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埠--位于粤西北的一个小镇,其历史可追溯到秦末到西汉,秦始皇任命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由于各种原因,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楚汉相争,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状态。秦朝灭亡。前203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南越国是前203年至前111年存在于岭南地区的汉朝境内的割据政权,国都位于番禺(今中国广州市内),疆域包括今天中国的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地区,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一小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赵佗入粤第一条古道就是从洛阳开劈到连州湟川河到经同冠至现在的广州,也就是当时的“南越国”。她的历史比韶关的“梅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千古之“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作证。讲的就是公元105年前,广东北上中原的大庚岭古道还没开,送洛阳的荔枝经连州骑田岭古道上湖南的临武,“十里一置,五里一侯”日夜赶赴洛阳。而现在黎埠的人文历史只能追溯到元明时代,而元明以前的人文历史和以前的古越族土著居民却无从追寻!北宋郦道元作注《水经注》时已有记载同冠,同冠水,《水经注》称“涟水”,发源南岭之萌渚岭南侧黄莲山(海拔1470米),在同冠水口(81米)注入连江(古称湟水),故名。又名黎埠河、寨岗河,俗称同灌水。是县内连江三大支流之一。唐朝贞元十九年(803)冬,因上疏请宽灾民徭赋,大文学家韩愈贬连州阳山县令。期间,常过往、夜宿于同冠,有《同冠峡》、《次同冠峡》诗,这便是同冠一名的由来.更有清乾隆五十七年县令潘元音摩刻,连当年太平天国洪秀全也由此进入传教的。还有同冠梨,他的种植历史十分悠久,传说远在2200多年前的秦朝末年,当地百姓把同冠梨赠予项羽的部将范增将军,故称“将军梨”。又,传说汉朝初年樊哙将军把同冠梨贡皇帝,故名“皇帝梨”。唐代韩愈贬阳山县令,有《闻梨花发赠刘师命》、《梨花下赠刘师命》等诗篇。清康熙年间,学者范端昂(三水县人)来阳山县讲学,其《粤中见闻》有记……清嘉庆年间,河南道监察御史郑仕超(本县人,进士)将同冠梨贡献皇帝,又称“贡梨”。黎埠明朝以来杂居着汉族与瑶族,清朝以后则混杂着本地(广府)族群与客家族群,晚清至今是粤西北连阳地区的四大文化区之一。
