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吃饭嘛吧 关注:11贴子:3,977

回复:人生 的 意义 与 价值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趋福避祸
灾祸通常源自愚蠢,而且对与之关联的人又极具殃及的可能:千万不能对哪怕是最为微小的祸患开门,因为其背后总是潜藏着更多、更大的灾殃。牌戏的妙诀在于恰当取舍:准备出手的最小王牌要比已经出过的最大王牌管用得多。在游移犯难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亲近博学和慎重的人,因为他们迟早会交上好运。


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19-11-16 09:04
回复
    学会规避
    如果说善于拒绝是人生要诀的话,尤为重要的是善于拒绝自己的欲念、拒绝有利可图的事情、拒绝要人。确实有些耗费宝贵时间的莫名营生,忙得无聊倒不如无所事事。有心的人光是不管闲事还不够,更需力求不让闲事牵连自己。不能一味想着别人而不顾自己。即便是对至亲好友,也不能过分,不能强求人家为所不能。凡事过则无益,尤其是在与人交往的时候。理智的克制能够更好地确保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因为不会损伤至贵的人格。所以,必须发扬崇尚精美极致的天性,永远都不要亵渎自己对高雅品味的忠诚。


    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19-11-16 09:05
    回复
      2025-08-13 21:25: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知己之最长以补其余。一个人如果真能了解自己的优势,必定会在某一方面大有作为。找出自己最为突出的特长并努力发扬吧。有人长于思辨,有人勇武超凡。大多数人都错用了心智,结果一事无成:单凭兴致,悔之已晚。


      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19-11-16 09:08
      回复
        凡事都应心中有数,大事尤当如此。蠢人之失在于不用心思:遇事草率,不辨利弊,所以也就不能尽心竭力。有人过分关注细枝末节而忽略关键要害,总是本末倒置。有些人原本就缺乏理性,也就不存在丧失理性的问题。有些事情就是应该仔细掂量并铭记心底。聪明人凡事都会心中有数,不过更加着意于本质和疑难之处,仿佛唯恐虑之不周、留有疏失。


        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19-11-16 09:09
        回复
          发觉时机有利,就应果断行动:时机常常青睐勇者,甚至,犹如妙龄佳丽偏爱少年。命蹇时乖者不可盲动,韬光养晦为宜,勿令雪上加霜。一旦掌握了时机,就要勇往直前。


          来自iPhone客户端36楼2019-11-16 09:10
          回复
            熟知并善用探察招数,是人际交流中的诀窍。这类招数可以用来探测人的心机,可以凭之对人们的心地进行最隐蔽、最深刻的窥视。有些招数应该归之于险恶之列,犹如涂有妒忌之毒、怨怼之鸩的投枪,好似不带声光的雷霆,足以使人失势、毁名。很多连流言蜚语和异常恶意合力夹击,都不足以损其毫发的人,却因为受到类似此类微词的中伤,而失去上司的宠幸和下属的拥戴。反之,另有一类好的招数却能助势壮名。不过,在立意施招的时候,还必须以同样的熟巧慎重地接招和识破别人使出的招数,早有准备方能免受其害。


            来自iPhone客户端37楼2019-11-16 09:12
            回复
              善赌者无不见好就收。勇退与奋进同等重要:功高、功多之时,就该退而守成。持续顺遂终归堪疑:适可而止更为牢靠,即便是在得意的时候,最好也要留点酸甜滋味。时运的势头越是凶猛,就越有衰落和葬送一切的危险。持续时间的长短和福泽的予夺,或许恰成互补。幸运之神肯定会厌倦于过久地背负同一个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38楼2019-11-16 09:13
              回复
                得宠于众
                获得人们的普遍敬重很了不起,然而,被人喜爱却更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运气,但更多的要靠营谋:以运气为始,借营谋维系。光有优秀的品格是不够的,尽管品格优秀可以得到认同、容易博取好感。因为,表明仁心需要善行,行善要放手,言语随和、行事仁慈,爱人以求被爱。谦和是有大成者的最大魅力。先建业、后立言,从武到文,因为,拥有立言人的宠爱将使你名声恒久。


