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 关注:130,977贴子:982,311
  • 10回复贴,共1

攀登者和初三的我(我们的国庆作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周我们作文是写观后感《攀登者和初三的我》,然后我兴奋地在手机上打了一两个小时的字,一点字数统计,woc!!!一千六百多个字,我是怎么写出来的啊,平时八百个字都要想半天,这次简直是太NB了。(另外,力荐攀登者,虽然感情戏差强人意,但是不影响视观,因为不多,最多十几分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0-02 19:40回复
    攀登者和初三的我
    壮志未酬血已干,临危者,立其巅。
    犹恨蛮夷将戏言,再一战,破千关。
    脚踏冰辙白骨山,为志祖国霓河川。
    可怜天山尸骨寒,须臾终作笑谈间。
    ——记《攀登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日日夜夜,一抬头,就能望见。我们不仅有梦想,还要有责任。
    我是在祖国70周年庆当天看的这部攀登者,电影院人很多,无奈坐了第一排,按理说是视野最不好的位置,可看完之后还是诸多感慨。本来我以为这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纪录片,事实却是这部影片赚足了我的眼泪,走出片场的时候,眼睛又酸又涩。
    攀登者讲述了一个很偏门的电影主题: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峰,却由于摄影机丢失,导致中国的这次成绩不被世界承认;1975年,国家重建中国登山队,再次挑战珠峰,要测量出珠峰的“中国高度”。本片正是从围绕这件事展开。在观看后,这部影片让我印象最深之处有三点,且听我细细道来。
    不被承认的荣耀还是荣耀吗?
    没有结果的努力算是努力吗?
    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峰,困难重重,最后只有三个人站在了珠峰顶,其余的人,都沉睡在了冰雪覆盖之下。不可否认他们的努力,但是摄影机掉下悬崖,没有证据,国际不承认,甚至连自己的学生都怀疑自己,一切努力付诸东流,让中国在世界上抬不起头十余年之久。
    当那块从峰顶带下来的化石被摔在地上裂成两半的时候,好像有什么东西,也裂了,碎了。我当时在想,任外国人怎么怀疑他们,我们中国人,不应该,也不能怀疑。
    之后我在想,快要中考了,以前听过一句话,叫努力了就会有收获。原来不是这样,是有了收获,才算努力,没有结果,谁也不会关心你是不是努力了。对吗?所以,我们只能说,有成绩是因为努力了,没有成绩只是因为不够努力。不要拿自己已经努力了这句话当借口安慰自己,因为你也只能安慰自己了。
    这是其一。
    开始,前进是责任,后退是怯懦;
    同时,前进也是鲁莽,后退也是责任。
    曲松林是第一次登山的摄影师,因为方五洲为了救自己丢下摄影机所以一直很自责,加上脚受伤与攀登无缘,于是希望有人能拍下珠峰之顶也就成了他的执念。第二次攀登,他是副总指挥,这股执念让他近乎不顾一切地要求突击队攀登,这样的下场是,第一次,方五洲手受伤,由李国梁胜任队长,再战珠峰。第二次,李国梁为了保护摄影机,割断拉住自己在悬崖上的绳子,坠崖而亡。
    这个时候的曲松林,终于懂了,认识到自己错了,不算晚。国家气象局检测到今年的“窗口期”将结束,因此,准备取消这次攀登行动。曲松林不再一意孤行了,接受国家安排,徐缨不忍方五洲的梦想再次落空,连续数天的考察,发现极可能还有一个短暂的窗口期。曲松林和方五洲争执的时候,才提到了两个字——“责任”。当时我在哭,在想,当初非让突击队上山的是他,如今又死守着不让人上山的也是他。如果当初不强行上山,不会折损那么多人,现在怎么反而又要拦着了?
    之后我在想,人的一生总会有那么多需要选择,有些时候,应该选择前进,有些时候,又要学会退,不要像螳臂当车,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这是其二。
    无路可退,身后是森森白骨;
    往前一步,峭壁上九死一生。
    最后一次,违了政府的命令上山,到了第二级台阶,风势还是不稳定。徐缨为了获得更准确的预报,跟随上山,病故。至此,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再大的风,再多的险,也要上。所幸,徐缨等人的预报没有出错,突击队终于等到最合适的上山时机,成功登顶!
    “报告大本营,报告北京,报告祖国,现在是,1975年,5月27日,14时30分,中国登山队九名队员,成功登顶!”看到这里,我真的不知道该哭该笑,眼里还含着泪,嘴角却使劲往上弯,这是我的祖国啊……我用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呢喃重复这段话。
    我在想,我们会遇到很多需要拼命的时刻,中考是第一次赌博,或许高考是第二次,一直到死亡——那是最后一次。每一次,都要拼尽全力,倾尽所有。因为,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没有退路了;人类,就没有退路了!
