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紫花地丁(附药:犁头草)
【拼音】Zǐ Huā Dì Dīnɡ
【英文名】HERBA VIOLAE
【别名】铧头草、光瓣堇菜
【来源】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 的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入心、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临床应用】用于疔疮热毒、痈肿发背等症。
紫花地丁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内服多配合银花、连翘、野菊花等同用;外用可取新鲜地丁草捣烂外敷疮痈局部。
【处方用名】紫花地丁、地丁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大剂量可用至一两;新鲜的可用一两至二两,煎服。外敷适量。
【按语】1.紫花地丁功用清热凉血解毒,对血热壅滞、红肿焮痛的疮痈、丹毒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本品除用于疮痈热毒之外,又可用治毒舌咬伤。
2.紫花地丁与犁头草形态相似,功效相同,故习惯上两者常混用。
3.地丁有紫、黄两种;紫花地丁简称地丁草,黄花地丁即蒲公英。两种地丁草均能清热解毒而疗疮肿,故在治疗疮痈肿毒时,两药经常同用。但紫花地丁清解疮毒之力较强,宜治疔肿,且解蛇毒;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大,宜治乳痈,且应用范围亦较为广泛。
【方剂举例】紫花地丁散《证治准绳》:紫花地丁、当归、大黄、赤芍药、金银花、黄耆、甘草。治诸疮肿痛。





附药:犁头草
【拼音】Lí Tóu Cǎo
【别名】铧头草、犁铧尖、犁嘴草、箭头草、如意草、玉如意、耳钩草
【来源】菫菜科菫菜属植物犁头草Viola japonica Langsd.或长萼堇菜V. inconspicua Blume,以全草入药。夏秋开花时采集全草,晒干。
【性味】苦、微辛,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急性结膜炎,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乳腺炎,痈疖肿毒,化脓性骨髓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干品0.5~1两(鲜品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服药后不可喝热水、吃热食。
【备注】(1)治毒蛇咬伤;鲜犁头草(如无,可用鲜紫花地丁)、鲜连钱草、鲜野菊叶各一大把,用冷开水洗净,捣烂绞取汁约150~200毫升,一次内服;余渣加少量冷开水,使它湿润,敷在伤处。如症重、体弱,可隔八小时再照上述剂量内服一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Zǐ Huā Dì Dīnɡ
【英文名】HERBA VIOLAE
【别名】铧头草、光瓣堇菜
【来源】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 的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入心、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临床应用】用于疔疮热毒、痈肿发背等症。
紫花地丁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内服多配合银花、连翘、野菊花等同用;外用可取新鲜地丁草捣烂外敷疮痈局部。
【处方用名】紫花地丁、地丁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大剂量可用至一两;新鲜的可用一两至二两,煎服。外敷适量。
【按语】1.紫花地丁功用清热凉血解毒,对血热壅滞、红肿焮痛的疮痈、丹毒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本品除用于疮痈热毒之外,又可用治毒舌咬伤。
2.紫花地丁与犁头草形态相似,功效相同,故习惯上两者常混用。
3.地丁有紫、黄两种;紫花地丁简称地丁草,黄花地丁即蒲公英。两种地丁草均能清热解毒而疗疮肿,故在治疗疮痈肿毒时,两药经常同用。但紫花地丁清解疮毒之力较强,宜治疔肿,且解蛇毒;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大,宜治乳痈,且应用范围亦较为广泛。
【方剂举例】紫花地丁散《证治准绳》:紫花地丁、当归、大黄、赤芍药、金银花、黄耆、甘草。治诸疮肿痛。





附药:犁头草
【拼音】Lí Tóu Cǎo
【别名】铧头草、犁铧尖、犁嘴草、箭头草、如意草、玉如意、耳钩草
【来源】菫菜科菫菜属植物犁头草Viola japonica Langsd.或长萼堇菜V. inconspicua Blume,以全草入药。夏秋开花时采集全草,晒干。
【性味】苦、微辛,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急性结膜炎,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乳腺炎,痈疖肿毒,化脓性骨髓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干品0.5~1两(鲜品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服药后不可喝热水、吃热食。
【备注】(1)治毒蛇咬伤;鲜犁头草(如无,可用鲜紫花地丁)、鲜连钱草、鲜野菊叶各一大把,用冷开水洗净,捣烂绞取汁约150~200毫升,一次内服;余渣加少量冷开水,使它湿润,敷在伤处。如症重、体弱,可隔八小时再照上述剂量内服一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