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以襄阳牵头,沿线部分地市共同委托铁四院开展西武高铁的规划研究,并形成初步规划报告。此时已经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十二五规划已经基本定稿,虽经湖北省和陕西省努力,但该项目未进入十二五规划。
2011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湖北省主要领导呼吁国家将西武高铁纳入规划,尽快建设,此后年年呼吁。2011年8月,全国铁路大降速,全国铁路建设陷入低潮,同月,由铁四院编制的西武高铁规划报告正式出炉。
2012年,湖北省对西武高铁的方案进行了多次研究,决定先上武汉至襄阳段,后经十堰官方请求,延伸至十堰。
2013年,由铁四院编制的汉十高铁预可研报告出炉。
2014年1月,湖北省西武高铁建设指挥部成立。2014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湖北陕西两省政协主席会签提案,要求国家尽快规划建设西武高铁。同月,预可研审查会在襄阳召开,会上推荐设计时速250公里。后经省领导全力争取,加上铁路总公司考虑既有线设计时速都有200(襄阳至十堰段160),再新建一条250意义不大,最终同意按时速350建设,并在同年夏召开的可研审查会上得以确认。这也是盛光祖任内京广线以西获准新建的第1条350高铁,具有重大意义。
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核准汉十高铁可研报告,请注意用的是“核准”,而不是通常的“批复”,很可能是全国的唯一一例。这是因为到这时,汉十高铁既不是2008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项目,也不是国家十二五的项目,对于这样的项目,按常规国家发改委是不能批复的,经过多次沟通,以变通的方式“核准”通过。三天后,位于枣阳和随县交界地带的先期开工段开工。2015年4月,铁路总公司要求郑万高铁加汉十高铁暂代沪汉蓉高铁的职能,为避免在襄阳东津站换向运行,又紧急修改了襄阳东津站的站位,改为斜向布置,线路走向发生重大变化,取消老河口高铁南站,线路全长从395公里增加到399公里,并修改可研报告。2015年11月,铁四院完成对汉十高铁的全线勘察设计,12月汉十高铁全线开工。此后,由于汉十高铁的存在,西十高铁和武汉直通线顺利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2011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湖北省主要领导呼吁国家将西武高铁纳入规划,尽快建设,此后年年呼吁。2011年8月,全国铁路大降速,全国铁路建设陷入低潮,同月,由铁四院编制的西武高铁规划报告正式出炉。
2012年,湖北省对西武高铁的方案进行了多次研究,决定先上武汉至襄阳段,后经十堰官方请求,延伸至十堰。
2013年,由铁四院编制的汉十高铁预可研报告出炉。
2014年1月,湖北省西武高铁建设指挥部成立。2014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湖北陕西两省政协主席会签提案,要求国家尽快规划建设西武高铁。同月,预可研审查会在襄阳召开,会上推荐设计时速250公里。后经省领导全力争取,加上铁路总公司考虑既有线设计时速都有200(襄阳至十堰段160),再新建一条250意义不大,最终同意按时速350建设,并在同年夏召开的可研审查会上得以确认。这也是盛光祖任内京广线以西获准新建的第1条350高铁,具有重大意义。
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核准汉十高铁可研报告,请注意用的是“核准”,而不是通常的“批复”,很可能是全国的唯一一例。这是因为到这时,汉十高铁既不是2008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项目,也不是国家十二五的项目,对于这样的项目,按常规国家发改委是不能批复的,经过多次沟通,以变通的方式“核准”通过。三天后,位于枣阳和随县交界地带的先期开工段开工。2015年4月,铁路总公司要求郑万高铁加汉十高铁暂代沪汉蓉高铁的职能,为避免在襄阳东津站换向运行,又紧急修改了襄阳东津站的站位,改为斜向布置,线路走向发生重大变化,取消老河口高铁南站,线路全长从395公里增加到399公里,并修改可研报告。2015年11月,铁四院完成对汉十高铁的全线勘察设计,12月汉十高铁全线开工。此后,由于汉十高铁的存在,西十高铁和武汉直通线顺利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