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永远不会忘记三年前的今天——那天我人生第一次现场看演唱会,很可能是这辈子的仅此一次。
我这么讲不是因为爱力不够,事实上我有勇气说我不比任何一位健迷爱的浅,但看演出这种事,总要有那么点天时地利人和。
三这个数字有时是种象征,就像我选择在今年回忆:一方面是三本身的特殊性,三六九之类的模糊含义;另一方面来自自身的客观因素——逐渐认清自己社会人的地位,这有点残酷,于己而言甚至会难堪,这三年来我几乎毫无长进,仍旧自哀,仍然在庞大的人生里跌跌撞撞。比较起来那时真是极好的日子——我疑心曾在那处到达过一个巅峰,信仰充实,物质丰厚,于是再往后只能往低处走。当然还有一个刺激:在b站看到有朋友发的视频——“不许人间见白头”,是小叔的催泪现场。
到现在还是想哭,前天对着电脑看视频,淌了满脸的眼泪,然后忍着满心满肺的眼泪睡觉读书过日子。
“Forever young, I want to be forever young
永远年轻,我真想永远年轻
Do you really want to live forever
你想韶华永驻吗
Forever and ever”
永远永远”
谁不想永远年轻呢,可从一个残忍的角度来说,人一出生便是走向死亡的衰老过程,当然乐观些说,每分每秒又都是从死神那里偷来的。
三年前在我现在敲下这些东西的时间,我应该坐在上海梅赛德斯忐忑且兴奋地等待着他。不过一切还是模糊不清的,那个时刻我还没像现在这样爱他,如果没记错的话,是现场听了《寂寞的眼》后彻底沦陷的。
那首歌极好,他的状态非常的对,我第一次发觉情歌也可以唱得辽阔又大气,我的状态也很对,暑气蒸腾的夏天,我还没满20岁,门外的风景刚刚展现,像一个美丽的童话。
现在让我回想,最初是什么时候认识华健这个人,是一件无比艰涩又无所谓的事情。
大概是温暖的《朋友》和《亲亲我的宝贝》,或者是《真心英雄》里清亮的声音,再或许是电视里当时出现的我不太喜欢的长发造型?(天啊为什么正好在我产生追星欲念的年纪,他是那样的造型,不是说不好,是我更喜欢短发的男人orz)
反正清晰的念头是上海世博会时期形成的:周华健唱歌好听。反正在我拥有清晰念头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年轻了。
这一度让我非常沮丧。
我疯狂地去搜关于他的任何视频,大三在国外的一年我看完了youtube上的所有视频,那些年轻的恣意在舞台奔跑的身影,他大笑的声音全是动人的,甚至准确说:撩/拨人。
打动人的东西总有很多是相似的,他开朗的性格,他圆润的歌喉,当然他的颜值也是不错的,我相信任何一个爱他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理由,它或许俗套,但却是不可少的,就像浮着的空气。
这是由很多踏实的点滴积累起来的,人会向往的一种开怀的感染力,至少我在他身上看到了。
除去对华健的喜爱,更小的时候我喜欢过小虎队,他们的歌里有清纯洒脱,有积极又懵懂的感情,再到后来的现在喜欢罗大佑、李宗盛、齐豫,当然对这三位的爱全是由对小叔的爱衍生而来。
罗公带着时代的人文主义,深刻的社会思辨性,隽永的情歌歌词,还有那些对人类宽广的情怀,印证着我生命里希望沉稳且智慧厚重的一面。
老李向内向更深处发掘小我,把个人全面的细致剖析,印证着我生命里希望与灵魂交集的一面。
齐豫的歌声空灵宛转,她对生活的态度是从容淡定的,是一位真正不与时间为敌的活法,印证着我生命里希望坦然接纳得失的一面。
华健的歌治愈人心,他笑起来的时候特别好看,对,就如老李写的那句歌词——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或者是齐豫那首《欢颜》——只要你轻轻一笑,我的心就迷醉。
于我而言这是极端重要的一点,我力量不够,生活又那么糟糕,虚妄上来的时候,我常觉得就要被生活埋进土里,然后永远死掉,而他给了我一种信仰,仿佛是个托举——总之我不再往下坠了。
我还这么年轻,至少从年纪上讲是如此,但却做着一个不像是歌迷做的事——不去现场看他,很少买他的专辑,讲起来或许不是真正的爱他,只是把他身上某些的紧缺的、希望自己拥有却从不能得偿所愿的东西拿过来填补自己,说到这里不得不开始反省。
