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超级蛋群成长记》已经靠一段落,基本蛋群介王合群、多次合群补蜂已经在该篇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作为一名养蜂爱好者,养蜂界的新人,根据自己的思路及对蜜蜂的理解,开启第二篇章:强群之路---为取蜜而生。
因为一些原因养的几群都搬走了,本来打算等留下的两脾强一点再走上强群之路。可是上周五去放两个诱桶,在风和日丽的周日下午去巡山,其中一个桶竟然就来了一群蜂,压桶的草还没有干,真是天大的惊喜
,估计2脾左右,说实在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查到一个标准脾该有多少只蜂,有人说2000只,有人说3000只,有人说4000只,头大
!有谁能告诉我@卡西工房 @一可丁 @夏日ovo阳光 @大武岭土蜜蜂 @如蜂而至🔥 @凤凰快车 。
匆忙间做了3个巢脾,蜂箱因为高度不对还未来得及修改,不得已把框的高度减去了5cm,这得益于FY框的灵活性得以实现不可能,了不起我的国,养蜂界出现一可丁大师的晓梁框,杭州蒋大师的FY框,大武大师的继箱养法等等都是我学习的对象。
在此开出第二篇章记录我的强群之路,技术有不同的见解欢迎大家讨论,或者给予我一些建议,不胜感激!如果某大师看不惯,希望一笑而过,也不要出现过激的嘲讽,毕竟我是新手,只是记录我的思路、方案及实践。谢谢大家!








作为一名养蜂爱好者,养蜂界的新人,根据自己的思路及对蜜蜂的理解,开启第二篇章:强群之路---为取蜜而生。
因为一些原因养的几群都搬走了,本来打算等留下的两脾强一点再走上强群之路。可是上周五去放两个诱桶,在风和日丽的周日下午去巡山,其中一个桶竟然就来了一群蜂,压桶的草还没有干,真是天大的惊喜


匆忙间做了3个巢脾,蜂箱因为高度不对还未来得及修改,不得已把框的高度减去了5cm,这得益于FY框的灵活性得以实现不可能,了不起我的国,养蜂界出现一可丁大师的晓梁框,杭州蒋大师的FY框,大武大师的继箱养法等等都是我学习的对象。
在此开出第二篇章记录我的强群之路,技术有不同的见解欢迎大家讨论,或者给予我一些建议,不胜感激!如果某大师看不惯,希望一笑而过,也不要出现过激的嘲讽,毕竟我是新手,只是记录我的思路、方案及实践。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