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时期女子的地位,应该和后世差不多吧,整体是非常低下的,但有少数女性在特殊情况下,拥有较大的权力。
周武王在和商纣王的那场最关键的牧野之战前,做过一次战前动员(《尚书·牧誓》),他在演讲中这么说:“古人说过,母鸡不能打鸣啊,母鸡一旦打鸣,这个家就完蛋了。可现在商纣王只听妲己的话,她说啥就是啥……”——这段话我们太耳熟了。
在商朝时,女性甚至可以率军出征(比如妇好),但西周之后,基本就没有见过妇女在政治上有什么作为了。春秋时期,一般认为女人是没有资格接触政治的。
举个栗子:
在齐桓公最有名的那次葵丘之会上,齐桓公和与会诸侯立下了誓约,誓约内容为“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不许堵塞水源,不许荒年囤积粮食,不许改换太子,不许将妾立为妻,不许让女人参与国事)。
再举一个栗子:楚成王打仗,经过郑国,郑文公派两位夫人去劳军,楚王把俘虏给她们看,君子曰:“非礼也,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逾阈,戎事不迩女器。”(女人迎送不能出寝门,与兄弟相见不能越过门槛,在战争中不接近女人使用的器皿)。——我们知道,商朝女人是可以带兵打仗的,比如妇好。但到了周朝,甚至连女人用的东西都不能靠近军队了。
在婚姻上,女性的地位同样低下。举个栗子:
鲁桓公娶了齐襄公的妹妹(也就是文姜),送亲的时候,父亲亲自送女儿,一直送到边境上。结果“君子曰:非礼也”,因为按照礼法,公主结婚,如果是现任国君的姐妹,那么最高只能是上卿送,如果是国君的女儿,那就是下卿送,没有国君亲自送的。
再举个栗子:假如某个国君要嫁女儿,除了出嫁的这个之外,她的姊妹中要有两个一起嫁过去给对方当妾,同姓的国家也要各自送一个女儿去给新郎当妾。——这完全就是把女性物化了,可以说丝毫没有作为人的尊严。
在葬礼上,女性的地位也很低下。再举栗子:
晋平公有个妾叫少姜的死了,鲁昭公去吊丧,结果在两国边境就被晋平公派人给拦住了,说“这不是正妻,您可千万别来啊。”鲁昭公只好回去了。——不是正妻,连死了吊丧的资格也没有。
当然,以上说的是一般情况,特殊情况下,女性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政治地位,拥有较大的权力。这种情况主要是国君的长辈,甚至是生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孝道”这个东西的存在,使得现任国君不得不对其表示某种程度的服从。
举个栗子:大家都很熟悉的“郑伯克段于鄢”,武姜支持太叔段造反,但就是因为她是郑庄公的母亲,所以庄公对她百般容忍,即使将太叔段镇压后,放出了“不到黄泉,无相见也”的狠话,但最后也不得不用挖地道的方式重归于好。——无他,“孝”之一字,太重了,即使是雄才大略如郑庄公,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再举个栗子:鲁成公的母亲穆姜和宣伯私通,宣伯想霸占季氏和孟氏,于是穆姜就命令鲁成公赶紧驱逐这两个人,鲁成公当时急着要参加一项国际外交,对母亲说“等我回来再商量这事情吧。”结果穆姜大怒,指着其他的公子说:“女不可,是皆君也。”(你不答应,他们都可以当国君),俨然后世慈禧太后的范。
——但上述这种例子,毕竟是个别现象。
2、女子的姓氏
春秋西周的人,都同时有姓和氏,姓、氏是不同的,姓是用来表明血缘的,氏是用来区分族群的。所谓姓百世不变,而氏则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
在用法上,虽然男女都同时拥有姓和氏,但在使用时,男子称氏而不称姓,女子称姓而不称氏。
比如我上面所说的各位女性,如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中,郑庄公的母亲叫武姜,姜就是姓,武则是她丈夫郑武公的谥号。再如鲁桓公的妻子,也就是那位和自己哥哥乱伦的女性——文姜,姜也是姓,文是她的谥号。
所以,春秋时,女子的称呼,一般是“X+姓”的形式,X可以是自己的谥号、丈夫的谥号、自己的排行、自己娘家的国名等等。
3、女子的名字
女性肯定是有名字的,比如孔子母亲的名字就叫“徵在”。但在《左传》中,能留下名字的女性极少极少,只有寥寥几个,绝大多数女性都不被提及名字。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礼记·曲礼上》说:“妇讳不出门” ,也就是说,女人的名字是不能拿到外面说的。所以我们现在都不知道那时的女子叫啥名字了。
4、对国君配偶的称呼
《论语》说:“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这说的是国君的正妻,国君称呼她“夫人”,她自称“小童”,国中人民在国内称呼她“君夫人”,和外国人谈话,称呼曰“寡小君”,外国人也称呼“君夫人”。