    这是其三。
    攀登,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精神,一种退无可退,只能奋力一搏的精神。当我走出电影院,入眼的就是一面面红旗,和那深邃的天。我的那座山,又在哪儿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0-02 19:40
    收起回复
      2025-09-16 17:31: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哎哎,别沉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0-03 10:56
      回复
        自顶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0-03 10:56
        回复
          哪位大佬指教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0-03 10:56
          回复
            谢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0-03 10:56
            回复
              我只看李连杰。


              7楼2019-10-03 11:41
              回复
                顶一下,那位帮忙一下吧,感觉有点啰嗦,谢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0-03 19:50
                回复
                  2025-09-16 17:25: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emm……然后我自己改了一下,大概删了几百个字
                  攀登者和初三的我
                  壮志未酬血已干,临危者,立其巅。
                  犹恨蛮夷将戏言,再一战,破千关。
                  脚踏冰辙白骨山,为志祖国霓河川。
                  可怜天山尸骨寒,须臾终作笑谈间。
                  ——记《攀登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日日夜夜,一抬头,就能望见。
                  我是在祖国70周年庆当天看的这部电影,影院人很多,无奈选了第一排,本没有抱什么期待,观影后竟是愁绪纷然。
                  攀登者讲述一个很偏门的主题: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峰,却由于缺乏视频证据,中国这次登顶不被国际承认;1975年,国家重建中国登山队,再次攀登珠峰,要测量出珠峰的“中国高度”。至此,有三点感悟望与大家分享。
                  不被承认的努力算是努力吗?
                  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峰,困难重重,最后只有三个人站在了珠峰顶。但是摄影机被丢失,没有证据,国际不承认,甚至连中国人都怀疑自己,一切努力付诸东流,让中国在世界上抬不起头十余年之久。
                  当那块从峰顶带下来的化石被摔在地上裂成两半的时候,好像有什么东西,也裂了,碎了。我当时在想,任外国人怎么怀疑他们,我们中国人,不应该,也不能怀疑。
                  之后我想,以前听过一句话,叫努力了就会有收获。原来不是这样,是有了收获,才算努力,没有结果,谁也不会关心你是不是努力了。对吗?所以,不要拿我已经努力了这句话安慰自己,因为你也只能安慰自己了。
                  这是其一。
                  开始,前进是英雄,后退是懦夫;
                  后来,前进是愚蠢,后退是责任。
                  曲松林是第一次登山的摄影师,丢失摄影机让他一直很自责,再者因受伤与攀登无缘,于是希望有人能拍下珠峰之顶,为国正名——这是他的执念。这股执念让作为副总指挥的他,近乎不顾一切地要求突击队攀登,导致第一次,方五洲受伤,由李国梁胜任队长。第二次,李国梁为了保护摄影机,割断拉住自己的绳子,坠崖而亡。
                  这个时候的曲松林,终于懂了,认识到自己错了,不算晚。这也有了后来,方五洲在徐缨的鼓励下想再次上山,曲松林极力反对的画面。“坚持留下来,我们就要承担所有责任!”当时我在想,他要是早点明白多好啊,逝去的人早已经不在了,无法挽回。
                  之后我想,人生总会有那么多选择,有些时候,应该选择前,有些时候,又要学会退,不要像螳臂当车,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这是其二。
                  无路可退,身后是森森白骨;
                  孤注一掷,峭壁上九死一生。
                  最终还是违了政府的命令上山,到了第二台阶,风势还是不稳定。徐缨为了获得更准确的预报,跟随上山,病故。至此,突击队没有退路了,再大的风,再多的险,也要上。所幸,徐缨等人的预报没有出错,突击队终于等到最合适的上山时机,成功登顶!
                  “报告大本营,报告北京,报告祖国,现在是,1975年,5月27日,14时30分,中国登山队九名队员,成功登顶!”看到这里,我真的不知道该哭该笑,眼里还含着泪,嘴角却使劲往上弯,400多人参与,9个人登顶,约2.25%的成功率啊……
                  之后我在想,可能于现在的我们而言,中考是第一次赌博,未来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每一次,都要拼尽全力,倾尽所有。因为,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没有退路了;世界,就没有退路了。
                  这是其三。
                  攀登,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精神,一种逼到绝境不得不发的精神。当我走出电影院,入眼的是一面面红旗。暗色的天边,我的那座山,又在哪儿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10-03 20:48
                  回复
                    还是感觉有点多(最主要是字数太多不想抄),帮帮忙吧……各位前辈/有气无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0-03 2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