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年给女儿花5万多的补习费,却抵不过一杯35元的咖啡】
“哪怕给孩子报再好的补习班,一段时间后,也只能让孩子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不会持续进步。
“这很适用我总结的学习因素原理——如果和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没有改善,孩子的成绩也不会改善。”
这是李校长给我的第一个指点,让我心中为之一颤。
难怪女儿的成绩,长时间在中游徘徊不前!
虽然我给她报了四个补习班,有小班、有一对一,学费200元—450元不等,每周一千多,一年妥妥的5万+。
我的愿望是:靠补习班能“量变到质变”,让女儿的名次不断提前。
现实却是:虽然有的补习班初期有点效果,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突破就很难,还有的补习班连初期效果都看不见。
“孩子学习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某些武功,练成一层之后,要按更高的一层练法去练才能进步,若再按原先的方法练,也只能维持本层的水平。”
李校长通俗易懂的话,既让我明白了女儿成绩停滞不前的原因,也让我仿佛透厚厚的云雾看到了些许青天。
一
李校长从事教育30多年,是上海的名校长,也是位优秀的家长——儿子培养得也非常出色,目前在美国一所名校攻读博士。
李校长曾给很多家长做过孩子教育的指导,很多家长把她当成了常年的“教育顾问”,我现在想成为下一个受益者。
“那可怎么办?感觉孩子已经尽力了,我们作为家长也已经尽力了。”
“家长对自己最大的误会之一,就是觉得自己尽力了。”
这是李校长给我的第二个指点,我心中也再次为之一颤。
“很多家长认为所谓的‘尽力’,就是花了他们所能承受的钱,其实家长能做的事好多与花钱无关。
比如,我总结的有以下九个方面,家长都可以帮孩子挖掘提分点,但几乎都不用花钱。
1、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2、可以帮孩子建立更好的习惯;
3、可帮孩子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协助改正;
4、可帮孩子进一步巩固优势学科;
5、可帮孩子逐步提高薄弱学科;
6、可帮孩子改掉影响学习的小毛病;
7、可帮孩子让补习班的效率更高;
8、可帮孩子更好的利用碎片化时间;
9、可帮孩子更有效地利用一些工具和资源。
像这些事情,学校和补习班都是无法做到的,都只有家长能做到,而且不用花钱。”
二
“有人曾做过统计,80%以上的初中生,每次考试每门功课都会因失误而丢4—5分,这种失误是本来都会的、应该得分的。”
这么看着好像比较抽象,为了让我更好地理解,李校长特意拿第二条给我举了个例子具体怎么操作。
“出现这种失误的原因会比较,但读题不仔细可能是最常见的一个,几乎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发生过。
比如数学题目中最后可能要求的单位是‘公里/小时’,有的同学就会忘了换算,给的答案是‘米/秒’;
比如某个化学试验题目中,要求用‘分液漏斗’,有的孩子按‘长颈’漏斗去理解;
再比如英语考试中,明明上下文是过去式,有孩子做题时就用了一般现在式……
像这些问题,学校老师、补习班老师可能都强调过很多遍,但有些同学还是会犯错。
这种情况下,就要发挥家长独有的优势——每天跟孩子一对一。
那到底该怎么办呢?我总结了一种‘读取信息训练法’——训练孩子‘全、准、快’的读取题目信息。‘全’是指的全面,不能遗漏信息;‘准’是指准确,不能记错;‘快’是指速度要快,你光‘全’和‘准’了,速度太慢,最后题目做不完也不行。
我的这种训练方法很简单,家长准备一些名人名言(或一些有启发意义的话),写在纸上,让孩子读,一句只读一遍。对,只许一遍,读完后让孩子思考三个问题:这句话总共有哪些信息、都是什么、最核心的信息是什么?
孩子如果记错了或记不全,再给他看第二遍。如果回答对了,就读下一句。一般一个月后(不行可以三个月)会有非常好的效果,孩子因读题造成的失误会大大减少。
为什么要用名人名言呢?这是为了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名人名言一是对孩子有教育意义,二是孩子记住这些名人名言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高作文水平也相当有帮助。”
李校长谦虚地表示以上只是她的个人经验,不见得对我们能有什么帮助。我说我女儿也常有因读题失误丢分的现象,为此我不知批评了她多少遍。
李校长说可以先从这一点试试,如果有效果,可以再从其他几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方案。
三
“读取信息训练法”执行了半个月后的月考,女儿成绩已取得明显进步。不但低级失误大大减少,神奇的是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率显著提高,40分的阅读理解原先只能得二十五、六分,这次居然得了三十二分。
李校长的解释是:“读取信息训练法”可以快速提高对每一句话的理解,也自然可以提高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语文阅读有所提高,自是在情理之中。
这次和李校长见面,只请她喝了杯咖啡,花了35元。
不多说了,我要赶紧请李校长,根据我女儿的情况,制定全面的提升方案。
“哪怕给孩子报再好的补习班,一段时间后,也只能让孩子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不会持续进步。
“这很适用我总结的学习因素原理——如果和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没有改善,孩子的成绩也不会改善。”
这是李校长给我的第一个指点,让我心中为之一颤。
难怪女儿的成绩,长时间在中游徘徊不前!
