶文化,但茶粉点茶的技艺依旧在日本,茶筅也只在日本还有世代沿用。
在广东单丛茶文化中,也有点茶一说,那要从潮州凤凰山上的宋茶说起,宋茶(后人称宋种),史料记载宋帝赵昺南下潮汕,路经凤凰山区乌际山,日甚渴,侍从们采下一种叶尖似鸟嘴的树叶加以 烹制,饮之止咳生津,立奏奇效。从此广为栽植,称为 “宋种”,迄今已有900余年历史。现在高山上尚存有 300~400年老茶树,被称为宋种后代,其正宗血统的后代茶树以下文简称承宋单枞。这段传说在凤凰单丛的历史上成为世代相传的佳话,至今仍可在当地听到,妇孺皆知。而1928年自然枯死的宋种茶王,经专家鉴定便是宋茶至今,可见凤凰的宋种系单丛茶历史悠久。

于是乎,一个宋朝帝王家族居住过的地方,其日常生活起居饮食行为必然会将宋朝最高规格的茶文化代表最真实地遗留于此。
为什么说是最高规格茶文化代表,仅仅是因为是帝王的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史上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定论。主要还是因为宋代是整个华夏文明中茶文化最为鼎盛时期,而纵观历史,相对而言宋帝王家族的宋茶文化当之无愧是最高规格。
毕竟宋代的饮茶之风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一点犹如今天的潮汕地区,每个家庭,每个商铺,每个角落,或野外,或山林树荫下,或湖畔河边,都随处可见闲情逸致品茶之人,可见潮州茶文化保留的完整程度)。从皇宫、官府的欢宴到亲朋之间的聚会,从各种场合的送往迎来、交际应酬到人生喜庆的礼俗,无处没有茶之清风洋溢、香气飘拂,斗茶、茗战更是情趣盎然,格韵高雅,茶文化便是一个阶层品味和地位的象征。

茶臼


1楼2019-04-24 18:38回复


    传承宋茶文化的广东单丛茶在民间传承点茶方法基本沿袭宋代的方法,只是现代更加简化。
    备具洁器:将茶碗、茶筅用温水洁净,摆置抹茶基本茶席
    投茶注水:单丛抹茶倒入茶碗,将水温80℃左右,约20ml水注入茶碗
    调膏加水:用茶筅在碗中搅动,使抹茶与水融合,称为调膏
    击拂抹茶:继续加水约40-60ml,点打茶汤,至茶沫起
    奉茶敬客:点茶完成后,双手捧起茶碗,品饮或将抹茶奉给客人
    (广东单丛抹茶的点茶做法区别于单丛茶工夫茶做法,点茶多用凤凰单丛茶饼,目前茶区仍然有专门做单丛茶饼的传承手艺人)
    然而更有茶人将点茶结合现代的咖啡拉花,呈现出新时代的感觉,这样的传承不也不亦乐乎?


    抹茶茶筅简介:抹茶起源于唐朝,至宋朝时随着制茶技术和竹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唐朝的茶筷已经不能满足对抹茶的泡制,因此北宋的一些茶艺大师便选取了高山白竹和紫竹而发明研制出茶筅,用以调制抹茶,宋朝时把对抹茶的调制称为点茶。宋徽宗《大观茶论》中强调使用茶筅的要点在于 “手轻筅重,指绕腕旋”。


    2楼2019-04-27 15: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