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黄大仙祠左右两只狮子是该祠清代的遗物,从中可体察到黄大仙祠历史上所经历过的许多沧桑。
五、广州黄大仙祠二期将原芳村黄大仙祠在光绪甲辰年重修时由番禺的进士卢维庆书的石刻对联重现于大家眼前,此对联 为“洞中别有乾坤四围烟雨云山尤增胜概 祠里自成天地两岸桔林橘井永着仙踪”,极具历史和文学价值。该对联将挂在 正门两旁供游人欣赏。
黄大仙庙分布在世界各地,香港、南洋、美国、广州和南海西樵都有。
而最早的黄大仙庙,应是浙江金华的“赤松观”,黄大仙的“仙乡”就在浙江金华。
广州黄大仙祠始建于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并于1904年得各界热心人士捐款重修。
当年这里地虽偏僻,但曾是广州的宗教圣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对广州市区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有极大的影响。
该祠虽于1910年遭受破坏,但旧祠所留下来的遗迹,如石刻对联、浮雕石柱、扁额、门饰、石狮等,都饰以精致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祠殿的宏伟规模和精致的建筑艺术。
1915年,原黄大仙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长携带黄大仙的画像、灵签和药签等南迁到香港,并于1921年建成香港黄大仙祠。同样地,黄大仙也深受海内外人士的信仰和祀奉。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广大热心人士纷纷要求在原地恢复建造芳村黄大仙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