虽然我给她报了四个补习班,有小班、有一对一,学费200元—450元不等,每周一千多,一年妥妥的5万+。
我的愿望是:靠补习班能“量变到质变”,让女儿的名次不断提前。
现实却是:虽然有的补习班初期有点效果,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突破就很难,还有的补习班连初期效果都看不见。
“孩子学习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某些武功,练成一层之后,要按更高的一层练法去练才能进步,若再按原先的方法练,也只能维持本层的水平。”
李校长通俗易懂的话,既让我明白了女儿成绩停滞不前的原因,也让我仿佛透厚厚的云雾看到了些许青天。
一
李校长从事教育30多年,是上海的名校长,也是位优秀的家长——儿子培养得也非常出色,目前在美国一所名校攻读博士。
李校长曾给很多家长做过孩子教育的指导,很多家长把她当成了常年的“教育顾问”,我现在想成为下一个受益者。
“那可怎么办?感觉孩子已经尽力了,我们作为家长也已经尽力了。”
“家长对自己最大的误会之一,就是觉得自己尽力了。”
这是李校长给我的第二个指点,我心中也再次为之一颤。
“很多家长认为所谓的‘尽力’,就是花了他们所能承受的钱,其实家长能做的事好多与花钱无关。
比如,我总结的有以下九个方面,家长都可以帮孩子挖掘提分点,但几乎都不用花钱。
1、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2、可以帮孩子建立更好的习惯;
3、可帮孩子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协助改正;
4、可帮孩子进一步巩固优势学科;
5、可帮孩子逐步提高薄弱学科;
6、可帮孩子改掉影响学习的小毛病;
7、可帮孩子让补习班的效率更高;
8、可帮孩子更好的利用碎片化时间;
9、可帮孩子更有效地利用一些工具和资源。
像这些事情,学校和补习班都是无法做到的,都只有家长能做到,而且不用花钱。”
二
“有人曾做过统计,80%以上的初中生,每次考试每门功课都会因失误而丢4—5分,这种失误是本来都会的、应该得分的。”
这么看着好像比较抽象,为了让我更好地理解,李校长特意拿第二条给我举了个例子具体怎么操作。
“出现这种失误的原因会比较,但读题不仔细可能是最常见的一个,几乎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发生过。
比如数学题目中最后可能要求的单位是‘公里/小时’,有的同学就会忘了换算,给的答案是‘米/秒’;
比如某个化学试验题目中,要求用‘分液漏斗’,有的孩子按‘长颈’漏斗去理解;
再比如英语考试中,明明上下文是过去式,有孩子做题时就用了一般现在式……
像这些问题,学校老师、补习班老师可能都强调过很多遍,但有些同学还是会犯错。
这种情况下,就要发挥家长独有的优势——每天跟孩子一对一。
那到底该怎么办呢?我总结了一种‘读取信息训练法’——训练孩子‘全、准、快’的读取题目信息。‘全’是指的全面,不能遗漏信息;‘准’是指准确,不能记错;‘快’是指速度要快,你光‘全’和‘准’了,速度太慢,最后题目做不完也不行。
我的这种训练方法很简单,家长准备一些名人名言(或一些有启发意义的话),写在纸上,让孩子读,一句只读一遍。对,只许一遍,读完后让孩子思考三个问题:这句话总共有哪些信息、都是什么、最核心的信息是什么?
孩子如果记错了或记不全,再给他看第二遍。如果回答对了,就读下一句。一般一个月后(不行可以三个月)会有非常好的效果,孩子因读题造成的失误会大大减少。
为什么要用名人名言呢?这是为了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名人名言一是对孩子有教育意义,二是孩子记住这些名人名言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高作文水平也相当有帮助。”
李校长谦虚地表示以上只是她的个人经验,不见得对我们能有什么帮助。我说我女儿也常有因读题失误丢分的现象,为此我不知批评了她多少遍。
李校长说可以先从这一点试试,如果有效果,可以再从其他几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方案。
三
“读取信息训练法”执行了半个月后的月考,女儿成绩已取得明显进步。不但低级失误大大减少,神奇的是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率显著提高,40分的阅读理解原先只能得二十五、六分,这次居然得了三十二分。
李校长的解释是:“读取信息训练法”可以快速提高对每一句话的理解,也自然可以提高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语文阅读有所提高,自是在情理之中。
这次和李校长见面,只请她喝了杯咖啡,花了35元。
不多说了,我要赶紧请李校长,根据我女儿的情况,制定全面的提升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