黎埠镇—西汉置县以来皆属之(因在阳山设阳山关),元朝前事多不可考。明代,属通儒乡。清乾隆廿一年(1756),境内设淇潭巡检司,属之。民国三年(1914)设区,十七年改乡。1955年后,历区、公社、区、镇时期。1993年分出龙埠、凤埠二镇,2004年陆续合回。今占地310多平方公里,有30个村、470个小组,6.8万人。107国道、114省道等公路纵横交错。2002年列为本县仅有三个省内首批中心镇之一。黎埠圩 黎埠的圩场,先有白虎圩、犁头嘴埠,后来白虎圩迁到犁头嘴埠,仍称白虎圩。犁头嘴埠,后省称为犁埠。民国初年,以犁埠为中心设立区一级政府,遂以犁埠而命其名,白虎圩随改犁埠圩(圩即码头)。为了避免与县内犁头圩相混淆,又将“犁”改为“黎”,是为黎埠的由来。黎埠圩是圩市,黎埠则是行政区域。乡中黎姓又说其姓最先到黎埠而得名,似乎多少也有点道理。更有白虎头吊棺的传说,白虎圩的创始年代,无法考证,至少清初已有。传说白虎圩每一圩都有人不见一只猪仔,四处寻找毫无结果,人们不得其解。有人说是白虎精做怪,每圩都要食一只猪仔。于是,民众便将圩场迁到犁头埠,丢猪仔的怪事也真的不再重演了。还有“三打白虎圩”的传说(略),还有当时震惊南粤的“阳山留省八学生被害惨案”,还有抗战期间,民国卅三年(1944)中秋节前日,黎埠圩市人头攒动,忙于过节采购交易。十五时许,日军轰炸机突袭,炸死三人等等的事迹。民国时期,黎埠乡有十四个大村。⑴联安村(今黎埠村):黎埠圩、桐子园、大板桥、二所、二陂、枫化林、菜园坝、四胜岗;⑵均安村(今均安、贵龙、大围村):二渡水、牛峒塝、茶头排、清水塘、冷水坑、鱼咈寨、狮子头、旱峒塝、曾家围、赤坭墈、笔架山;⑶崇善村(今隔江、马惊村):上隔江、下隔江、陈屋围、马屋塝、龙屋墩、张屋汭、大板桥、乌桕塘、黄猄塘、小鲁塘、鱼冲口;⑷全安村(今燕岩、南坪村):老凉亭、赤竹墩、油榨冲、燕岩(崇厚里)、绿豆地、径口围、石墩围、榕树塝、马岭围、径脚、南坪围、浪子、坑尾;⑸富民村(今扶村):坳背龙、苦竹坑、军田、白米塘、樵冲、钯头冲、榕树坪、张排岗、牛鼻咙、旱塘、观音山、印背;⑹安良村(今凤岗、寨塘村):田浪、竹子径、潮水围、官陂坑、烟厂排、凤凰山、塘冲、凤堂、盘龙岗、芹菜塘、九龙坪、寨子、板坳、乌石;⑺静安村(今孟山村):白沙冲、路面塘、下岭冲、水浸塘、苦竹田、马落坑、兰髻井、凤塘;⑻安善村(今鹿牯村):鹿牯峒、出水咙、石板坳、饭甑岭、官陂岩、大竹园、铁山脚、姓坪、面架塘;⑼太平村(今水井、鲁塘村):六公岩、牛轭坳、六楼围、大村围、大鲁塘、水井围、堆冲、田心、白芒;⑽淇潭龙颈村(今淇潭、龙颈村):龙颈、鱼赞塘、竹兜脚、枕头岗、大陂墩、六楼围、江屋旯、圳塝、隔塘、东心墩、二龙洲、龙宝塘;⑾崇良约(今联坝村):白石塘、坑坝、罗经坝、崩河、渔步、菜青坪、浪冲、新村、石马潭;⑿永平村(今江车、木山、同冠村):十二车、猫岗、官山、柯木山、潮州厂、大海、茶山脚、雉鸡石;⒀保安村(今同冠、塘滑、大塘、凤山村):同灌口、拱桥坑、塘楼、滑石、凤山、官咀、大塘、中岩、浪头、沙角、根竹坑;⒁保平村(今沙冲、保平、大村):沙冲、杨柳坡、三家村、十二塝、鸭子田、黄墩、军冲口、高庙、大村、湾角、莲塘、拖船塝。黎埠贵龙村出土汉代青铜三兽足弦纹盆、南朝陶器,以及联坝村出土东晋陶器,反映汉代至隋唐境内汉人的活动痕迹(见阳山县志或阳山博物馆藏)。
黎埠大致分成本地族群与客家族群。明清时期,境内随县州属广州府管辖,故讲广府话的本地族群先到,客家族群是后来者。本地族群讲阳山白话,又称广府话、四会话,俗称本地话;军声与之差别不大,可归一类。客家族群讲客家话,惠州声、河源声、龙川声较为相近,可归为客家话。本地族群的迁入, 明朝至清朝初年,阳山居民“多他邑流寓,利则蝇营,害则鸟散,不能为久远计”。稽诸史志,明代至少有三次调军驻守境内,部分士兵就地屯田,成为土著居民,即系本地族群。故现在黎埠有些姓氏是军籍的后裔,如户村“唐”,淇潭“吴”,马屋塝“马”,黎埠“谢”姓等等!