但这几百个日日夜夜里,我的确掉了很多眼泪,也悸动了很久的心情——我开始明白他始终在我心里几寸几尺深的地方,这并不是什么感情寡淡。
我对着屏幕看完了所有节目上的他,卑微地想更了解他一些,祈求爱意从四面八方把我狠狠包围,对作为一个默然寂静的喜欢他的我,远远不够,但感动涌上来的时候,仍然快乐的像在天上。
以前我常讲,爱到深处成宗教,对此我仍旧深信不疑。
可能少一点勇气——我大概不敢讲我永远深爱他。
爱这个东西是很缥缈的,那么长的时间,谁能预料以后,我怕我一开口就成为辜负,真爱的诺言总是不敢轻易许的。
但起码我会一直爱他,有什么东西扎根进心里的时候,就渐渐和血肉长在一起。
这几天真的丧得不行,看华健年轻的视频和如今的视频,不敢再听他唱《forever young》,眼里砸到的一切地方,都像石头硌进心里。
光阴是那么公正,我回想往事的时候愈发觉得它磅礴的力量不可动摇,他正在老去,我正在成长;但是他还在如他所愿的那般唱着,我还在力所能及地向上爬着,这么想的时候,又似乎没那么悲伤了。
有时候想起来也蛮庆幸,我是个习惯怀旧的人,在时间的洪流中常逆流寻找,当我遇见这个年纪的他依旧唱得那么好听,笑得那么开心的时候真的击中了我。
那些我爱的歌手们,都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时光带来韵味,这使我有兴去发掘他们的曾经,谁不曾年少。
当我和身边绝大多数同龄朋友爱着不一样的东西,那些脑海深处的东西破土而出的时候,让我有耐心去品读一个时代的经典。
大概喜好这玩意是没必要后悔早晚的,不同年龄带来的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的心境去不同的追求里找慰藉,错过的也就是些没那么重要的。
所以,不爱流行爱怀旧同时从背面拯救了我,若是真的在华健小叔当红的时候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喜欢他。
如此想来,阴霾似乎都远去了,再往前推我可能错过他一辈子,现在,也就几十年而已。
似乎还算幸运。
这是骨子里对自己喜好的真诚笃定。
我这么讲不是因为爱力不够,事实上我有勇气说我不比任何一位健迷爱的浅,但看演出这种事,总要有那么点天时地利人和。
三这个数字有时是种象征,就像我选择在今年回忆:一方面是三本身的特殊性,三六九之类的模糊含义;另一方面来自自身的客观因素——逐渐认清自己社会人的地位,这有点残酷,于己而言甚至会难堪,这三年来我几乎毫无长进,仍旧自哀,仍然在庞大的人生里跌跌撞撞。比较起来那时真是极好的日子——我疑心曾在那处到达过一个巅峰,信仰充实,物质丰厚,于是再往后只能往低处走。当然还有一个刺激:在b站看到有朋友发的视频——“不许人间见白头”,是小叔的催泪现场。
到现在还是想哭,前天对着电脑看视频,淌了满脸的眼泪,然后忍着满心满肺的眼泪睡觉读书过日子。
“Forever young, I want to be forever young
永远年轻,我真想永远年轻
Do you really want to live forever
你想韶华永驻吗
Forever and ever”
永远永远”
谁不想永远年轻呢,可从一个残忍的角度来说,人一出生便是走向死亡的衰老过程,当然乐观些说,每分每秒又都是从死神那里偷来的。
三年前在我现在敲下这些东西的时间,我应该坐在上海梅赛德斯忐忑且兴奋地等待着他。不过一切还是模糊不清的,那个时刻我还没像现在这样爱他,如果没记错的话,是现场听了《寂寞的眼》后彻底沦陷的。
那首歌极好,他的状态非常的对,我第一次发觉情歌也可以唱得辽阔又大气,我的状态也很对,暑气蒸腾的夏天,我还没满20岁,门外的风景刚刚展现,像一个美丽的童话。
现在让我回想,最初是什么时候认识华健这个人,是一件无比艰涩又无所谓的事情。
大概是温暖的《朋友》和《亲亲我的宝贝》,或者是《真心英雄》里清亮的声音,再或许是电视里当时出现的我不太喜欢的长发造型?(天啊为什么正好在我产生追星欲念的年纪,他是那样的造型,不是说不好,是我更喜欢短发的男人orz)
反正清晰的念头是上海世博会时期形成的:周华健唱歌好听。反正在我拥有清晰念头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年轻了。
