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班拜见班长大人吧 关注:12,966贴子:211,979

【分析贴】基于同学会结局的小华等人的情感和心路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辽宁1楼2019-10-24 10:39回复
    看到大家写了这么多祝福的话,我就另辟蹊径,分析一下漫画里面小华和小明的心路历程吧,也就是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也许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人看那么就继续更新小红小刚什么的,没人看也就算了,看开了…


    IP属地:辽宁2楼2019-10-24 10:39
    回复
      2025-08-08 19:18: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先说小明:
      小明其实是很多现在25-30岁的年轻人,或者30岁左右的人的一个社会缩影。
      首先,小明是一个很典型的“社畜”。
      社畜的概念源自日本,日语是しゃちく,是网络流行词,该词是日本用于形容上班族的贬义词,指在公司很顺从的工作,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多用于自嘲。
      沉迷于马大爷的996,不停的工作/加班/做ppt/上课/改标书/做实验,没有丝毫的时间思考自己到底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何去何从,每每都是笑脸对人。
      这样的人已经半彻底的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奋进向上的勇气,只是机械的去干一些老板布置下来的工作和任务。
      很多人说过,职场上没有纯粹的坏人,但也没有彻底的好人。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可以解释为,如果没有利益冲突,大家都可以成为朋友,但是如果有,那么一个办公室里面的故事可能会比宫斗剧还要精彩。
      小明大抵是属于前者。
      一个30岁的男人,碌碌无为,生活上勉强能养活自己,感情上30多年母胎solo,没有也没有过女朋友,只能在心里一直默默抱着20多年前自己小学时期的初恋不撒手,也不愿意迈出下一步,着实让人觉得很可怜。
      为什么会这样?那个身上披着班旗的小明死了吗?
      恰恰相反,小明的童年,也就是小学时期所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他人生的走向。
      其一,小明的属于偏懦弱/软弱的性格,这样的性格除非遇到小华这样强势的、能拉他一把的人,不然的话他在平常往往不愿意对别人袒露自己内心的心思,更不愿意为其他的什么人付出真心,这样的人容易熟悉,但无法交心,除非你真正走进了他的心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最容易抑郁。
      既往研究表明,有几种人十分容易患有抑郁症,包括但不限于:
      ·善良,总为他人思考,但容易被认为是老好人。
      ·因为曾经的经历,没有安全感,不敢也不愿真正的依赖他人,总觉得只能靠自己,防备心重。
      ·很难把内心想法真正的告诉谁,每次开口之后都会后悔,隐藏自己的痛苦,在人前装作“正常人”。
      而符合上述条件的小明虽没有得抑郁症,但翻看他的朋友圈就会发现,他总是会想到“死”。
      这里作者用他在教室里睡着做的噩梦表示,他依然没有从小学被女神隐晦的拒绝、以及其他作者设置的情感冲突中真正走出来,说是童年阴影也不为过。
      这也导致了小明的感情缺失,无法在爱情里面轻易向自己内心妥协。
      当然,在刻画小英和小华发生的事情时候,作者似乎想努力突出小明具有现代人所缺乏的“责任感”————虽然我不喜欢你,但是我睡了你,我就一定要对你负责。
      “我对你负责,却不得不竭尽全力让自己喜欢上你。”
      之后和小华30岁的再次相遇,先不说小华想法,小明是真切的感觉到自己小学喜欢的陛下其实已经变了,已经不是那个锐气满满,英姿勃发的陛下了,更多的像一个知心姐姐在关心同学。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表白。