而客家族群的迁入于县志的出现,清乾隆十二年(1747)版县志不见,道光三年(1823)版县志始有。绝大多数是由梅州,惠州,河源等地迁入,也有从粤东,珠三角,四川,英德,连州等地迁入的。黎埠姓氏一九九五年人口统计反映,黎埠乡姓氏排序为陈(6300)、李(5100)、杨(4700)、邓(4400)、黄(4000)五姓居前,次之是张、叶、刘、吴、罗、曾、何、冯、钟、蔡、黎等姓氏,人口介于2100-1000之间不等。再次之有梁(700)、成(700)、苏(700)、唐(600)、邹(400)、周(400)、胡(400)等姓。李、杨、邓、张、叶、刘、罗、何、邹姓多为客家宗族,陈、吴、冯、蔡、黎、唐、胡等姓多为本地宗族。笔者调查发现,黎埠有九十个姓氏,其中讲本地话(阳山白话)姓氏有四十一个,讲客家话姓氏有六十八个。清朝后期以来,客家人口从少到多,今已经过大半数。民国以后,黎埠的交易、交际逐渐以客家话为主。阳山更流行着“黎埠仔,青莲妹”之说,说的是黎埠客家人知书识礼,世代书香!隔江昆盛客家围龙屋(即老杨屋)是客家人居住区的代表,是半月型客家围。前后历经七代人,约一百四十年间,修建这座巨型围龙屋。黎埠有“黎埠杨半街”之称,是说黎埠圩杨姓从商者多。均安黄氏东观别墅东观别墅,在黎埠均安村。是境内中唯一的别墅,为黄鸿猷的四个儿子及其子孙的居所。凤山耀采陈公祠清光绪初年,陈采堂在拱桥坑“捷成”商号原址修建家祠。淇潭李氏信善楼在淇潭村,为南洋富商、侨领李谨初修建。信善楼的图纸由南洋带回,民国十五年(1926)始建,后停工二年才续建竣工。信善楼是虎岗中学的最初创办校址,即是黎埠中学的前身,今基本保存完整。
黎埠圩祠庙有“都爷庙”,都爷庙俗称大庙,系黎埠乡的总庙。在黎埠圩,位于犁头形的嘴的位置上。民国县志:“都爷庙,在犁头嘴阜(今黎埠),乾隆年间建,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奉祀冯、杨、欧、夏四位都爷。”石门匾刻“大清嘉庆十六年辛未重建 都爷古庙 署直隶连州罗含章拜政”。“大圣爷庙”在黎埠圩南半里的官道上,奉祀齐天大齐孙悟空。古称“石门古庙”,原奉神明,无法考证。今门前有二棵几人合抱的古榕树,为国家一级古村,编号18080112,树龄500年。以此推算,古庙至少有500年历史,即在明朝中期修建。为什么改称“大圣爷”呢?县志有记载:“咸丰四年(1854)秋(齐天大王)显圣,大败发匪及清远沙河匪,保全黎埠、寨岗,实为地方之福神。”“伯公亭” 在黎埠圩菜园街中,有一个形似凉亭的建筑。座南向北,靠山面水。按碑记所说是社稷坛,祭祀是土神和谷神。旧时农历二月初二为伯公诞,要烧炮三十六个,故而没有同冠观音岩抢炮(仅9个)那么激烈、精彩。还有其他的如“户村峒的祠庙”,“凤岗殿”,“龙龟庙”民国改为学校,今户村小学,原庙不存。原奉盘古大王、北帝等十多神明。“螺蛳庙”,在隔江村螺蛳山下。“淇溪庙” 在淇潭村,奉祀廿四位神明。其中有盘古、张侯,三国刘、关、张,及吴姓开基祖尚四公。黎埠还有其他的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
黎埠名人录(简略)
