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吧 关注:2,139贴子:8,379

回复:广东宫观游记——持续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33楼2019-10-28 14:29
回复
    玉虚宫曾经是何氏大宗祠的一个偏祠,如今却成为供奉沙湾人最敬仰的北帝所在之处。玉虚宫位于沙湾镇北村,与闻名遐迩的留耕堂仅一墙之隔,平日里香火旺盛。
    建筑为典型清中叶风格
    玉虚宫是留耕堂建筑群之一,始建于明代,清代曾经重修。整个建筑坐北朝南,总面阔14.2米,深三进41.1米,建筑占地583.62平方米。建筑为硬山顶结构,通花博古灰脊,青砖砌成墙壁。建筑保留了清代中叶的建筑风格,祠堂主要祀奉留耕堂九世何志远及以下祖先。清代中期,祠堂改祀奉北帝,称为玉虚宫。
    玉虚宫正门悬挂着一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门联,字迹大气流畅,代表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沙湾古时地理位置靠海,故而追求风调雨顺。
    步入玉虚宫,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大铜炉,这个大铜炉正是沙湾何氏后人何厚铧(澳门第一任特首)所赠,大铜鼎上还刻有“何厚铧赠”的字样。据了解,何厚铧每年都会前来沙湾的何氏大宗祠进行祭拜。铜炉右边有一块刻着北帝传的铜匾,据传这个铜匾在清代就已经建立在殿内。
    踏过六级台阶,就来到玉虚宫的后殿。


    IP属地:广东34楼2019-10-28 14:30
    回复
      2025-08-15 03:26: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8、广州芳村 黄大仙祠
      ————————————
      黄大仙祠位置不好找,在一条小路进去,在黄大仙祠角门旁边有很多野卦和堂卦,所谓堂卦,就是一般算命的地方,只是他敢开门面,算不准你可以去砸他招牌,但骗子多,而野挂不用解释,那就是街边算卦的,到处流动,算不准你找不到他。
      说回黄大仙祠,这个祠在广州名气也是有的,但不大,在广东说黄大仙,香港的那个最出名。黄大仙,名叫黄初平,是晋朝的道士,有部台湾电影《双瞳》曾描述过宋朝的一个道士黄裳是黄大仙转世,传说他成仙之前,杀了四个人魈,魈,在道教记载里是一种厉害的精怪,而人魈,这里的解析是很坏的人,或者前生很坏的人,配合四种不同的法术杀了四个人魈后,得道成仙了。黄裳本有双瞳,即有四个眼睛,或者说一双眼四个眼珠,能够看出人魈,这也是他修成的能力。但这是电影情节,跟黄大仙没实际关系。

      道教追求的成仙,与道家追求的天道。看似殊途同归,实则两不相干。追求天道是道家的一种学术研究,而成仙则是道教对于凡人的一种宗教诱惑。
      成仙又被称为得道,两者混为一谈,也就显得格外扑朔迷离了,但它的魅力,又正是来源于这种看之有物,触之不得的神秘感。


      IP属地:广东35楼2019-10-28 14:33
      回复









        IP属地:广东36楼2019-10-28 14:36
        回复
          黄大仙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芳村的花地村。
          当年神庙的正门,当街有一座楼,石柱、门楼顶均有花纹图案装饰。陈济棠主粤时,旧黄大仙庙被改作孤儿院。抗战时期,广州沦陷,旧黄大仙庙充作日本宪兵司令部。解放后还可见废碉堡和被害者遗骨。复建后的黄大仙祠坐落在芳村区的古祠路1号。门票价格:5元/人;15元/人(观内烧宝塔专用门票)复建后的黄大仙祠坐落在芳村区的古祠路1号,离芳村和花地湾地铁站很近。
          全祠总占地面积约占地18000多平方米,呈长方形,有一个南大门和东侧门供游人出入。
          黄大仙祠是一个集传统风俗、文化、艺术和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寺庙景观。
          全祠现设有:正中高耸在台基上面的黄大仙主殿;进门左侧的关帝庙、斗姥庙;进门右侧的财神殿、孔圣殿;主殿左侧的吕祖殿、功德堂;主殿右侧的观音殿;以及东、西添福、添寿长廊各1条。


          IP属地:广东37楼2019-10-28 14:36
          回复
            广州黄大仙祠的设计以环保为主,总体设计上采用升高主建筑的方式,整个平台向南倾斜10度而建,下雨时屋顶及平台的水从龙头口流入鱼池,用作灌溉花草和储存作救火用途。
            祠内的九龙壁仿照北京九龙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题诗。
            这座宗教名胜再次扬名于世,既为广州市增添了一个旅游新景观,又为善信提供了一个祈福布施和祀奉祖先的地方,还能使原黄大仙祠的文物得以保存。
            主殿
            经过添福和添寿两道走廊,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可以看到高大巍峨的“赤松黄大仙殿”。
            黄大仙祠主殿顶的一颗龙珠重达1000公斤。
            黄大仙主殿以12条大柱支撑, 殿内全无柱位,是近代建筑学上的突破。
            平台提升了3.5米,殿高22米,平台可同时容纳3000人。大殿内的黄大仙神像为青铜铸造,高3.2米,直径2.5米,重为3吨。
            民间传说中的黄大仙乐于助人,有求必应,普济劝善,故极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爱戴。