                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19-11-16 09:16
                回复
                  2025-08-13 21:19: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切勿言过其实
                  千万注意不可把话说绝,既是为了不冒违背事实的风险,也是为了不让自己有失慎重。言过其实等同判断失度,是见识短浅和品位不高的表现。溢美之词能够唤起好奇、激发欲望,继而,如果名不副实(通常都是这样),期待就会化作对骗局的愤怒和对受赞对象及施赞之人的不屑。所以,明智者总是非常谨慎,宁可失之于不足而决不失之于过分。不同凡响毕竟少见:褒奖定当有度。过誉是谎骗的变种,会令情趣高雅(十分难得)和聪慧理智(更为难得)的名声丧失殆尽。


                  来自iPhone客户端40楼2019-11-16 09:17
                  回复
                    天生霸气是一种隐性的优势力量。天生霸气的人做人行事无须苦心谋划,而是靠与生俱来的威势。由于认可其天生威严的神秘力量,人们情不自禁地对之俯首屈从。这种人是治人之奇才,论其品德堪为人君,视其固有威仪可比雄狮,仅凭其令人仰慕的气度就能博得别人的倾心乃至拥戴。如果再辅之以其他美德,他们简直是生就的安邦定国之栋梁,因为他们处事主要靠的是灵性,而别人却要依赖繁琐的铺排。


                    来自iPhone客户端41楼2019-11-16 09:18
                    回复
                      心向精英,口随大众
                      想要违逆潮流不仅难免失败而且易遭风险。也许只有苏格拉底可以这么做。因为否定别人的观点,异议常被视为侮慢:心生不悦者蜂拥而起,或是同情被质疑的人,或是针对随声附和者,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昏昏然上当受骗者众多而鄙俗。智者之能够成为智者,绝对不是因其当街发表议论,因为大庭广众不是吐露心声的场合,无论内心深处是多么地不情愿,都只能说些人云亦云的蠢话。聪明人总是既努力避免被人顶撞,也刻意不去顶撞别人:始于责人必定是止于被责。情感是自由的,不能也不应强制。沉默是金。倘若可能,还是应该托庇于少数明达事理的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42楼2019-11-16 09:18
                      回复
                        心系贤达
                        惺惺相惜是贤达们的特质,因其隐秘也因其向好而成为大自然的奇迹。确有心相通、性相近的事情,其效应恰如无知凡人所说的迷魂汤药。这种亲近并不只是停留在认知上,因为进而会繁衍出好感乃至激发出倾慕之情,能够无言而折服和无为而功成。这种情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两种都属正当而高尚。了解、分辨和促成此种情感是一大智慧,因为,没有此种暗助,再大的努力也终将一事无成。


                        来自iPhone客户端43楼2019-11-16 09:21
                        回复
                          慎思而不过虑
                          思索不可假装,更不可外泄。一切心机都应藏而不露,因为可能引起猜疑;狡计更当如此,因为让人讨厌。欺诈颇为常见:必须倍加小心,但却不能有所表露,否则就会唤起疑心、导致塞责并引发报复,从而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三思而后行是做事的要诀,除此之外,更无其他妙法。事情的成败取决于进行过程中的把握程度。


                          来自iPhone客户端44楼2019-11-16 09:23
                          回复
                            消除抵触心理
                            我们常常会心生憎恶,甚至是在了解其可以想见的长处之前。此种与生俱来并可能致人庸俗的反感心理,也许只是针对名流雅士。要用理智克服这种情绪,因为,没有什么会比妒贤嫉能更能损害人的名声。仰慕俊杰是好事,嫌怨则是卑劣。


                            来自iPhone客户端45楼2019-11-16 09:24
                            回复
                              2025-08-13 21:13: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抛弃执念是明智的首要表现之一。举凡雄才大略者都有宏图大志,甚至还会遭遇极端的窘困。从一端走到另一端其路漫漫,而时时刻刻都有难题需要面对:破解之时迟迟不肯到来,因为,面对艰险,抽身远离要比战而胜之容易得多。难题是对理智的考验,退避要比战胜更为安全。一次坚持将会导致更加执着的坚持,直至到达临近崩溃的境地。有些人受天性乃至民族特性的制约,会很轻易地让自己卷入责任之中。不过,头脑清醒的人,时刻关注着自己的处境,知道中途放弃要比坚持到胜利需要更大的勇气,而且,既然有了铤而走险的傻瓜,自己又何必步其后尘。


                              来自iPhone客户端46楼2019-11-16 09: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