      作者在漫画中写到,小明惧怕“现实问题”,以他对冷静且过于理智的小华的了解,他知道有很大概率会被拒绝,因为之前小华哥哥也告诉他,小华喜欢的是警察小钟的类型。
      30岁的小华过于冷静,过于理智,甚至在小红提起他,小英故意想让小华吃醋的时候表情一丝的波动都没有,这样的小华依然像高不可攀的高岭之花,以小明现在的状态,着实不太可能成功。
      所以如果按照现实里的正常发展(没有小英丢钱砸他),这两个人的感情结局应该是无疾而终,小明会继续他无趣的生活,草草的结婚生子,直至老去。
      因为真正的他早就死在小学喜欢小华,却求之不得的时候了。
      这也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点: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无论你身处何时,身处何地,身边有什么样的人,请不要忘记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心怀光明,一直向前。


      IP属地:辽宁3楼2019-10-24 10:40
      收起回复
        再说小华:
        如果说小明是社畜,那么小华可是说是非常典型的“完全理智”的女人。
        她不一定情商高,不一定智商高,却不会悲观厌世,她会旁观别人,也会审视自我,她会很好的和这个世界交流,清楚的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就像莱蒙托夫有首诗这样写:
        一只船孤独的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
        小华恰恰就是这样性格的女孩子。
        18岁之前,我不知道小华是否喜欢过小明,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来看,小华的初恋应该是警察小钟。
        小钟在除了年龄之外,完美的契合了小华少女时代的梦中情人————帅气,强大,让人有安全感,且和自己也有过一段接触。
        但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知道,她和小钟肯定不可能,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年龄的差距都摆在这里,即使在一起了也不会幸福。
        这就是为什么作者给的标题是“转瞬即逝的恋爱”,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小华不像小明一样抱残守缺不愿意抛弃自己的初恋呢?
        原因依旧在于小华的性格。
        前文说到,小华是一个非常冷静且理智的人,这种理智不单单体现在小学努力和罪犯或者是教导主任抗争的时候,也体现在她非常理智的知道,自己对小钟的感情更多的是憧憬而不是喜欢,更非纯粹恋爱的感情,这是最关键的地方。
        在感情中如果过分理性就会患得患失,累人累己。但恰恰是因为有理性做支撑,所以她什么都不怕,也愿赌服输。相信自己判断、用力去爱并敢于承担后果,这是理性带给小华的自由。
        话说回来,为什么小华没有在小明之前表白,甚至于在漫画同学会完结也没说一句“小明我喜欢你”?
        还是老规矩,首先咱们来分析小华的心理活动:
        她是否喜欢小明?————大概率是,因为小明问她喜欢自己的时候,没有明说,但是脸红了,之后间接的说在向她表白的人里面,她是第一次遇到自己喜欢的。
        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小明的?————不知道。
        为什么喜欢?————不知道。
        分析到这里。
        咱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作者在刻画小华感情的时候,没有一个小明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多的是在表述小华的冷静和理智。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是男性的原因,因为一般来说,男性作者(小说或漫画)对女性的心理把握刻画的都没有男生真实,更不必说是这样以男主角为第一视角的漫画了。
        知乎上有个问题最近比较火:我不爱你,后面加什么最虐心?
