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最新的毛子GM史纪录片,似乎是尼二被鲁兹斯基一逼迫,阿列克谢耶夫一张电报就轻易放权了。临时政府那批政客只知道先坐上位置,应付局面毫无担当和经验。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产生了看似闹剧的过程和结果:
1.尼二早就不想干了,像退位当个主教啥的。另外那帮闹革命的将军好多是嫌尼二太废了,想让他退位换个有能力点的沙皇~~~~~~~
2. 尼二当时被与外界隔绝了,他带着随身的都是宫廷近臣在铁路上被逼的进退不得,既不能回彼得堡指挥近卫军团,也不能回大本营指挥主力军团,在北方军司令部被孤立了起来。其实在当时的局面下,尼二退位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无论对他个人来说还是对当时的俄国局势来说。但是所有参与者都没想到的是,米哈伊尔拒绝继位,一下子打乱了各路大号反贼们的计划。因为临时政府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和包括参与政变的军方高度对立,又担心内陆省份有人搞勤王,主动瘫痪了沙俄的行政体系。那之后“苏维埃”这个存在于俄国大地数百年的民间自治组织才浮出水面,列宁是巧妙的利用了这一传统自治机构获得了大义名分。
3.其实吧,二月GM是个比十月GM复杂的多的过程,参与者众多目的各不相同,大家合力把沙俄拆了又都对结果搞到出乎意料。当时积极参与的军方高级将领就是普鲁希罗夫得了善终,北方军司令鲁斯基算是比较惨的一个。作为逼迫尼二退休的最大功臣两周后就被临时政府解职,闲居家里一年多被斯大林的一个心腹小弟抓出来拿匕首捅了几十刀而死。
4.毛子政变换沙皇不一定是觉得新沙皇多么英明神武,而是看现在的沙皇和沙皇身边的小圈子不顺眼,而又觉得皇室某人平日素行和自己像是一伙的,换个沙皇可以把现在的那帮人全霍霍了,说不定自己还能成为新沙皇小圈子的新贵。最典型的是伊丽莎白和叶二两个女沙皇,尤其是前者,从来不参与政治也无心于此的普通贵妇,能有多英明神武?西化派政变推她上位一是看当时在台上的德国派不爽,二是彼得大帝的子女中伊丽莎白和大帝本人关系最好,于是就是她了~~~~~~~换句话说毛子换沙皇是有传统的
5.至于二月到十月之间,发生了很多非常复杂曲折的事情,那时几乎没有什么人预料到后来的后果。预见到后面的事情的人,目前知道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拉斯普京,另外一个是搞皇家工运的执行者祖巴科夫。后者在听闻米哈伊尔拒绝继位后二话没说回房间就开枪自杀了,实际上当时俄国的统治机器,相当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沙皇制度和沙皇本人的宗教功能,而不是其行政职能。只有少数西化派知识分子觉得没了沙皇是时代的进步,而对多数国民和士兵来说,没了沙皇就意味着不需要履行自己对上帝的承诺了。二月政府后来持续陷入困境无法恢复秩序,瘫痪到了扫大街都找不到人,布党一呼吁就轻松将其赶了出去。
6.二月GM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是分为顶层政变兵变还有普通市民暴动两个层次。虽然确实因为一战沙俄经济受到影响还有首都物资供给有些问题,但是远远没到饿死人的地步,很大程度上是政变组织们刻意策划的行动制造恐慌舆论导致的社会失序。但是暴动市民这种事情,放出来了就收不回去了,政变组织者们本来就是想利用一下市民上街这事制造政变的口实和合法性背书。但是摧毁旧的军警系统后掉过头来发现市民已经占据了所有的行政部门办公地点。在这种情况下市民们自己组织了彼得格勒苏维埃,形式上形成了“二次政变”,把之前策划政变的杜马特别委员会给夺权了。过程也很有特色,数万人一起涌入杜马大楼占了大多数办公室,议员们无处办公也就发不出行政命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