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吧 关注:1,849贴子:177,201
  • 23回复贴,共1

史盲知世故_不世故断章取义有一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9-05-01 19:35回复
    拿着《孙子兵法》“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瞎理解
    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
    “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
    如果按照七十五人为一乘的话,则晋楚城濮之战,晋军出动战车七百乘,总兵力为52500人,楚军则为“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按一卒为战车三十乘,则若敖六卒为战车一百八十乘,人数为13500人,再加上西广、东宫以及陈蔡两国的军队,总兵力与晋军大致相当。
    如果按照三十人为一乘的话,则晋军兵力为21000。
    齐晋鞍之战,晋军出动战车八百乘,如果按照七十五人为一乘,则总兵力为60000人;如果按照三十人的标准,则是24000人。
    公元前529年,晋国召开平丘之会,列战车四千乘,如果按照七十五人为一乘,则总兵力超过四十万人,如果按照三十人的标准则是十二万人。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驰车是战车,革车是运输车,战车75人,运输车30人;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合起来才是带甲十万
    如果扣除战国兵力上嘴砲吹水火车
    李牧就是25万
    【彀骑】万三千【匹】
    《史记》、《汉书》,前者言李牧骑万三千匹,弓骑万三千,后者言弓骑万三千匹
    故李牧乃得尽其知能,选车千三百乗,【彀骑】万三千【匹】,师古曰:“彀,张弩也,音遘。”
    杨宽在叙述李牧时,亦言李牧兵力当在二十余万


    2楼2019-05-01 19:39
    收起回复
      遣选车千三百乘,【索隐案:六韬书有选车之法】
      【太公曰:“选车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走能逐奔马,及驰①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缚束旌旗,力能彀八石弩②,射前后左右皆便习③者,名曰武车之士,不可不厚也。”】---《六韬》
      说白了就是精选一千三百辆战车的甲士


      3楼2019-05-01 19:39
      回复
        恰恰匈奴当时所谓的十万才是笑话
        当然史盲一般也不会去研究匈奴人口



        4楼2019-05-01 19:41
        回复
          马丁·万·克列威尔德《战争与后勤》:饲料的供应较为困难,但本质上并无两样,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每英亩青饲料也足供50匹马一日食用。这样,一支军队的4万匹马每天需要800英亩青饲料。如果用10天通过一片宽10英里长100英里的地带,军队的马匹将吃光长在8,000英亩土地上的饲料,亦即占该地带总面积的八十分之一 (注:一平方英里等于640英亩)。但是实际用来种植饲料的土地面积要大得多。要证明这一点是很容易的,因为8000英亩饲料仅能在一年中饲养4000匹马 (注:设想居民利用饲料种植面积的有效程度比军队高一倍) 。
          为什么游牧民族至少要一人二马,因为为了打劫,一匹马载人,另一匹马载货。
          还有就是马的耐力问题


          5楼2019-05-01 19:42
          回复
            @聚聚芳草天


            6楼2019-05-01 19:53
            收起回复
              到后面冒顿所谓的40万更是玄幻数字
              史记匈奴列传: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駹马,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骍马。
              冒顿会怎么无聊到挑选四种颜色的马匹玩包围吗?
              这更像是类似于英雄史诗一样的传说描写
              中原民族,在谈到四方时,一般或是连称:东南西北。或是:东西南北
              像史记匈奴列传这样的:西东北南,是极为反常的
              元人虞集撰写的《高昌王世勋碑》,在谈到高昌畏兀儿国疆域四至时写道:北至阿木(姆)河,南接酒泉,东至兀敦、甲石哈,西临西蕃
              值得注意的是,从地理位置来看,阿木(姆)河、酒泉分明位于高昌的西方。东方,这里却称其为“北”、“南”,表明当时高昌畏兀儿人使用的是我所说的平面四方观念中的对举西东北南、连称则成为南西北东的类型。这种类型四方概念虽然也用东西南北做为四方名称,但所指方位却与今有别:将东称“南”、将南称“西”、将西称“北”和将北称“东”。这样一种特指的四方概念,对举则为北南东西,连称则为南西北东。改成今天的人们习惯的四方概念,对举则变为西东北南,连称则成为南西北东。正和冒顿四十万精骑从四面包围汉兵时展开顺序一样
              可见司马迁这段极有可能是根据匈奴英雄史诗或英雄故事改写的


              7楼2019-05-01 19:58
              回复
                冒顿四十万骑兵反倒是很少打劫,其余十余万骑兵经常打劫。莫非冒顿养得起四十万骑兵
                赵珙的蒙鞑备录:鞑国地丰水草,宜羊、马。其马初生一二年,即于草地苦骑而教之,却养三年,而后再乘骑,故教其初是以不蹄啮也。千百为群,寂无嘶鸣,下马不用控系,亦不走逸,性甚良善。日间未尝刍秣,惟至夜,方始牧放之。随其草之青枯,野牧之。至晓,搭鞍乘骑,并未始与豆粟之类。凡出师,人有数马,日轮一骑乘之,故马不困弊。
                张骞使西域:将三百人,马各二匹。
                唐代草原地区的藩镇军队也是1人2马:朔方、河西,一人二匹。
                乾隆平定准噶尔方略中更详细记载了远征草原的清军马匹配备情况:共派兵五万,分为两路遣往,计每兵需马三匹,共马十五万。。。今照廷议,按二万兵备办:内绿旗兵八千,需马一万六千匹;满州兵例系一兵四马,需马四万八千匹;加以领兵大员及随带余丁,共约需马七万余匹。
                资治通鉴第二十卷: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


                8楼2019-05-01 19:59
                回复
                  60万不是打了一场仗,而是灭了一个国,大楚比大赵面积大多了,牧吹智商堪忧


                  IP属地:江苏9楼2019-05-01 20: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