        私以为,我不爱你,却不得不爱你,这样是最虐心的。
        在分开的10~20年里,小华和小明没有互相参与过彼此的生活,我们无法从作者的笔下得知,最后小华是因为小明喜欢她这么多年感动所以接受还是真的有别的契机喜欢所以接受。
        小英说的“初恋和过日子是两码事。”我认为这是作者的生活理念,也是作者想在小华身上想表达的感情所在。
        少女心的女生会觉得兜兜转转就是这个人,是命(zuo)运(zhe)的安排。
        一般人会觉得找到一个对自己深情的男人很开心,且会遗憾错过了好些年的相处时光。
        而我们不得而知小华是什么心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小华清楚的知道,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不如找一个对自己一往情深的小明。
        我不知道这种近似“感动”的感情在华明二人的爱情里面占比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感情里面小明付出的比例是要比小华多的。
        不单单是因为最后的结婚地点是在小华工作的地方,因为这个可能是作者想要“留白”的原因,之后可能还会在小灵番外说明,它还体现在小华和小明两个人的感情世界里面。
        小华在恋爱中,作者表现出她是认为理性(现实)和感性(爱情)并重才能发展好一段关系。理性让一个人敢于去感性,就像一个清醒的大人,守护着内心天真的小孩。在和小明关系的最初阶段,小华的理性会让她去分析方方面面,尽量冷静客观地看清一个人的本质和未来的发现。然而一旦信任,便毫不怀疑,反而是慢慢去掉自己理性中计算比较、权衡利弊的部分,去释放感性,好好地享受这份情感。
        而反观小明,从他的世界观来讲,小华是他世界里面唯一的光,他的感性是绝对大于理性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在漫画评论区说过婚后一定是小明付出的多,因为没有办法。
        倒不是为小明鸣不平,而是深深的感觉在爱情里,两个人不可能平等,必须有一方心甘情愿的愿意比对方牺牲的多,付出的多,这个付出和牺牲的比例有可能是百分之一,也有可能是百分之一千。
        我个人认为这才是作者想通过小华的感情经历告诉我们的。
        初恋重要吗?很重要,但是一辈子不可能只喜欢一个人(当然小明除外),婚姻的忠诚行为是底线,就像小英结婚生子提到小明是自己初恋依然会脸红,但是大家不觉得有违和感一样。
        憧憬归憧憬,你的行为会约束你不做出格的事情,一个成熟的女人/男人除了能发现初恋的吸引点之外,更应该记得自己的老婆/老公是哪里最吸引你的。
        这点作者并没有给出解释,这也是我觉得看完同学会结局后觉得Z大表述并不圆满的问题所在。
        不论基于个人情感还是对漫画的完整度来说,我都希望z大能在接下来的番外或者第三部(如果有)里面把小华对小明的情感丰富一点,如果不这样的话总感觉小华的感情链不完整,缺失了很重要的东西。
        这也是对小明这么多年的明恋暗恋的不公平。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IP属地:辽宁4楼2019-10-24 10:40
        收起回复
          如果有人看我就继续分析小红等配角,我觉得z大这几年经历的事情不少,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IP属地:辽宁5楼2019-10-24 10:41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0-24 18:37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10-24 18:37
              回复
                在看的,看到红刚赶紧冒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0-24 23:35
                回复
                  2025-08-08 19:12: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我看来,z大为了故事的延续,其实红明这两个角色都逆成长了,明明他们在小学时期已经成长了,但是现在给我的感觉两人又好像退回去了,尤其是红那里,我是感觉莫名突兀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0-29 10:41
                  收起回复
                    确实是作证赋予人物“灵魂”与安排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10-29 20:15
                    回复
                      小红
                      众望所归,小红同志不出所料是拜见女皇陛下(截止同学会篇连载完毕)感情史最凄凉的一个。
                      她不仅被家暴、婚姻破裂,还要亲眼看着自己的陛下和明公公跑了(明明是我先来的...),甚至在离婚的时候还要去求昔日对其有好感的律师小刚同志帮她收集证据以及打官司。
                      好惨一女的。
                      那咱们还是慢慢来,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安排结局。
                      小红,前任五三班班长,知书达礼,性格温柔,还是个宅(喜欢动画片和电视剧),心思单纯,就这么一个角色随便放在哪个少女漫画里面都是妥妥的女主角。
                      但也恰恰因为这样,小红才会落得如此略悲惨的结局。
                      换句话说,小红这个性格,本身带有一种“吸引渣男”的体质,这个很好解释,看看你身边的人,很多人都会发现,总有几个男生或者女生在寻找另一半的时候,每次都是渣男渣女。
                      所谓“吸引渣男的体质”,其实是一种特性,就是在相处过程中不断的“妥协”。 是很多姑娘的善良和软弱让所遇到的正常男人变成了渣男。
                      这个软弱和小明的性格还不一样,小明的软弱在为五三班“立国”,披上班旗站在天台边上的时候就已经被改写,长大虽变成社畜,最终屈服于现实,但是他的心底依然存着那一束光——小华。
                      小红其实也一样,但是她没有小明那么深的执念,一过性的小学生活终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留下阴影。
                      因为她一直被保护的很好。
                      (敲黑板,这是重点!)
