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社会机构统计,2018年福建高考报考人数20.09万,较2017年18.82万,增加了1.27万,除了2015年新高一新入学的高一新生增加外,主要还是在复读生人数的增加;2019年福建高考报名人数为20.78万,较2018年增加了0.69万人,2016年新高一入学人数较2015年入学人数,并没有大规模增加,那么增加的这近7000人的,主要还是集中在复读生人数上。也就是说,复读生在高考大军中,人数上是有崛起的,竞争激烈了;尽管在人数上有一定规模增加,但是近几年,各个复读机构和学校,在复读生高分上,并未出现,也就是说,高分还是掌握在应届生手上(应届生可以放心了),那么这就是造成大部分复读学生的不安,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纯属个人经验之谈,请勿喷,欢迎私聊):
一、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当我们查询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成绩不如意的时候,在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复读,“在读一年,我可以上名牌大学”,“这一年我一定好好努力,多刷题......”等等一些列的想法,特别在一些复读学校或者机构,广告宣传下,更心动了,复读变成了为梦想、为尊严、为父母.......殊不知,复读其实是为自己!复读是一件需要深思熟虑的事情,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复读,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复读的大流中顺利到岸的。2017年,我有遇到 几个学生,都是上了本二,但是还是想复读,学生本人的意愿是很强烈,平时上课,课后都是很努力,但是最终复读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发现分数是提高了,但是排名却往后了,这就意味着,一年下来,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往后推,作为老师的我只好安慰,复读这一年,是你人生无形的财富收获,值得。可是,我细细回想,当初咨询复读的时候,发现确实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学习态度很好,相信一年努力应该没有问题。可问题是,高中的知识并不是那么简单,有些学科的知识,应届的时候,没有学好,不能理解和掌握,那么复读这一年,未必能掌握,每个人擅长的模块是不同的,如果每个模块都是自己的强项,那么我觉得也就不存在复读这个事情了。所以,复读愿望是美好的,真正了解自己的情况,只有自己,切勿凭着自己一腔热血,投入战斗,否则伤害的是自己,是父母。
二、名师上课,但是名师不坐班。
如今公办校不允许办复读班,特别是名校不允许办复读班,那么这些名校的优秀教师资源,是不会轻易流入到这个市场的,教学师资的的主流依旧把握在名校里。但是不是名校的师资就不会流入到市场,或者经过市场不断淘汰,还不会出现名师。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有经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老师和学生是互相成就的,好的老师,是好的学生衬托,好的学生,是好的老师引导。这几年,复读生没有出高分,其实也恰恰反映出了这个问题。主课采用退休或者在职老师上,课后由班主任监管,在抓成绩上,不一定会有很大帮助。没错,每个机构或者复读机构,都有一套不错的师资,谁没有几把刷子,是不会轻易办复读培训班的,否则肯定是误人子弟。如果一线名师全程都在为这个班级教学服务,包括花费的心思,都像在学校一样,那么,这样的班级,是值得报名的,出成绩的概率大大提升,可问题是,目前都没有办法这样做到。名师上完课,拍拍屁股走人,留下来的是班主任,只能起到监督的作用,那么在教学评测和跟踪上,就没有那么紧密了。其实大多数机构是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为何还是需要名师?主要原因,还是在这个市场招生上,有名师,就能招到生!但对于复读的学生和家长,务必要清楚这个因果关系。我经历过这么多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提分的关键,不在于名师,而是在于办学者的初衷和把控。经验一两年的老师,用心教学,潜心教学,一样能抓出好成绩。学生和老师的粘合度,是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在多年的经验中,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三、教学监管不到位,没有一个质量标准。
众所周知,名校为何老师不能懈怠教学?为何为了一个升学的百分点,高压教学?因为这些都涉及到学校的声誉和老师的声誉,搞不好教学,一类校可能降为二类校,职称评不上,都和自己嘻嘻相关。那么在机构和复读学校,就不存在这个样的问题了(希望有一天也能像学校一样考核我们机构)。这个问题就只能寄托在办学者的理念和初衷了。我记得,这几年,在市场上,通常都能看到或者听到,关于升学率和平均提高的分数,很多咨询的家长和学生也会问我同样的问题。某某机构提分多少,高分多少,你们有什么保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其实我是理解家长这样的心态,作为一个老教师,我也很同情家长的情况。所以,经常我和我教学团队,都会提一个要求,“说谎的时候,只能说善意的谎言,更多的是你的付出”。没有人管我们,只能凭我们自己的良心去做事。除了复读成绩之外,这个也成为了,很多学员和家长的不安。