发布于 2015-04-25・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周武王在和商纣王的那场最关键的牧野之战前,做过一次战前动员(《尚书·牧誓》),他在演讲中这么说:“古人说过,母鸡不能打鸣啊,母鸡一旦打鸣,这个家就完蛋了。可现在商纣王只听妲己的话,她说啥就是啥……”——这段话我们太耳熟了。
在商朝时,女性甚至可以率军出征(比如妇好),但西周之后,基本就没有见过妇女在政治上有什么作为了。春秋时期,一般认为女人是没有资格接触政治的。
举个栗子:
在齐桓公最有名的那次葵丘之会上,齐桓公和与会诸侯立下了誓约,誓约内容为“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不许堵塞水源,不许荒年囤积粮食,不许改换太子,不许将妾立为妻,不许让女人参与国事)。
再举一个栗子:楚成王打仗,经过郑国,郑文公派两位夫人去劳军,楚王把俘虏给她们看,君子曰:“非礼也,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逾阈,戎事不迩女器。”(女人迎送不能出寝门,与兄弟相见不能越过门槛,在战争中不接近女人使用的器皿)。——我们知道,商朝女人是可以带兵打仗的,比如妇好。但到了周朝,甚至连女人用的东西都不能靠近军队了。
在婚姻上,女性的地位同样低下。举个栗子:
鲁桓公娶了齐襄公的妹妹(也就是文姜),送亲的时候,父亲亲自送女儿,一直送到边境上。结果“君子曰:非礼也”,因为按照礼法,公主结婚,如果是现任国君的姐妹,那么最高只能是上卿送,如果是国君的女儿,那就是下卿送,没有国君亲自送的。
再举个栗子:假如某个国君要嫁女儿,除了出嫁的这个之外,她的姊妹中要有两个一起嫁过去给对方当妾,同姓的国家也要各自送一个女儿去给新郎当妾。——这完全就是把女性物化了,可以说丝毫没有作为人的尊严。
在葬礼上,女性的地位也很低下。再举栗子:
晋平公有个妾叫少姜的死了,鲁昭公去吊丧,结果在两国边境就被晋平公派人给拦住了,说“这不是正妻,您可千万别来啊。”鲁昭公只好回去了。——不是正妻,连死了吊丧的资格也没有。
当然,以上说的是一般情况,特殊情况下,女性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政治地位,拥有较大的权力。这种情况主要是国君的长辈,甚至是生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孝道”这个东西的存在,使得现任国君不得不对其表示某种程度的服从。
举个栗子:大家都很熟悉的“郑伯克段于鄢”,武姜支持太叔段造反,但就是因为她是郑庄公的母亲,所以庄公对她百般容忍,即使将太叔段镇压后,放出了“不到黄泉,无相见也”的狠话,但最后也不得不用挖地道的方式重归于好。——无他,“孝”之一字,太重了,即使是雄才大略如郑庄公,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再举个栗子:鲁成公的母亲穆姜和宣伯私通,宣伯想霸占季氏和孟氏,于是穆姜就命令鲁成公赶紧驱逐这两个人,鲁成公当时急着要参加一项国际外交,对母亲说“等我回来再商量这事情吧。”结果穆姜大怒,指着其他的公子说:“女不可,是皆君也。”(你不答应,他们都可以当国君),俨然后世慈禧太后的范。
——但上述这种例子,毕竟是个别现象。
2、女子的姓氏
春秋西周的人,都同时有姓和氏,姓、氏是不同的,姓是用来表明血缘的,氏是用来区分族群的。所谓姓百世不变,而氏则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
在用法上,虽然男女都同时拥有姓和氏,但在使用时,男子称氏而不称姓,女子称姓而不称氏。
比如我上面所说的各位女性,如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中,郑庄公的母亲叫武姜,姜就是姓,武则是她丈夫郑武公的谥号。再如鲁桓公的妻子,也就是那位和自己哥哥乱伦的女性——文姜,姜也是姓,文是她的谥号。
所以,春秋时,女子的称呼,一般是“X+姓”的形式,X可以是自己的谥号、丈夫的谥号、自己的排行、自己娘家的国名等等。
3、女子的名字
女性肯定是有名字的,比如孔子母亲的名字就叫“徵在”。但在《左传》中,能留下名字的女性极少极少,只有寥寥几个,绝大多数女性都不被提及名字。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礼记·曲礼上》说:“妇讳不出门” ,也就是说,女人的名字是不能拿到外面说的。所以我们现在都不知道那时的女子叫啥名字了。
4、对国君配偶的称呼
《论语》说:“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这说的是国君的正妻,国君称呼她“夫人”,她自称“小童”,国中人民在国内称呼她“君夫人”,和外国人谈话,称呼曰“寡小君”,外国人也称呼“君夫人”。
发布于 2015-04-25・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