                      小刚,小华,小灵甚至小明和八大金刚都对她有保护和促进作用,这导致她虽在五三班亡国之时流离在外,但依然可以做自己,做四班的领队,甚至和罪犯斗争——剧情达到高潮的时候她也没有一个人直面应对。
                      但这也是罪不好的地方,作者有意无意对她相对于其他人的过度保护终究造就了她之后不幸的婚姻。
                      因为她没有“成长”。
                      咱们再来看看他的老公。
                      作者在同学会篇提到,她老公是从大学一直到研究生的同学,所以咱们算一下,小学只有6年,而普通大学专业是四年,研究生至少2~3年,加一起6~7年。
                      什么概念?概念就是小华和她老公的实际相处时间要比其他所有五三班(包括小刚,小华等)群众要长的,而且请注意,剧情爆发在最后两年,也就是说斗争集中在五年级和六年级,小红真正和其他人交心的事情只有两年。
                      那肯定有人会问,小明和小华也是这样啊,为什么他们就能走到最后?
                      站在上帝角度的读者们往往忽视了一点:大部分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都成熟于高中到大学这段时间。
                      当然明公公和陛下这种除外,他们经历的坎坷、波折以及其他各种经历实际上要比其他人多的多,两个人的思想交融度要比很多成年人还要深。
                      话说回来,小红这样的女孩子其实是很好追的,她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你对她好,坚持追下去肯定会成功,大家可以看到,小红的老公婚前并没有体现出很多问题,至少小红自己没有意识到她的老公之后会家暴自己,可以说小红自己造就了自己失败的婚姻。
                      哪怕婚前领着老公和小华小明一干人等见一面也不至于落得如此结局。
                      但是没办法,作者的意志不以作者转移,无奈,而且作者悄咪咪的在小红篇的最后补了一句,大意是“离婚率这么高怎么办嘛”…个人猜测应该是Z大周围有关系好的女孩子有这样的经历,Z大为之扼腕吧…
                      所幸小红可以在陛下的帮助下重新认识自己,这其实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小红终于找回了当陛下妃子时候的自己,可喜可贺。
                      俗话说为母则刚,有了孩子的母亲本身战斗力就要比少女的时候高出一截子,和歹徒斗争过的女人你也敢打,你真的是活腻歪了。
                      不过总结下来,作者要表述的其实是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看法:
                      其一,不要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前文说过,小华和小明两个苦命鸳鸯在两情相悦的情况下尚能保持理智思考现实问题,小红则做了婚姻的反面例子,这告诉我们不是所有你认为可以决定生死相随的对象就一定会对你好,一定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
                      其二,及时止损。家暴、出轨、赌**博、酗酒等只有一次和无数次,如果你的对象存在上述任何一种问题,不要妥协,更不要留恋,吊死在一棵树上受伤的只有你自己。
                      其三,一定要对小红这样性格的女孩好一点。小红其实很像ios端“信任的进化”里面的小粉红,她愿意无条件的相信别人,为别人付出,但是如果你真的伤到了她的心她不会再回头。如果你有一个像小红一样性格的女友,一定要对她好一点。


                      IP属地:辽宁12楼2019-10-30 22:24
                      收起回复
                        如果觉得字多不想看的话可以传送我的微博,微博有贴图版,更加生动一些,隔天会同步发。


                        IP属地:辽宁13楼2019-10-30 22:25
                        收起回复
                          说的好啊,顶一个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11-01 20:33
                          回复
                            小刚
                            “现在,我们是同志了。”
                            作为一个戏份很多的重要配角,小刚同学完美的诠释了如果有一双不称职的父母,孩子会黑化成什么鬼样子。
                            可以看的出来,相对于性格鲜明的红华明等形象,小刚则是作者费了很大笔力和心思塑造出的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
                            众所周知,在一部好的作品中,反派的性格塑造派和主角的一样重要。正面人物的性格特点很容易突出,无非是时间地点人物冲突外加一点细节和回忆,但小刚这种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却不一样,如果笔力过激,会让读者感到违和感,因为再怎么被父亲灌输厚黑学,再怎么童年阴影他也只是一个小学生,未成年人心思再重也斗不过所谓“大人”,但若不着重突出他的利己主义,他的形象会与其他反派(比如小军,市长等)重复,达不到一个亦正亦邪的性格产出。
                            所以作者狡猾的利用他的初恋给他创造了一段黑历史。
                            这样就说的通了,你看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差点被父母害死,你不爆发,还是个人吗?
