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书院吧 关注:35贴子:340
  • 0回复贴,共1

对于兵圣孙武关于“五危”的初步探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于兵圣孙武关于“五危”的初步探析
传世本【孙子兵法】“九变”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这段文字的大意是:所以,将领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坚持死拼硬打,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临阵畏缩,贪生怕死,则可能被俘;性情暴躁易怒,可能受敌轻侮而失去理智;过分洁身自好,珍惜声名,可能会被羞辱引发冲动;由于爱护民众,受不了敌方的扰民行动而不能采取相应的对敌行动。所有这五种情况,都是将领最容易有的过失,是用兵的灾难。军队覆没,将领牺牲,必定是因为这五种危害,因此一定要认识到这五种危害的严重性。
恕我直言;这一段文字的归属不科学,这一段文字在世传简【孙子兵法】属于“处军”篇,汉楚王韩信在序次【孙武兵法】八十二篇,将该段文字归属于“九处”篇,两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八十二篇论述的要详细的多,世传简虽然简略,但次序井然,读之令人,令人一目了然,具有非常强烈的针对性,八十二篇不仅科学严谨,而且逻辑缜密,叙述更清楚,现将错误归入【孙子兵法】“九变”篇重新归入【孙武兵法】“九处”部分内容例句如下,
将者,贱士而贵贝,因利而亡于命者也。所以因战而唯利,因利而是图,轻举而妄动也,预战而不察,预动而不备,所以动而费功也。如此必死者,可杀也;将弱而不能尽其力,遇战不察不算,而祈于鬼神;逢敌不谋不计,而亡于下卒,失所往来,致使进退无路,应者断之,故孤军而作战,上不正一,下不服一,言不应一,计不从一,故众不为用者,兵刑不法,兵势不达,三战不变,权战不拿,故兵道不一,如此必生者,可虏也;亲大义小,不为三军安危而博,每战功而自得,贝而自存,利而自有,恃人之伤气、反激者,争伤人,恃伏诈,返和同者,无视禁令,因败而怒,因怒而虣,因虣而刻卒害民,如此忿速者,可侮也;战而以为功,功而以为位。所以小功大报,无功谎报也,因色而荒于事者也,所以色而夺心,色而移情,色而亡法,如此廉洁者,可辱也;当决不决,当击不击,所至犀坐而困,以犀之军而又战,决胜不知其道,不可一,每战寡其一,而不知从反者,不知阴阳之周复,相止,相与机而不可失,止于时而不可再,故失天时而遗,决胜不知其道,不可一,每战寡其一,而不知从反,收乱民还用之上,北卒还斗之处,右而实无,如此爱民者,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探析:这一段文字放在“九变”中,前后不相关,自相矛盾,如风牛马不相及,毫无逻辑性可言,遍查【孙武兵法】八十二篇,其中的九变一、九变二、九变三,并没有发现该段文字的,经查,应该归属【孙武兵法】卷八、第六十五篇“九处一”其中的部分文字。传世本【孙子兵法】“九变”在论述这五危时,只是一语带过,经对比,这只是对于“五危”的一个纲要而已,而且归属错误,前后次序错乱,我们发现关于“五危”的详细论述,出现在【孙武兵法】“卷八”第六十五篇“九处一”“九处一”前后逻辑井然有序,论述透彻,这均是不争的事实,其中的部分文字与“将败”有暗合之处。仔细阅读“九处一”读之令人能不振耳发聩、发人深省,如同三伏天、漂水之泼下,令人酣畅淋漓。
