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吧 关注:10,842贴子:320,635

刘邦“豁达大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贴专题谈谈刘邦“豁达大度”。


IP属地:重庆1楼2019-10-31 17:29回复
    “豁达大度”出处是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乃实慎终追旧,笃诚款爱。泽靡不渐,恩无不逮。率土且弗遣,而况于邻里乎?况于卿士乎?”
    潘岳说的大意是:我看刘邦之所以能崛起,并非只是他智商高,英明神武,更在于他为人豁达大度。他能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朋友之情,对人能坦诚相待。更加可贵的是,他不只是对他的老乡这样,也不只是对他的臣子这样,他对天下所有人都是这样。
    豁达大度含有胸怀宽大的意思。


    IP属地:重庆2楼2019-10-31 17:29
    回复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意豁如也”指心胸豁达开阔,我们平时喜欢说豁达豪放。
      “大度”指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也可指有远大的志向(或抱负)。
      所以,前面有“意豁如也”,后面的“常有大度”与“豁达大度”中的“大度”意思不相同。
      【译】刘邦“仁厚爱人,喜欢施舍,胸襟开阔。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或常有远大的志向),不想从事一般人家的生产作业。”


      IP属地:重庆3楼2019-10-31 17:30
      回复
        由于刘邦豁达大度,性情豪爽,所以他在丰沛时,形形色色的人都愿意与他结交,特别是萧何、曹参、任敖、夏侯婴、周勃、樊哙、灌婴、王陵等,可见他有非同一般的人格魅力。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汁方侯雍齿“以赵将前三年从定诸侯,侯,二千五百户,功比平定侯。齿故沛豪,有力,与上有郤,故晚从。”“六年三月戊子,肃侯雍齿元年。”
        郤同“隙”。刘邦开始相信雍齿,让他守丰,但雍齿反叛,刘邦心中很不满意。但雍齿后来又觉醒回到汉军,并立了不少战功,故刘邦仍按功封侯。查《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雍齿封侯不算晚。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堂阳侯孙赤“以中涓从起沛,以郎入汉,以将军击籍,为惠侯。坐守荥阳降楚免。后复来,以郎击籍,为上党守,击豨,侯,八百户。”“十一年正月己未,哀侯孙赤元年。”
        周苛、枞公、韩王信、孙赤等留守荥阳。楚军破城,周苛、枞公不降被杀,韩王信、孙赤投降。孙赤侯位被免。后来孙赤又弃楚投汉,因功又被刘邦封为侯。
        王陵原是沛县里的豪杰。刘邦为平民时,像对待兄长那样侍奉王陵。刘邦为沛公,王陵心中不服,自己聚集党羽几千人驻在南阳。后来项羽抓获王陵的母亲安置在军营中,想以此招降王陵。但王陵母认定刘邦是宽厚长者,拔剑自刎明志,希望儿子侍奉刘邦,项羽发怒,烹煮了王陵母亲的尸体。王陵终于跟从汉王平定天下,被刘邦封为侯。
        王陵虽与刘邦有小隙,但并不影响刘邦对其信任。其为人质朴少文、秉性耿真深得刘邦喜欢。刘邦临终前安排先后丞相为萧何、曹参、王陵等。
        汉十二年十月,刘邦平息英布叛乱回京途中,路过沛县时停留下来,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请来一起纵情畅饮,免除沛县百姓的赋税徭役,世世代代不必纳税服役。
        沛县父兄都叩头请求说:“沛县有幸得以免除赋税徭役,丰邑却没有免除,希望陛下可怜他们。”刘邦说:“丰邑是我生长的地方,我最不能忘,我只是因为当初丰邑人跟着雍齿反叛我而帮助魏王才这样的。”沛县父老父仍旧坚决请求,刘邦才答应把丰邑的赋税徭役也免除掉,跟沛县一样。