                            这种感情在小刚举报其父的时候达到了顶点。
                            第一次看到这里的时候是很多年前了,隐约记得当时有很多人在底下评论,那是他父母啊,怎么可以这么做。
                            古往今来,上到皇帝,下到平民,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考试,科举也好,高考也罢,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你才能获得一个称号或一个职业。
                            但父母不需要,换句话说,父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不通过任何考试就可以成为的“职业”。
                            这造成了很多不负责任父母的出现,他们影响下一代,接着下一代再影响他们自己的子女,形成一个闭合的恶性循环。
                            而小刚则艰难的通过“利己主义”和“拉帮结伙”一步步打破这个死循环,初恋对象发生的事情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这种阴影甚至要比小明为了不做“亡国奴”跳楼或小明失去理智动刀子要大的多。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发现了,利己主义实际上是他小心翼翼保护自己的外壳,外壳之下依然是那颗千疮百孔的心。
                            这也是为什么小华可以成为小明的光,小红却不能成为小刚的光。
                            借用一句《白夜行》里面的话: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小红因为和菲菲姐相似的性格和外貌博得了小刚的好感,他不愿意再经历一次失去菲菲姐的感觉,所以这次他选择了尽全力去保护“自己人”,虽然他心里很明确的知道帮助小红与他的“利益至上”主义相悖。
                            他更清楚,小红这种被一直爱着,一直保护着的女孩没办法完全理解一个经历了彻底黑暗的他。
                            如果您有耐心看到这里,就会发现,《拜见女皇陛下》这部作品的内核并不是“抗争”,也不是“影**射”,更不是“奋斗”。
                            他得故事核心其实是一个“关于爱和拯救的故事”。
                            听起来很俗套,但想要写出这样的故事是很不容易的,一步不慎,就容易满盘皆崩。
                            小刚其实并不是被小红拯救了,他是被五三班的“复国”精神所震撼,他说服自己这件事和自己的利益相关(指小红),完成了对自己的拯救。
                            很多年后,当再次遇到小红之时,虽自己已然结婚生子,但不妨碍他伸出手,对昔日的暗恋对象说一句——
                            “你好,小红同志。”
                            Z大塑造人物形象很成功,小刚的故事告诉我们无非以下几点:
                            其一,父母总说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什么都懂,作为孩子,你要在理解父母的基础上,清醒的知道他们也是人,不可能完全正确,“妈宝男”是现代社会所不能容忍的。而作为父母,请你们明白,你们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不要陷入上文的死循环。
                            其二,遇到了喜欢的对象,在确定对方也对自己有意思的前提下(这也是必要的),请放手去追求,无论你的背景如何,前途如何,请谨记“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其三,你我生而为人,不是为了机械化的规则而活,而是为炽热感情而生。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11-02 18:26
                            收起回复
                              2025-08-08 19:06: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下一篇会写关于楼上“逆成长”有关问题,如果你喜欢谁,请留言我会写关于她的分析贴。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11-02 18: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