            IP属地:广东38楼2019-10-28 14:36
            回复
              大殿两边的对联是“叱羊传晋代,骑鹤到南天。”所有入场人士要到黄大仙主殿,都必须要先经过“玉液池”让它替各人先洁净双足才向黄大仙参拜。
              吕祖殿和观音殿
              大殿的西面是吕祖殿,大殿东面则是观音殿。观音神像高2.1米,重2吨,是由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的。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释、道、儒三教合一,这在寺庙中更能体现出来。吕祖殿和观音殿均为2层建筑。
              关帝庙和斗姥殿
              关帝庙和斗姥殿在西侧。关帝即关云长,由于忠义两全,历来受到上至朝廷、下至百姓以及三教信徒的崇敬。


              IP属地:广东39楼2019-10-28 14:37
              回复
                斗姥又称斗母、斗姆,是北斗众星之母。她相貌奇特,面现慈容。传说她有九个儿子,除玉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外,其余七个是北斗七星。由于她统领着这么多的神,所以每年凡犯了太岁的人,拜了斗姥以后都能化解罪孽。
                财神殿和孔圣殿
                财神殿和孔圣殿在东侧。赵公明是商周时代人。得道成仙后,玉皇大帝封他为财神,掌管天下财事。财神在众多的神当中是最受民众欢迎的。
                民间习俗,每年正月初五是接财神日。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尊奉为教育的始祖、万世师表。
                珍品文物
                一、黄大仙主殿、观音殿及吕祖殿的牌匾是广州市文化局捐赠的,全由南越国御花园遗址出土的秦代古船台枕木(古松木)制成。
                俗语说“千年松,万年柏”,黄大仙词的牌匾古木藏在地下五米深的地方已有2200多年,木板重500公斤,保存十分完整。被鉴定是现今世上保存最久的的古木之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
                二、由原广州黄大仙祠道长亲手种植的芒果树已有超过一百多年, 现在仍然生机蓬勃, 每年六月还会结出芒果来。
                三、种在东、西两花园的增城挂绿园原荔枝树折枝种植的两颗小荔枝树。这两株增城挂绿荔枝是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赠予的名贵树木,现已长成1米多高。


                IP属地:广东40楼2019-10-28 14:37
                回复
                  2025-08-15 03:20: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四、黄大仙祠左右两只狮子是该祠清代的遗物,从中可体察到黄大仙祠历史上所经历过的许多沧桑。
                  五、广州黄大仙祠二期将原芳村黄大仙祠在光绪甲辰年重修时由番禺的进士卢维庆书的石刻对联重现于大家眼前,此对联 为“洞中别有乾坤四围烟雨云山尤增胜概 祠里自成天地两岸桔林橘井永着仙踪”,极具历史和文学价值。该对联将挂在 正门两旁供游人欣赏。
                  黄大仙庙分布在世界各地,香港、南洋、美国、广州和南海西樵都有。
                  而最早的黄大仙庙,应是浙江金华的“赤松观”,黄大仙的“仙乡”就在浙江金华。
                  广州黄大仙祠始建于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并于1904年得各界热心人士捐款重修。
                  当年这里地虽偏僻,但曾是广州的宗教圣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对广州市区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有极大的影响。
                  该祠虽于1910年遭受破坏,但旧祠所留下来的遗迹,如石刻对联、浮雕石柱、扁额、门饰、石狮等,都饰以精致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祠殿的宏伟规模和精致的建筑艺术。
                  1915年,原黄大仙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长携带黄大仙的画像、灵签和药签等南迁到香港,并于1921年建成香港黄大仙祠。同样地,黄大仙也深受海内外人士的信仰和祀奉。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广大热心人士纷纷要求在原地恢复建造芳村黄大仙祠。


                  IP属地:广东41楼2019-10-28 14:38
                  回复


                    IP属地:广东42楼2019-10-28 14:39
                    回复
                      看到最后,你会了解为什么香港的黄大仙祠会这么香火鼎盛,1915年原广州黄大仙祠主持被逼逃难香港,在港重建黄大仙祠,所有原来的宝贝法门都被带走了


                      IP属地:广东43楼2019-10-28 14:39
                      回复
                        9、广州五仙观
                        ——————————————
                        五仙观,又称五仙古观,是一座历史悠久,但灾劫颇多的道观。这个观,是广州最难找的道观,有门牌号有路名,居然就是让你找不到。原因这个道观被旧城区的看房子所包围,那些老房子的巷子,可以让你迷失方向。后来经过城市发展拆迁,很多地方才重复露面。这也是广州特色了。说起五仙观,跟广州越秀公园“五羊雕塑”有直接关系,这个五羊石像,就是纪念五仙观里的五仙人而建,因此广州也叫羊城、穗城!


                        IP属地:广东44楼2019-10-28 14:40
                        回复




                          IP属地:广东45楼2019-10-28 14:41
                          回复
                            五仙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233号。现寺观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一座祭祖五仙的谷神庙。该观属道教,坐向南,门上大匾上有清两广总督瑞麟书写的“五仙古观”四个大字。
                            五仙观依山而建,现存有头门、后殿、东斋与西斋。五仙观为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木构架保存完好,玲珑新巧。后殿东侧裸露的一块红砂岩,上有巨大的脚印凹穴,古人一向认为这是“仙人拇迹”,重点保护下来。明清两代,这里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


                            IP属地:广东46楼2019-10-28 14:42
                            回复
                              2025-08-15 03:14: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广东47楼2019-10-28 14: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