这一度让我非常沮丧。
我疯狂地去搜关于他的任何视频,大三在国外的一年我看完了youtube上的所有视频,那些年轻的恣意在舞台奔跑的身影,他大笑的声音全是动人的,甚至准确说:撩/拨人。
打动人的东西总有很多是相似的,他开朗的性格,他圆润的歌喉,当然他的颜值也是不错的,我相信任何一个爱他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理由,它或许俗套,但却是不可少的,就像浮着的空气。
这是由很多踏实的点滴积累起来的,人会向往的一种开怀的感染力,至少我在他身上看到了。
除去对华健的喜爱,更小的时候我喜欢过小虎队,他们的歌里有清纯洒脱,有积极又懵懂的感情,再到后来的现在喜欢罗大佑、李宗盛、齐豫,当然对这三位的爱全是由对小叔的爱衍生而来。
罗公带着时代的人文主义,深刻的社会思辨性,隽永的情歌歌词,还有那些对人类宽广的情怀,印证着我生命里希望沉稳且智慧厚重的一面。
老李向内向更深处发掘小我,把个人全面的细致剖析,印证着我生命里希望与灵魂交集的一面。
齐豫的歌声空灵宛转,她对生活的态度是从容淡定的,是一位真正不与时间为敌的活法,印证着我生命里希望坦然接纳得失的一面。
华健的歌治愈人心,他笑起来的时候特别好看,对,就如老李写的那句歌词——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或者是齐豫那首《欢颜》——只要你轻轻一笑,我的心就迷醉。
于我而言这是极端重要的一点,我力量不够,生活又那么糟糕,虚妄上来的时候,我常觉得就要被生活埋进土里,然后永远死掉,而他给了我一种信仰,仿佛是个托举——总之我不再往下坠了。
我还这么年轻,至少从年纪上讲是如此,但却做着一个不像是歌迷做的事——不去现场看他,很少买他的专辑,讲起来或许不是真正的爱他,只是把他身上某些的紧缺的、希望自己拥有却从不能得偿所愿的东西拿过来填补自己,说到这里不得不开始反省。
但这几百个日日夜夜里,我的确掉了很多眼泪,也悸动了很久的心情——我开始明白他始终在我心里几寸几尺深的地方,这并不是什么感情寡淡。
我对着屏幕看完了所有节目上的他,卑微地想更了解他一些,祈求爱意从四面八方把我狠狠包围,对作为一个默然寂静的喜欢他的我,远远不够,但感动涌上来的时候,仍然快乐的像在天上。
以前我常讲,爱到深处成宗教,对此我仍旧深信不疑。
可能少一点勇气——我大概不敢讲我永远深爱他。
爱这个东西是很缥缈的,那么长的时间,谁能预料以后,我怕我一开口就成为辜负,真爱的诺言总是不敢轻易许的。
但起码我会一直爱他,有什么东西扎根进心里的时候,就渐渐和血肉长在一起。
这几天真的丧得不行,看华健年轻的视频和如今的视频,不敢再听他唱《forever young》,眼里砸到的一切地方,都像石头硌进心里。
光阴是那么公正,我回想往事的时候愈发觉得它磅礴的力量不可动摇,他正在老去,我正在成长;但是他还在如他所愿的那般唱着,我还在力所能及地向上爬着,这么想的时候,又似乎没那么悲伤了。
有时候想起来也蛮庆幸,我是个习惯怀旧的人,在时间的洪流中常逆流寻找,当我遇见这个年纪的他依旧唱得那么好听,笑得那么开心的时候真的击中了我。
那些我爱的歌手们,都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时光带来韵味,这使我有兴去发掘他们的曾经,谁不曾年少。
当我和身边绝大多数同龄朋友爱着不一样的东西,那些脑海深处的东西破土而出的时候,让我有耐心去品读一个时代的经典。
大概喜好这玩意是没必要后悔早晚的,不同年龄带来的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的心境去不同的追求里找慰藉,错过的也就是些没那么重要的。
所以,不爱流行爱怀旧同时从背面拯救了我,若是真的在华健小叔当红的时候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喜欢他。
如此想来,阴霾似乎都远去了,再往前推我可能错过他一辈子,现在,也就几十年而已。
似乎还算幸运。
这是骨子里对自己喜好的真诚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