黎埠镇—西汉置县以来皆属之(因在阳山设阳山关),元朝前事多不可考。明代,属通儒乡。清乾隆廿一年(1756),境内设淇潭巡检司,属之。民国三年(1914)设区,十七年改乡。1955年后,历区、公社、区、镇时期。1993年分出龙埠、凤埠二镇,2004年陆续合回。今占地310多平方公里,有30个村、470个小组,6.8万人。107国道、114省道等公路纵横交错。2002年列为本县仅有三个省内首批中心镇之一。黎埠圩 黎埠的圩场,先有白虎圩、犁头嘴埠,后来白虎圩迁到犁头嘴埠,仍称白虎圩。犁头嘴埠,后省称为犁埠。民国初年,以犁埠为中心设立区一级政府,遂以犁埠而命其名,白虎圩随改犁埠圩(圩即码头)。为了避免与县内犁头圩相混淆,又将“犁”改为“黎”,是为黎埠的由来。黎埠圩是圩市,黎埠则是行政区域。乡中黎姓又说其姓最先到黎埠而得名,似乎多少也有点道理。更有白虎头吊棺的传说,白虎圩的创始年代,无法考证,至少清初已有。传说白虎圩每一圩都有人不见一只猪仔,四处寻找毫无结果,人们不得其解。有人说是白虎精做怪,每圩都要食一只猪仔。于是,民众便将圩场迁到犁头埠,丢猪仔的怪事也真的不再重演了。还有“三打白虎圩”的传说(略),还有当时震惊南粤的“阳山留省八学生被害惨案”,还有抗战期间,民国卅三年(1944)中秋节前日,黎埠圩市人头攒动,忙于过节采购交易。十五时许,日军轰炸机突袭,炸死三人等等的事迹。民国时期,黎埠乡有十四个大村。⑴联安村(今黎埠村):黎埠圩、桐子园、大板桥、二所、二陂、枫化林、菜园坝、四胜岗;⑵均安村(今均安、贵龙、大围村):二渡水、牛峒塝、茶头排、清水塘、冷水坑、鱼咈寨、狮子头、旱峒塝、曾家围、赤坭墈、笔架山;⑶崇善村(今隔江、马惊村):上隔江、下隔江、陈屋围、马屋塝、龙屋墩、张屋汭、大板桥、乌桕塘、黄猄塘、小鲁塘、鱼冲口;⑷全安村(今燕岩、南坪村):老凉亭、赤竹墩、油榨冲、燕岩(崇厚里)、绿豆地、径口围、石墩围、榕树塝、马岭围、径脚、南坪围、浪子、坑尾;⑸富民村(今扶村):坳背龙、苦竹坑、军田、白米塘、樵冲、钯头冲、榕树坪、张排岗、牛鼻咙、旱塘、观音山、印背;⑹安良村(今凤岗、寨塘村):田浪、竹子径、潮水围、官陂坑、烟厂排、凤凰山、塘冲、凤堂、盘龙岗、芹菜塘、九龙坪、寨子、板坳、乌石;⑺静安村(今孟山村):白沙冲、路面塘、下岭冲、水浸塘、苦竹田、马落坑、兰髻井、凤塘;⑻安善村(今鹿牯村):鹿牯峒、出水咙、石板坳、饭甑岭、官陂岩、大竹园、铁山脚、姓坪、面架塘;⑼太平村(今水井、鲁塘村):六公岩、牛轭坳、六楼围、大村围、大鲁塘、水井围、堆冲、田心、白芒;⑽淇潭龙颈村(今淇潭、龙颈村):龙颈、鱼赞塘、竹兜脚、枕头岗、大陂墩、六楼围、江屋旯、圳塝、隔塘、东心墩、二龙洲、龙宝塘;⑾崇良约(今联坝村):白石塘、坑坝、罗经坝、崩河、渔步、菜青坪、浪冲、新村、石马潭;⑿永平村(今江车、木山、同冠村):十二车、猫岗、官山、柯木山、潮州厂、大海、茶山脚、雉鸡石;⒀保安村(今同冠、塘滑、大塘、凤山村):同灌口、拱桥坑、塘楼、滑石、凤山、官咀、大塘、中岩、浪头、沙角、根竹坑;⒁保平村(今沙冲、保平、大村):沙冲、杨柳坡、三家村、十二塝、鸭子田、黄墩、军冲口、高庙、大村、湾角、莲塘、拖船塝。黎埠贵龙村出土汉代青铜三兽足弦纹盆、南朝陶器,以及联坝村出土东晋陶器,反映汉代至隋唐境内汉人的活动痕迹(见阳山县志或阳山博物馆藏)。
