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地表最强』文化呢,需要的是一代一代的传承——【本草纲目】
最近一段时间,勒文是真滴忙!各种忙地头昏脑涨,血脉膨胀......emmmm,扯远了,这个话题就此打住,要不你们会说勒文在开车,要举报勒文啦,嗯,那就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文化需要一代一代传承。
其实,早在3个月前,勒文就想写一篇关于周天王的乐评了,只是因为这次要写的内容和勒文的毕业论文冲突。所以,只好等到之后再好好和大家聊聊。那么,现在这个时候是刚刚好的,勒文就和大家扯一扯这首2006年所发行的周天王的作品【本草纲目】。
提到这首作品,就一定绕不开一个关键词——“中国风”。关于“中国风”这样的作品,勒文是这样给其定义的(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喜欢就点赞,不喜欢请勿喷,勒文脸皮薄,怕喷,请大家多多关照与理解):首先,“中国风”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话就是指02年所兴起的国产音乐风格,关于这个定义,请大家自行百度,勒文就不做更多解说了。而广义上的“中国风”,勒文认为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的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那勒文还是不做详细说明了,毕竟今天的主角不是【毛毛雨】(等勒文的专栏开张了,勒文再向各位详细讲解)。
回归【本草纲目】,纵观全曲,无论是编写设计,填词还是MV拍摄方面。这首作品都有着一股特殊的韵味在里面。而严格地说,这首作品的风格算是Hip-hop,而且算是偏EDM tarp的那一类。整首作品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现,为听众展现出一幅暗黑系中国风的画面。特别是MV中还有类似港台老电影的“僵尸”出现,算是对林正英先生的一种致敬吧。
好的,我们现在来说歌曲,曲名沿用医者李时珍所撰写的医学名著【本草纲目】。当然,在歌词的呈现部分就融入了这本医学名著的内容,特别是周天王还略带调侃式的被动咬字,使得这首作品略显戏剧化。
歌曲【本草纲目】最使勒文上瘾的事物,并非它的酷,炫,而是这首作品本身的核心——增四度音程运用。这算是打破中国风常规的一种模式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风的作品大多都类似“宫商角徵羽”这样的排版,就算内容中“变徵”“变宫”“青角”“闰”这样不协和内容的音出现,也是很少数地在过度的地方,或是以加花的形式呈现给听众。毕竟“中国风”的内容会更偏向于协和音程的进行。【本草纲目】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以不协和音程为主调的方式进行呈现,这对于当时的中国风音乐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中西结合疗效好”似乎就是对这首作品的最好陈述,在唱词和加花方面运用东方本土的东西,而音乐进行的主干则引进西方的潮流文化,不得不说这样的做法在当时算的上是前卫的,先进的,时尚的。
那么回到我们的主题——文化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不同于西方口传心授的教学,东方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只可意会”,这导致了很多优秀文化的断代,这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悲哀。如何使断代一幕不再重演呢?
勒文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更多人反思的问题,是仅凭勒文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勒文所能做的也只有尽到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那就是每月写几篇乐评供大家参观,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总之就是别让自己闲着,做想做的事,仅此而已啦!
音乐设计师——伊勒文
2019年6月30日
最近一段时间,勒文是真滴忙!各种忙地头昏脑涨,血脉膨胀......emmmm,扯远了,这个话题就此打住,要不你们会说勒文在开车,要举报勒文啦,嗯,那就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文化需要一代一代传承。
其实,早在3个月前,勒文就想写一篇关于周天王的乐评了,只是因为这次要写的内容和勒文的毕业论文冲突。所以,只好等到之后再好好和大家聊聊。那么,现在这个时候是刚刚好的,勒文就和大家扯一扯这首2006年所发行的周天王的作品【本草纲目】。
提到这首作品,就一定绕不开一个关键词——“中国风”。关于“中国风”这样的作品,勒文是这样给其定义的(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喜欢就点赞,不喜欢请勿喷,勒文脸皮薄,怕喷,请大家多多关照与理解):首先,“中国风”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话就是指02年所兴起的国产音乐风格,关于这个定义,请大家自行百度,勒文就不做更多解说了。而广义上的“中国风”,勒文认为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的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那勒文还是不做详细说明了,毕竟今天的主角不是【毛毛雨】(等勒文的专栏开张了,勒文再向各位详细讲解)。
回归【本草纲目】,纵观全曲,无论是编写设计,填词还是MV拍摄方面。这首作品都有着一股特殊的韵味在里面。而严格地说,这首作品的风格算是Hip-hop,而且算是偏EDM tarp的那一类。整首作品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现,为听众展现出一幅暗黑系中国风的画面。特别是MV中还有类似港台老电影的“僵尸”出现,算是对林正英先生的一种致敬吧。
好的,我们现在来说歌曲,曲名沿用医者李时珍所撰写的医学名著【本草纲目】。当然,在歌词的呈现部分就融入了这本医学名著的内容,特别是周天王还略带调侃式的被动咬字,使得这首作品略显戏剧化。
歌曲【本草纲目】最使勒文上瘾的事物,并非它的酷,炫,而是这首作品本身的核心——增四度音程运用。这算是打破中国风常规的一种模式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风的作品大多都类似“宫商角徵羽”这样的排版,就算内容中“变徵”“变宫”“青角”“闰”这样不协和内容的音出现,也是很少数地在过度的地方,或是以加花的形式呈现给听众。毕竟“中国风”的内容会更偏向于协和音程的进行。【本草纲目】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以不协和音程为主调的方式进行呈现,这对于当时的中国风音乐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中西结合疗效好”似乎就是对这首作品的最好陈述,在唱词和加花方面运用东方本土的东西,而音乐进行的主干则引进西方的潮流文化,不得不说这样的做法在当时算的上是前卫的,先进的,时尚的。
那么回到我们的主题——文化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不同于西方口传心授的教学,东方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只可意会”,这导致了很多优秀文化的断代,这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悲哀。如何使断代一幕不再重演呢?
勒文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更多人反思的问题,是仅凭勒文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勒文所能做的也只有尽到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那就是每月写几篇乐评供大家参观,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总之就是别让自己闲着,做想做的事,仅此而已啦!
音乐设计师——伊勒文
2019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