特别申请,本人不参与评说复读机构的优缺点,只是有感而发,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一、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当我们查询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成绩不如意的时候,在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复读,“在读一年,我可以上名牌大学”,“这一年我一定好好努力,多刷题......”等等一些列的想法,特别在一些复读学校或者机构,广告宣传下,更心动了,复读变成了为梦想、为尊严、为父母.......殊不知,复读其实是为自己!复读是一件需要深思熟虑的事情,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复读,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复读的大流中顺利到岸的。2017年,我有遇到 几个学生,都是上了本二,但是还是想复读,学生本人的意愿是很强烈,平时上课,课后都是很努力,但是最终复读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发现分数是提高了,但是排名却往后了,这就意味着,一年下来,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往后推,作为老师的我只好安慰,复读这一年,是你人生无形的财富收获,值得。可是,我细细回想,当初咨询复读的时候,发现确实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学习态度很好,相信一年努力应该没有问题。可问题是,高中的知识并不是那么简单,有些学科的知识,应届的时候,没有学好,不能理解和掌握,那么复读这一年,未必能掌握,每个人擅长的模块是不同的,如果每个模块都是自己的强项,那么我觉得也就不存在复读这个事情了。所以,复读愿望是美好的,真正了解自己的情况,只有自己,切勿凭着自己一腔热血,投入战斗,否则伤害的是自己,是父母。
二、名师上课,但是名师不坐班。
如今公办校不允许办复读班,特别是名校不允许办复读班,那么这些名校的优秀教师资源,是不会轻易流入到这个市场的,教学师资的的主流依旧把握在名校里。但是不是名校的师资就不会流入到市场,或者经过市场不断淘汰,还不会出现名师。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有经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老师和学生是互相成就的,好的老师,是好的学生衬托,好的学生,是好的老师引导。这几年,复读生没有出高分,其实也恰恰反映出了这个问题。主课采用退休或者在职老师上,课后由班主任监管,在抓成绩上,不一定会有很大帮助。没错,每个机构或者复读机构,都有一套不错的师资,谁没有几把刷子,是不会轻易办复读培训班的,否则肯定是误人子弟。如果一线名师全程都在为这个班级教学服务,包括花费的心思,都像在学校一样,那么,这样的班级,是值得报名的,出成绩的概率大大提升,可问题是,目前都没有办法这样做到。名师上完课,拍拍屁股走人,留下来的是班主任,只能起到监督的作用,那么在教学评测和跟踪上,就没有那么紧密了。其实大多数机构是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为何还是需要名师?主要原因,还是在这个市场招生上,有名师,就能招到生!但对于复读的学生和家长,务必要清楚这个因果关系。我经历过这么多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提分的关键,不在于名师,而是在于办学者的初衷和把控。经验一两年的老师,用心教学,潜心教学,一样能抓出好成绩。学生和老师的粘合度,是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在多年的经验中,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三、教学监管不到位,没有一个质量标准。
众所周知,名校为何老师不能懈怠教学?为何为了一个升学的百分点,高压教学?因为这些都涉及到学校的声誉和老师的声誉,搞不好教学,一类校可能降为二类校,职称评不上,都和自己嘻嘻相关。那么在机构和复读学校,就不存在这个样的问题了(希望有一天也能像学校一样考核我们机构)。这个问题就只能寄托在办学者的理念和初衷了。我记得,这几年,在市场上,通常都能看到或者听到,关于升学率和平均提高的分数,很多咨询的家长和学生也会问我同样的问题。某某机构提分多少,高分多少,你们有什么保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其实我是理解家长这样的心态,作为一个老教师,我也很同情家长的情况。所以,经常我和我教学团队,都会提一个要求,“说谎的时候,只能说善意的谎言,更多的是你的付出”。没有人管我们,只能凭我们自己的良心去做事。除了复读成绩之外,这个也成为了,很多学员和家长的不安。
特别申请,本人不参与评说复读机构的优缺点,只是有感而发,帮助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