黎埠大致分成本地族群与客家族群。明清时期,境内随县州属广州府管辖,故讲广府话的本地族群先到,客家族群是后来者。本地族群讲阳山白话,又称广府话、四会话,俗称本地话;军声与之差别不大,可归一类。客家族群讲客家话,惠州声、河源声、龙川声较为相近,可归为客家话。本地族群的迁入, 明朝至清朝初年,阳山居民“多他邑流寓,利则蝇营,害则鸟散,不能为久远计”。稽诸史志,明代至少有三次调军驻守境内,部分士兵就地屯田,成为土著居民,即系本地族群。故现在黎埠有些姓氏是军籍的后裔,如户村“唐”,淇潭“吴”,马屋塝“马”,黎埠“谢”姓等等!而客家族群的迁入于县志的出现,清乾隆十二年(1747)版县志不见,道光三年(1823)版县志始有。绝大多数是由梅州,惠州,河源等地迁入,也有从粤东,珠三角,四川,英德,连州等地迁入的。黎埠姓氏一九九五年人口统计反映,黎埠乡姓氏排序为陈(6300)、李(5100)、杨(4700)、邓(4400)、黄(4000)五姓居前,次之是张、叶、刘、吴、罗、曾、何、冯、钟、蔡、黎等姓氏,人口介于2100-1000之间不等。再次之有梁(700)、成(700)、苏(700)、唐(600)、邹(400)、周(400)、胡(400)等姓。李、杨、邓、张、叶、刘、罗、何、邹姓多为客家宗族,陈、吴、冯、蔡、黎、唐、胡等姓多为本地宗族。笔者调查发现,黎埠有九十个姓氏,其中讲本地话(阳山白话)姓氏有四十一个,讲客家话姓氏有六十八个。清朝后期以来,客家人口从少到多,今已经过大半数。民国以后,黎埠的交易、交际逐渐以客家话为主。阳山更流行着“黎埠仔,青莲妹”之说,说的是黎埠客家人知书识礼,世代书香!隔江昆盛客家围龙屋(即老杨屋)是客家人居住区的代表,是半月型客家围。前后历经七代人,约一百四十年间,修建这座巨型围龙屋。黎埠有“黎埠杨半街”之称,是说黎埠圩杨姓从商者多。均安黄氏东观别墅东观别墅,在黎埠均安村。是境内中唯一的别墅,为黄鸿猷的四个儿子及其子孙的居所。凤山耀采陈公祠清光绪初年,陈采堂在拱桥坑“捷成”商号原址修建家祠。淇潭李氏信善楼在淇潭村,为南洋富商、侨领李谨初修建。信善楼的图纸由南洋带回,民国十五年(1926)始建,后停工二年才续建竣工。信善楼是虎岗中学的最初创办校址,即是黎埠中学的前身,今基本保存完整。
黎埠圩祠庙有“都爷庙”,都爷庙俗称大庙,系黎埠乡的总庙。在黎埠圩,位于犁头形的嘴的位置上。民国县志:“都爷庙,在犁头嘴阜(今黎埠),乾隆年间建,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奉祀冯、杨、欧、夏四位都爷。”石门匾刻“大清嘉庆十六年辛未重建 都爷古庙 署直隶连州罗含章拜政”。“大圣爷庙”在黎埠圩南半里的官道上,奉祀齐天大齐孙悟空。古称“石门古庙”,原奉神明,无法考证。今门前有二棵几人合抱的古榕树,为国家一级古村,编号18080112,树龄500年。以此推算,古庙至少有500年历史,即在明朝中期修建。为什么改称“大圣爷”呢?县志有记载:“咸丰四年(1854)秋(齐天大王)显圣,大败发匪及清远沙河匪,保全黎埠、寨岗,实为地方之福神。”“伯公亭” 在黎埠圩菜园街中,有一个形似凉亭的建筑。座南向北,靠山面水。按碑记所说是社稷坛,祭祀是土神和谷神。旧时农历二月初二为伯公诞,要烧炮三十六个,故而没有同冠观音岩抢炮(仅9个)那么激烈、精彩。还有其他的如“户村峒的祠庙”,“凤岗殿”,“龙龟庙”民国改为学校,今户村小学,原庙不存。原奉盘古大王、北帝等十多神明。“螺蛳庙”,在隔江村螺蛳山下。“淇溪庙” 在淇潭村,奉祀廿四位神明。其中有盘古、张侯,三国刘、关、张,及吴姓开基祖尚四公。黎埠还有其他的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
黎埠名人录(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