译文;看不起士兵的生命而重视财货,因为利益而敢于铤而走险违抗命令,作战为了私利利令智昏而唯利是图,预先行动却没有毫无准备,所以一旦盲目采取行动,势必事倍功半,劳民伤财,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更重要的是,会导致弥足珍贵的有利战机错失,毫无准备的,动不动轻举妄动,参与战斗而又不在战前进行必要的考察,妄加干预行动而又不具备取胜的条件,所以行动是不会成功的像这种情况,敌军自找死路,果断出击,予以歼灭!盲目服从的,士卒大强将领弱小,令不能行,法律废弛,缺乏主见、人云亦云人,又不能听从正确的见解,失去的往来,失去所来往的人,致使进退无路,相回应的被截截断的,致使孤军深入险境作战,狐疑缺乏决断能力的人,决定胜利而不洞悉其中的利弊得失,不可一意孤行,每此作战缺乏正确的主见,却不知道反复推敲,上军令不一,下属也无法统一服从,战略纲领不统一,所定的方案又无法实施,所以很多是没有用的,如此贪生怕死的,就完全可以俘虏:将作战而取得功绩,据为己有,所用小功大报,无功谎报,刚愎自用,总是依靠欺诈,违反和上同下的原则像,这种容易愤怒为情绪所左右的人,就可以反复侮辱激怒他们;是他们丧失理智;却不知道反复推敲,祈求神鬼的,不懂得阴阳之周恢复,战机千万不可不可错过,只是在当时却不可再,所以错过有利战机,狐疑缺乏决断能力的人,决定胜利而不洞悉其中的利弊得失,不可一意孤行,每此作战缺乏正确的主见,却不知道反复推敲,这就是缺乏主见的表现,不能把握机会、往往错失良机,作战不能迅速进入,敌人的攻守,不能先夺取敌人的赖依生存活动和发展的战略资源,不能阻挡敌人的前进后退,如果像这种情况一昧的廉洁,就可以采取不断的羞辱他。收集天下流民而加以运用,虽然败退的士卒,却仍负隅顽抗,或者是不过实际广收降卒,没经过教育改造,就大胆运用的,以名义上有作战能力,而实际上却没有,将领牺牲,如果像这种情况,就可以采取反复烦扰他。必定是因为这五种危害,因此一定要认识到这五种危害的严重性。
相比较之下,传世本【孙子兵法】与八十二篇相比较,简直是萤火之光、又岂能日月争辉哉!所谓的传世本【孙子兵法】十三篇,前后次序严重颠置,逻辑性混乱,正如汉楚王韩信在多篇序次语中所指出的,为圾本也,大谬大误也,故不考不参也,大意是,传世本只能属于文化垃圾,其中存在许多漏洞、失误和偏差,所以,没有必要加以参考,可谓一语中的,言简意赅!张公联甲先生在张藏本《孙武兵法》书理说明中指出:韩信子云:信以为,去其法而立大则,神惯终始,正则要法,此孙子之长也;尽其法而圆大则,法则终始,至神至精,此孙武之妙也。以言一推之,曰本立不一而同也。可知《孙武兵法》与《孙子兵法》是繁简不一,而法则相同之两种简本。这段文字的大意是:韩信指出:《孙武兵法》八十二篇,也有这一篇,简名叫“火攻”我观察两种简本,韩信认为;缩节了具体的方法法,只是论述了一般大的原则,将精神贯穿于始终,这就是《孙子兵法》的重要基本原则,这也是《孙子兵法》的优势;尽其用兵的具体法则,方法贯穿始终,精神贯穿始终,这就是《孙武兵法》的妙处啊。一句话,概括的说:本立不一而同的两种简本!张公联甲在《孙子兵法》书理说明中指出;因其内容散见于《孙武兵法》之中,故韩信不序,班固不录。这段文字的大意是:韩信指出:《孙武兵法》八十二篇,也有这一篇,简名叫“火攻”我观察两种简本,【孙子兵法】,因为其中的内容全部散落于八十二篇之中,张公联甲先生认为,所以当年韩信没有专门序次,班固也没有将其收录。是非常中肯科学的。
二〇一九年、十月十二日
鬼谷洞俗家弟子、原西安古兵学研究会研究员、副会长戴文手启


1楼2019-10-12 09:2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