        IP属地:重庆4楼2019-10-31 17:31
        回复
          刘邦这人心宽胆大,对事负责敢担当。
          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沛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沛中的豪杰、官吏们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前往祝贺。萧何掌管收贺礼事宜,立出规定为:“送礼不满千金的坐到堂下。”刘邦在进见的名帖上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吕公把他领到堂上坐下,他一点也不畏惧和谦让,干脆就坐到上座去,趁机戏弄那些宾客,言谈举止已演变成为整个宴会的主角,那气场把见多识广的吕公也镇住了,由喜欢刘邦变为佩服刘邦。
          刘邦奉命押送县里选送的劳工去郦山修皇陵,这些劳工在半途中逃跑了不少。刘邦揣度到了郦山也误差会受严惩,于是在丰邑西边的水边,索性停止前进喝酒,到半夜解开所有劳工,说:“你等全都趁夜逃跑吧,我从今往后也要逃亡藏匿了。”劳工中有十多个壮士被刘邦的大义感动,愿意跟随刘邦,他们结伴前行。刘邦顶着酒意,夜入丰泽,安排一人在前探路。探路的返还报告:“前面有大蛇挡在路中间,请带我们往回走吧。”刘邦豪迈的说道:“壮士行,何畏!”赶到前面,拔出剑将蛇砍为两截,道路径开。
          父老们率领子弟共同杀了沛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想让他做柿县县令。刘邦说:“天下正在混乱当中,诸侯都已起事,如果推选的将领不胜任,就会一败涂地。我不是吝惜自己的生命,只怕才劣力薄,不能保全父兄子弟。这是件大事,希望另外共同推选一位能够胜任的人。”萧何、曹参等都是文官,看重身家性命,怕事情不成,秦朝会诛灭他们的全族,所以都推让刘邦。父老们们认为没有比刘季更吉利的,大家都不敢担任,于是立刘邦为沛公。
          赵多次请求救援,楚怀王就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未将,北上救赵。命令沛公西出略地,打入关中。“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这时候,秦军强盛,常常乘胜追击,众将领没有认为先入关的是有利的。项羽心有愤恨,愿和刘邦入关报仇,但诸老将认为项羽为人轻捷而凶猛,狡诈而残忍。“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刘邦率不足万人的部队,奉怀王之令,扶义而西。


          IP属地:重庆5楼2019-10-31 17:32
          回复
            王陵母认定刘邦为长者,
            楚怀王及老将们确认“独沛公素宽大长者”,派遣刘邦“扶义而西”。
            陈留儒生郦食其通过反复比较,也认为“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不但追从刘邦,还动员弟弟郦商率几千人投靠刘邦。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由此可见,刘邦豁达大度,的确是宽大长者。


            IP属地:重庆6楼2019-10-31 17:33
            回复
              韩信认为在项羽那里得不到重用而叛楚投汉,又感觉没得到刘邦重用,再度逃走。很显然他的功利心十分强烈,刘邦在萧何提醒下破格用他,却在与项羽苦战之时,被他要挟要封齐王。刘邦正欲大怒,在身边谋臣张良和陈平都踩了一下他的脚后,他立即明白过来,答应了韩信的要求,换来大局的转危为安。
              刘邦和项羽在广武涧两边对话,项羽约刘邦单挑,刘邦却宁斗智不斗力,历数项羽十大罪过。项羽大怒,埋伏的弓弩射中了刘邦。刘邦伤了胸部,却摸着脚说:“这个贼人射中了我的脚趾!”刘邦身受创伤后卧床不起,张良请刘邦忍痛起来巡行慰劳士卒,以安定军心,不让楚军乘机取胜于汉。刘邦出来巡视军队,伤势加重,才驱车进入成皋休养。
              韩信、彭越在固陵之战中作壁上观,刘邦听张良计,也不以为怒,主动提出给他们大片封地,最终换得这些悍将出兵围攻项羽,取得战争胜利。
              这种快速的情绪变化,看似容易,实则相当困难。因为人的怒火是最难控制的,人的修养之中,也以能制怒为最大的本事。刘邦自己或者能在身边谋臣提醒下,就除去怒火,并形成一个最优的抉择,是没有几人能办到的?


