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静修园吧 关注:74贴子:347
  • 1回复贴,共1

科学阐释中医?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科学阐释中医?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文/王世保
  对于中医和科学或者西医之间的关系,需要解决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个是科学阐释中医的可能性问题,第二个是科学阐释中医的必要性问题。
  科学阐释中医的可能性问题
  科学阐释中医,不是多长时间才能阐释的问题,而是能不能阐释的问题。能不能阐释,是多长时间能够阐释的基础。如果不能阐释,那么科学就是再发展100个世纪,它也解释不了中医;如果能够解释,何须100年,民国时期就已经阐释清楚。科学能不能阐释中医,是完全可以从原理层面进行论证的,可是主流中医学界和科学界从没有对其进行详细地论证过。
  科学要能阐释中医,首先要与中医可以通约,而科学与中医能够通约的基础就是要有共同的元理论意识、思维方式和认知对象。从元理论意识上看,科学持的是主客分离的还原论和存在论,也就是原子主义和理性主义,而中医持的是天人合一的气化论和阴阳五行理论;思维方式上,科学持的是抽象的主客分离的逻辑思维,而中医持的是天人合一的形象思维;研究对象上,科学和西医将人体还原成了器官、组织、细胞、基因和分子、乃至量子这种抽象实体,中医则是将人体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的自然实体对待,包括中药也是将其作为原生整体形态进行使用的。所以中医与科学就没有可以通约的经验基础,科学和西医又怎能将中医理论阐释清楚?就像那个具有滋阴降火功能的童便,中医是将其作为原生整体应用的,这个童便是从童子身体里自然流出的,它有着自然属性;而科学和西医却将其还原成了孤立的水、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这样就去除了它作为整体的自然属性,看到的只是无差别的抽象实体。科学即使再发展100个世纪,它还是在理性主义和原子主义划定的边界内,它怎么能解释清楚童便作为原生整体形态的自然实体所具有的作用呢?
  中医与科学不可通约,它们属于两个不同世界的知识体系,并没有交集。不管科学发展到多么高级的阶段,它都是在原子主义和理性主义划定的边界内去认识周围的自然事物,都是无法阐释中医理论以及自然事物的。
  科学阐释中医的必要性问题
  丧失了文化自信和中医主体意识的主流中医学界普遍认为,要让现代中国人接受中医就必须用西医和科学将其阐释为他们能够理解的知识,所以用科学去阐释中医就是必要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是因为接受科学化教育的现代中国人大多笃信科学主义,尤其是游离在中医理论思维之外的主流中医学界被科学知识蒙蔽了心智,只能去从科学的角度去对中医雾里看花导致的。如果儒道文化能够复兴,大多数现代中国人都能从儒道文化的主体意识去看中医,就不难发现中医与科学就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且不说用科学去阐释中医就根本不可能,即使用科学通过中西医结合的途径去异化性地阐释中医就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去理解中医吗?要想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中医,就要有对中医理论的经验基础和相同的元理论意识。通过科学和西医去阐释中医获取的“中医理论”,其属性已经是原子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概念与经验,人们从这些“中医理论”看到和理解的只是西医和科学的知识,他们仍然没有理解中医理论。这就好比西医和科学将中药青蒿的疗效解释成为青蒿素的作用,人们看到的只是有抗药性的化药青蒿素,而不是具有四气五味的原生整体形态的青蒿,那么他们怎能通过化药青蒿素去理解中药青蒿到底是什么呢?
  要想理解中医,首先要具有中华文化主体意识。中医与科学分属两种不同的文化,它们有着不同的元理论意识、思维方式和研究对象等要素决定的不同的经验,继而具有不可通约性。中医与科学本应是相互包容、和谐共处的独立知识体系,科学阐释不了中医,也不可能通过科学的阐释去让广大人民群众去理解中医。人们只有通过中华文化主体意识才能对中医产生正知正见。


1楼2019-06-12 14:48回复
    科学从来都是改变世界的,如果你是一个理科生,你大概知道现代医学或者也叫西医的发展完全起源于化学,一个人身体缺糖,输液葡萄糖,缺铁补铁缺钙补钙,病毒感染青霉素,这都是为维持身体各项指标基本平衡而来的现代医学,是微观科学的拓展,如果你是一个大学之后化学方向的,你大概知道现代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中的催化剂,催化剂使得化学反应变慢或者变快,实用性极高,但同时催化剂方向是人类目前仍然不能有效率进行突破的科学研究方向,所以每当一个小的催化剂研究成果都可能成为世界上极富价值的成果,催化剂已然这样,然而催化剂领域中还有更让人着迷的更难以取得突破的生物催化剂,或者叫大分子催化剂,有机分子催化剂,他们在现代进步极其缓慢,大多数是根据经验直接拿来用的,目前能生产的也就是生物碱,金鸡钠等寥寥无几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说到这里,你大概已经明白了,中医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经验积累而来的催化剂的集合,在化学中催化剂的特性是不参与化学反应,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医药物的副作用很低是完全可以解释的,因为这可能是前人用生命换来证明无副作用的,各位可以想象一下中西医的区别,缺糖,西药补糖,而中医催化人体产糖效率,缺铁,西医补铁,中医催化造血效率,从这里来看中医对身体本身就不好的人,尤其老人就很有用了,比如老人就容易缺钙,吃了药也就解决一时,所以需要不断吃药,有的人缺铁,需要经常补铁,中医毫无疑问不说根治, 维持时间那也可以用太久了来形容,所以如果你生病了,只要中医有这经验能治,那可比西医的作用大多了,尤其有关激素方面的疾病。 所以从各方面来看中医就是化学中的催化剂领域,是宏观调控,依然是科学,只不过目前仍然停留在经验科学,但随着科学发展,中医的秘密会越来越被人发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1-08 1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