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吧 关注:3,758贴子:29,313

回复:寻找江西临江府杨家,族谱烧毁,祖辈口头留下来的是明朝洪武皇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伏林居再正通光,昌盛俊秀寳彦汝安时,賜专祥。有相同字辈发一下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20-12-29 21:16
回复
    祖籍原系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氏,宏农郡大石板插柳为记,大桥头,小桥头,查占四川重庆府穷州落成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20-12-29 21:20
    回复
      2025-08-15 11:35: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后迁移贵州省安顺府清镇县二区镇西卫管下正里二地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20-12-29 21:24
      回复
        听老辈讲我们是江西猪市巷迁到贵州都匀的,谁知道猪市(朱市)巷在哪里里?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21-02-14 11:07
        回复
          我们同宗,坐标铜仁思南泥溪杨家


          IP属地:贵州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21-02-15 19:02
          回复
            须知我们的字辈不合,同族血如脓水,天下杨一家亲,我在14辈,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21-03-03 00:54
            回复
              起初八大房分支有点相似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21-03-30 22:50
              回复
                杨姓也是南昌朱市巷迁贵州省独山县,现在七代人,但查地图,目前南昌有个地方叫朱紫巷,手机15108544118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21-04-04 00:15
                回复
                  2025-08-15 11:29: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江西赣州抗清英雄杨廷麟家族有吗


                  IP属地:贵州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21-04-13 11:45
                  回复
                    江西赣州抗清英雄杨廷麟家族有吗??如有请回答我


                    IP属地:贵州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21-04-29 21:21
                    回复
                      和我们很像,有没有族谱之类的,有没有什么证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1-05-26 08:41
                      回复
                        我姓杨,新余本地人,姚圩镇刘家村委洲上村,我读初中就进城就没见过族谱


                        IP属地:江西28楼2023-07-18 08:22
                        回复
                          先祖杨豁,河南许州襄城人,据载为宋末时统军元帅,授权书昭毅将军。其子杨善世袭荫职,杨善携长、次子征战,悉数阵亡。幼子杨昌世居襄城, 号襄城居士。元初时,朝廷丰的谢将门之后,找到了杨昌的长子杨仲明,任命他镇守广东道。杨仲明不慎遗失了符节,朝廷令他戴罪立功,之后因为战功卓著授“万户”之职,镇守临江路。这是元朝至顺年间(1330-1333)的事。
                          杨仲明共生有八子十五孙,也算是多子多福了。其时,元朝廷政局混乱,民间兵乱频发,起义不断。杨仲明第三子杨达继承了祖辈的彪悍性格,领兵与义军打仗,最后“马革裹尸”而还。杨达第三子杨仕荣(本谦)觉得没有必要再替朝廷卖命,便和老四杨仕宏(伯谦)从清江迁往丰城。杨仲明长孙杨仕安世袭“万户”,但他早已厌倦了战争,便在封地土塘置立产业,开基落户,而杨仲明也被奉为江右清江杨姓之始祖。杨仲明的其他子孙,也纷纷寻找适合居住的地方,“或仍依本邑,或别相攸居,各择栖息之乡”,杨姓一派得以在清江、丰城、新干等地开枝散叶,成为江右大族。
                          杨仕宏,又名杨士弘(一作宏),元朝人,字伯谦。许昌襄城(今属河南)人,寓临江(今属江西)。好学能文,尤工诗,著有《览池春草集》(已佚)。(元史)
                          杨士弘“积十年之力而成《唐音》,去取颇为不苟”(《四库全书总目》)。全书15卷,分为“始音”、“正音”、“遗响”三部分,共收唐诗1341首。此书分唐诗为三唐,上承严羽《沧浪诗话》的理论,下启高棅《唐诗品汇》的选评,矫南宋至元以来鼓吹中晚唐的流风而开明人推崇盛唐的先河,标志着唐诗研究由宋至明的转变和过渡,所以为明人所称道。


                          IP属地:江西29楼2024-08-13 02:04
                          回复
                            镇守临江万户府为南宋灭亡后新组建的万户府。万户由杨氏世袭,姓名可考者有杨仲明、杨瓛、杨士安等。其中,杨仲明、杨瓛并见《(同治)清江县志》:
                              杨仲明:襄城人,以军功世职临江万户。延祐二年(1315),赣州土贼蔡五九聚众作乱,敕遣兵捕之,仲明领众赴讨,所向克捷。至正十二年(1352),蕲黄贼邹普胜攻龙兴,围城五十四日。临江万户杨瓛者,仲明之后也,率义兵往援,省臣命驻抚州门,与城中接应。翼日,瓛以小舟自城南顺流而下,城中义兵亦自新城门小渠中出龙沙,泝流而上,合战无虚日,屡获其巨舰辎重。贼不能支,夕遁去。⑨《(同治)清江县志》卷五《职官志》,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本。
                              《(万历)江西省大志》也提到至正十二年临江杨万户(杨瓛)参与龙兴解围的战事。
                              十二年春,蕲黄有称邹元帅者,由湖广九江率众水路来攻隆兴,围城五十四日。时平章道童、左丞章伯颜、郎中普颜不花、廉访佥事锁鲁滩并力固守,官军虽寡弱,幸民之敢勇者赴义死战,老弱亦登城运石行馌。适临江杨万户率义兵来援,省臣命驻抚州门,与城中接势。翌日,杨以小舟自城南顺流而下,城中义兵亦自新城门小渠中出龙沙,遡流而上,合战无虚日,屡获其巨舰辎重。贼不能支,夕尽遁去。⑩《(万历)江西省大志》卷五《历代兵事》,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本。此外,宋濂《吊忠文》有云:“邓椿为临江府吏。临江陷,椿集庐陵义军千百,济以舟,偕万夫长杨瓛等与贼大战城下三日,兵溃,投江死。”《宋濂全集》“銮坡后集”卷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11页。
                              杨士安则见《(嘉靖)江西通志》:
                              陈氏,筠阳人。年十七,归临江万户杨士安之弟士宁。士宁为保定千户,戍封州以卒。母赵氏瞽,不能视。陈氏时年二十一,誓不他适,养其姑八十余,以天年终,丧葬无违。礼部使者以闻,诏旌表其门,复其家。虞集为作贞节堂记。①《(嘉靖)江西通志》卷二三《列女》。
                              按,从时间顺序来看,杨士安任临江万户职似介于杨仲明与杨瓛之间。


                            IP属地:江西30楼2024-08-13 02: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