              IP属地:重庆7楼2019-10-31 17:33
              回复
                刘邦很会当领导。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前,项羽全力准备攻打刘邦部。项伯私见张良,张良告诉刘邦,刘邦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刘邦没有说出此人。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张良借箸代筹谏阻分封,使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以致辍食吐哺大骂:“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刘邦从头到尾都没有向张良说出郦食其。
                《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投汉见刘邦后被任命为都尉,做参乘,主管护军一职的工作。众将都喧哗起来,刘邦听到这些议论,更加宠幸陈平。周勃、灌婴等又出面告陈平,要求刘邦明察。但刘邦与陈平交谈之后,反而向陈平道歉,丰厚地赏赐了他,任命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全体将领。将领们才再也不说什么了。刘邦同时也没有处罚周勃和灌婴,与过去一样重用他们。


                IP属地:重庆8楼2019-10-31 17:34
                回复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死后,鲁县为楚国坚守城池,汉军没有攻下,汉王带领诸侯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父老们看,鲁县才投降了。于是就用鲁公的封号在谷城埋葬了项羽。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已死,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只有鲁县不降服。汉王率领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鲁城,但考虑到他们恪守礼义,为君主守节不惜一死,就拿着项王的头给鲁人看,鲁地父老这才投降。当初,楚怀王封项籍为鲁公,等他死后,鲁国又最后投降,所以,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王安葬在穀城。汉王给他发丧,哭了一通后才离去。
                  《史记·项羽本纪》又记载,项氏宗族各旁枝,汉王都不加杀戮。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都属于项氏,汉王赐姓刘。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还记载了一些楚国高层人物,叛楚投汉后被封为侯。这是刘邦胸怀天下,从大局考虑,为全国安定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IP属地:重庆9楼2019-10-31 17:35
                  回复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记载,季布原来是项羽手下将领,曾屡次使刘邦受到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刘邦悬赏捉拿季布,季布东躲西藏,最后在大侠客朱家耕作。朱家说服夏侯婴,由夏侯婴等待机会,按照朱家的意思向刘邦奏明,刘邦于是赦免了季布,任命他为郎中。汉惠帝时为中郎将,汉文帝时担任河东郡守。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临死时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刘邦从平叛陈豨回到京城,诏令齐国捕捉蒯通。蒯通被带到,皇上说:“你唆使淮阴侯反叛吗?”回答说:“是。我的确教过他,那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所以有自取灭亡的下场。假如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能够灭掉他呢?”刘邦生气准备处死蒯通,但听蒯通辩解后却赦免了他的罪过。
                    《史记·田儋列传》记载,刘邦称帝后,田横就带领他的部下五百多人逃入海中,居住在一个小岛之上。刘邦认为让他流落在海中而不加以收揽的话,以后恐怕难免有祸患。因此就派使者赦免田横之罪并且召他入朝,田横害怕郦食其的弟弟郦商报复。刘邦立刻下诏给郦商,如敢动一下田横和他的随从人员,必遭严惩。田横于是和他的两个门客一块乘坐驿站的马车前往洛阳。但在路途中,田横仍横刀自刎,两个门客手捧他的头,跟随使者飞驰入朝,奏知刘邦。刘邦为之感动,封田横的两个门客为都尉,并且派两千名士卒,以诸侯王的丧礼安葬了田横。但两个门客和海岛上的的壮士都自杀了。刘邦听说此事之后,大为吃惊,认为田横的门客都是贤才。


