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肯山上看到的一抹晚霞

西北面可以看到洞里萨湖宽阔的水面

巴肯寺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供奉湿婆的印度教寺庙。它是9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耶输跋摩一世建都吴哥后在巴肯山上建立的第一座寺庙。巴肯寺建立于平坦的巴肯山顶。庙山为陡峭的五级台基,正方形,高13米,底层长76米,逐层缩小到顶层。陡峭的庙山象征须弥山。庙山顶部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台基四边中央,各有陡峭的五层石阶,每层十级,直通寺顶平台。每一层正方形台基的四角,安置角塔,共20座角塔;四道五层阶梯的每一道每一层,各有一对宝塔伺立左右,共有阶梯宝塔40座;另有44座宝塔环立庙山四周,共有宝塔108座。可惜现在早已经是断壁残垣,不成模样,只有高高的寺庙基座,成为游人观落日的好地方。

西北面可以看到洞里萨湖宽阔的水面

巴肯寺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供奉湿婆的印度教寺庙。它是9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耶输跋摩一世建都吴哥后在巴肯山上建立的第一座寺庙。巴肯寺建立于平坦的巴肯山顶。庙山为陡峭的五级台基,正方形,高13米,底层长76米,逐层缩小到顶层。陡峭的庙山象征须弥山。庙山顶部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台基四边中央,各有陡峭的五层石阶,每层十级,直通寺顶平台。每一层正方形台基的四角,安置角塔,共20座角塔;四道五层阶梯的每一道每一层,各有一对宝塔伺立左右,共有阶梯宝塔40座;另有44座宝塔环立庙山四周,共有宝塔108座。可惜现在早已经是断壁残垣,不成模样,只有高高的寺庙基座,成为游人观落日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