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艾灸吧 关注:457贴子:951
  • 0回复贴,共1

如何通过艾灸调理宝宝咳嗽,这是我家大宝的真实案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一位宝妈,更是一对双胞胎的宝妈,幸福之中也有烦恼。
因为我在怀大宝小宝的时候,身体并不很好,正在艾灸调理阶段,意外得到上苍的眷顾,送给我们一对双胞胎,虽然此时并不是怀孕生子的好时机,但我们还是毅然决然的生下了他们。可任何事终非不是十全十美的,大宝小宝由于早产,出生时体重才4斤,体质相对很多宝宝来说都偏弱,很幸运我们从事的这份事业,让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有好的方法调理宝宝们,让他们的体质也和同龄的孩子相差无几,甚至比很多同龄宝宝更好!只是大宝脾胃弱这点还在努力的路上。
前几天我们家大宝咳嗽了,特别夜里咳个不停。我习惯性的给他艾灸了身柱、肺俞、中脘,连着灸了两天,可效果并不乐观。于是我静下心来理了理大宝这一段时间发生的所有事情,终于理出了头绪,找到了咳嗽的根源。
原来5月初的时候,大宝因为出去玩,饮食不节制,吃了不少不好消化的零食。凌晨五点左右就发现他发烧了,测量腋窝体温38℃,手脚心发热。于是我立马给他用我们的艾油进行了推拿。前后总共推拿了45分钟左右,手脚心就不那么热了,体温就降到37.5℃。接着让他再继续睡觉,睡到七点,又起来推拿。当天是周六本来要去上画画班的,本来不想让大宝去的,可是他想去,于是再给他量了一下体温,已经正常了,36.8℃,于是就让他和小宝一起去了。
大概在16、7号的时候半夜开始咳嗽了,因为一直忙,没有细想,只当是晚上被子没盖好,凉了肺,于是就给灸了身柱、肺俞、中脘。连着灸了两天,半夜咳嗽有好转,但早上起来还是咳,并且有痰,胃口也不太好,且有口臭。于是联想到月初的积食,推论是积食伤了脾胃,导致脾失运化,累及肺脏。
从中医五行学说来讲,脾生肺,脾虚精微不升,痰浊不降,容易产生痰湿,于是就出现了痰多、咳嗽等肺方面的问题。治疗的时候就不能光调理肺了,就得从脾入手了。这时就要采取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补肺的方法治疗。于是我调整了艾灸穴位,选用身柱、脾俞、中脘、足三里。
效果真的是立竿见影,当天艾灸,当天晚就没再咳一声,白天咳的也少了,但是喉咙还是有痰,于是周一到周五,只艾灸了一次,孩子上学我也忙。周末两天都灸了,从22号到今天(6.1)总共灸了5次。现在晚上、白天都不咳了,胃口也恢复了,也不口臭了,偶尔还会有点痰音。但总的来说,效果还是可以的,毕竟艾灸的次不够,也不连贯。如果能坚持前三天每天艾灸一次,之后一周灸三次,半个月内多半是可以痊愈的。毕竟积食引起的咳嗽病程还是有点长的,所以调理起来要有耐心。
借此机会,我将小儿咳嗽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有声之痰谓之咳,无声之痰谓之嗽,二者又常兼见故统称咳嗽。古人又说:“咳为有声,肺气伤而不清;嗽为有痰,脾湿动而生痰。”因此,咳嗽一证又常与痰相关,就脏腑而言以肺脾为主。
辩证施治
从病因而言,有风寒、风热、风燥、暑湿、痰浊、痰热、正虚等;引起咳嗽的脏腑主要是肺、脾胃,肺还与其系属的卫表、咽喉、大肠相关。
治疗方法
1、风寒咳嗽
(1)症状表现:咽痒咳嗽、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或伴恶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无汗,舌苔薄白,脉象浮或浮紧。
(2)艾灸原则:疏风散寒,宣肺宁嗽。以取手太阴,足太阳、任脉穴为主。
(3)艾灸取穴:风门、列缺、天突、神阙。
(4)随症加穴:发热甚者,加大椎;鼻塞涕多者,加迎香;咽痒咳频者,加孔最
2、风热咳嗽
(1)症状表现: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咽痛咽痒,鼻流浊涕,头胀而痛,或伴发热,口干欲饮,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浮数。
(2)艾灸原则:疏风清热,肃肺止嗽。以取督脉、手阳明、手太阴经穴为主
(3)艾灸取穴:大椎、曲池、合谷、尺泽、太渊。
(4)随症加穴:咽痛甚者,加外关、少商;痰稠、量多者,加丰隆
3、痰湿咳嗽
(1)症状表现:经常咳嗽,痰多易吐,冬春季节发作尤甚,咳声重浊,痰白质粘,胸闷胁胀,饮食欠香,身重易倦,舌苔白腻,脉象濡滑。严重者可出现气喘,腹胀、大便溏。若痰色转黄,苔色黄腻,则为蕴热之象。
(2)艾灸原则:燥湿化痰,宣降肺气。以取足太阳、手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若痰湿化热,痰热蕴肺,则治拟清热化痰,肃降肺气。以取手阳明、手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3)艾灸取穴:痰湿型取脾俞、丰隆、肺俞、太渊、神阙。痰热型加曲池、太白。
(4)随症加穴:气喘者,加天突、膻中;胸闷胁胀者,加内关、支沟
番外
咳嗽的病位,主脏在肺,病因病机无外乎外感六淫或内伤所生的病邪,导致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逆而作咳。
外感病因由于气候突变或调摄失宜,外感六淫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使肺气被束,肺失肃降,《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湿、燥、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即是此意。由于四时庄气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其中尤以风邪挟寒者居多。《景岳全书·咳嗽》说:“外感之嗽,必因风寒。”
2.内伤病因内伤病因包括饮食、情志及肺脏自病。饮食不当,嗜烟好酒,内生火热,熏灼肺胃,灼津生痰;或生冷不节,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致痰浊内生,上迁于肺,阻塞气道,致肺气上逆而作咳。情志刺激,肝失调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致肺失肃降而作咳。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疾病日久,迁延不愈,耗气伤阴,肺不能主气,肃降无权而肺气上逆作咳;或肺气虚不能布津而成痰,肺阴虚而虚火灼津为痰,痰浊阻滞,肺气不降而上逆作咳。
因此大家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辩证自己咳嗽的病因病机来对症施灸。特别是内伤引起的咳嗽,它可以由不同的脏腑受损引起,此时一定要先调理好受损脏腑,再配肺脏调理,效果可事半功倍!


1楼2019-06-10 11: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