                    IP属地:重庆10楼2019-10-31 17:35
                    收起回复
                      从刘邦消灭陈豨的过程来看,刘邦攻心为上的策略已经运用自如了。
                      刘邦听说陈豨反叛之后说:“陈豨曾经给我做事,很有信用。代地我认为是很重要的地方,所以封陈豨为列侯,以相国的身份镇守代地,如今他竟然和王黄等人劫掠代地!但是代地的官吏和百姓并没有罪,全都赦免他们。”
                      这里体现了刘邦的政治智慧,一说重用陈豨的原因,二说陈豨忘恩负义反叛,三说代地官吏和百姓无罪,分化瓦解陈豨与其他人的关系。
                      刘邦亲自前往,到达邯郸后高兴地说:“陈豨不在南面占据漳水,北面守住邯郸,由此可知他不会有所作为。”“我知道应该怎么对付他了。”于是拿了许多黄金去引诱陈豨的部将,很多人都投降了。
                      赵相国上奏请求把常山的郡守、郡尉斩首,说:“常山共有二十五座城池,陈豨反叛,失掉了其中二十座。”皇帝问:“郡守、郡尉反叛了吗?”赵相国回答说:“没反叛。”皇帝说:“这是力量不足的缘故。”赦免了他们,同时还恢复了他们的守尉职务。这里说明刘邦既有原则又有灵活性,而且还体现宽宏大度的一贯风格。
                      皇帝问周昌说:“赵国还有能带兵打仗的壮士吗?”周昌回答说:“有四个人。”然后让这四个人拜见皇帝,皇帝一见便破口大骂道:“你们这些小子们也能带兵打仗吗?”四个人惭愧地伏在地上。但皇帝还是各封给他们一千户的食邑,任命为将。
                      左右近臣谏劝道:“有不少人跟随您进入蜀郡、汉中,其后又征伐西楚,有功却未得到普遍封赏,现在这几个人有什么功劳而予以封赏?”皇帝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了解的了!陈豨反叛,邯郸以北都被他所占领,我用紧急文告来征集各地军队,但至今仍未有人到达,现在可用的就只有邯郸一处的军队而已。我何必要吝惜封给四个人的四千户,不用它来抚慰赵地的年轻人呢!”左右近臣都说:“对。”
                      皇帝又问:“陈豨的将领都有谁?”左右回答说:“有王黄,曼丘臣,以前都是商人。”皇帝说:“我知道了。”于是各悬赏千金来求购王黄、曼丘臣等的人头。
                      刘邦亲自率军攻打东垣,但未能攻克,叛军士卒辱骂皇帝;不久东垣投降,王黄,曼丘臣的部下所有被悬赏征求的,一律都被活捉,因此陈豨的军队也就彻底溃败了。刘邦被叛军士卒辱骂,虽然大怒,但破城后还是区别对待,下令把辱骂过自己的人找出来斩了,不曾辱骂自己的人就宽恕了他们。


                      IP属地:重庆11楼2019-10-31 17:36
                      回复
                        刘邦为人宽容,对部下的一些过分举动,一般能包含。刘邦称帝后,当时缺少规矩,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醉了有的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坎削庭中立柱,刘邦为这事虽然感到头疼但也没有进行惩罚。
                        陆贾在刘邦面前时常谈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刘邦听得心烦,因而骂道:“你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出来的,哪里用得着《诗》、《书》!”陆生回答说:“您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您也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随后援引历史,以商周和秦朝的兴亡为例,向刘邦说明行仁义的重要性。刘邦听完之后,脸上露出惭愧的颜色,就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资借鉴。这样,陆生就奉旨大略地论述了国家兴衰存亡的征兆和原因,一共写了十二篇。每写完一篇就上奏给刘邦,刘邦和左右大臣没有不称赞的,把这部书称为“新语”。
                        周昌跟周苛一样,为人坚忍刚强,敢于直言不讳。有一次刘邦与戚姬拥抱亲热,被周昌进宫奏事碰见,回头便跑。刘邦问周昌:“你看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周昌挺直脖子,昂起头说:“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刘邦听了哈哈大笑,不予追究,但是却由此更敬畏周昌。
                        刘邦打算让赵王刘如意代替太子。许多大臣都坚决反对,但是都未奏效。有一次,周昌在朝廷中和刘邦极力争辩,刘邦问他理由何在。因为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的时候,也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了,他说:“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期……期……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刘邦听罢,很高兴地笑了,暂时把废太子这事放下。
                        太子太傅叔孙通更加坚决反对,进谏规劝刘邦时公然表示“陛下一定要废掉嫡长子而扶立小儿子,我宁愿先受一死,让我的一腔鲜血染红大地。”刘邦说:“您算了吧,我只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叔孙通严肃的说:“太子是天下的根基,根一动摇,天下就会震荡起来,怎么能拿天下的根基之事作为戏言来说呢?”刘邦说:“我听从您的意见。”


                        IP属地:重庆12楼2019-10-31 17:37
                        回复
                          有学者认为,豁达大度不是屈服而是一种从容,是一种气魄也是一种修行。
                          这种人心宽,不狭隘也不容易动怒。
                          这种人目光远大,知恩图报。
                          这种人用包容去换别人的尊重。
                          我认为说刘邦豁达大度是恰当的。


                          IP属地:重庆13楼2019-10-31 17:39
                          回复
                            好文!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10-31 19:12
                            回复
                              西楚终结者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10-31 2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