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辨瑕疵,不管那瑕疵得到了多大程度的认可。瑕疵即便是花团锦簇,也应洞悉其丑恶本质。瑕疵也许会裹金镶玉,然而,不会因此就能尽掩其陋。瑕疵绝对不会因其寄主高贵而就脱卸掉卑劣属性。恶癖可以美化,不过,终究不会变成美德。有人会说某某英雄有过某某过失,但是,他们没有看到那人不是因为那过失而成为英雄的。位显则威重,以致可以释丑;阿谀甚至能够无视貌狞,但却未曾注意:显赫时的避讳,失势后必定遭到诟病。
讨巧之事,自当亲为;讨嫌之事,由人去做。前者可以积望,后者则能避怨。对于伟人们而言,行善之乐是对慷慨的回报,故而胜于受惠之喜。使人不快很难不招致自己的不快,或因悯人或因悔己。身居高位者的所为不是得到回报就是施加压力。应该悉心为善、避不做恶。要为别人留出发泄怨怼和非议等不满情绪的空间。俗众之怒常常就像疯狗,找不到病根,于是就对羁索发狠。羁索尽管并非祸端,却要直接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