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氧佳儿吧 关注:97贴子:2,768
  • 1回复贴,共1

为孩子说话迟钝而着急上火?不如学学这几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家长提问
  孩子三岁,还是只会说那几个简单的词,教他一个新词,也不愿意学,有时候会学着说一次,再重复一次就不愿意,扭头就走跑,该怎么办?
  关于孩子语言发展迟缓的问题,海氧佳儿小编提醒家长首先就是孩子不愿意说话的时候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去说话,强迫说话只会让孩子更不愿意说话了。
  孩子语言发展主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语言前期
  特征是“隐藏”和“模仿”,还会有不同形式的表现:
  在新生儿阶段,新生儿对母亲的声音很感兴趣;
  到了第2个月,会出现不同的呼吸间隔;
  2个月后,他们学会了声调;
  3-4个月,他们可以发出清楚的母音;
  5-6个月,他们可以发出“mama、baba”或“dada”的声音;
  7-8个月时,他们可以用发音来回应成人了;
  到了12个月,他们可以发出全片语!
  第二阶段:语言期
  可以分为片语期(12-20个月)、去片语期(20-36个月)
  片语期:12-20个月
  开始发展核心片语,比如“妈妈在这里”;并且会产生“命名的爆发期”(认识名词,所以我们需要给孩子精确的语言)。
  去片语期:20-36个月
  这个时期的孩子发出词语的种类不断增加,片语更长,更复杂;在这个时期,出现了2个非常重要的字:一个是“不”,一个是“我”,都代表儿童的心理发展随着生理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独立:
  “不”是孩子不仅可以描述,而且可以表达自己情绪和做出判断时重要的词;
  “我”是表示在个人的认同发展上,到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当然,每个孩子的语言发育早晚不一样,这只是大概的发展规律,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重要的就是高质量的语言环境,分为以下几点:
  1、安全感和爱
  首先,孩子只有在安全舒适的前提下,才能有学习的可能性和学习的效率。尤其是1周岁以内的小朋友,当我们的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着的,被关注着的,他才会投入到感知这个世界的活动中来。
  其次,对于孩子来讲语言的学习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当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成人的预期,孩子需要的是什么?不是质疑、失望、嘲笑和妈妈焦虑的脸色和情绪,而是什么呢?请大家思考。
  2、语言输入环境
  从孩子出生起,就在通过哭声来与这个世界交流。
  同时,孩子们也渴望言语刺激,出生不到10天的的儿童就能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并对语音表现出明显的“偏爱”。
  每位爸爸妈妈应该尽可能的多与孩子交流,千万别说“他听不懂”。孩子只有听得够多,被关注的够多,才能“量变到质变”,从理解开始到表达。
  3、表达输出机会
  孩子要能开口讲话,除了生理上发音器官发育正常、听觉理解能力正常,还需要大量的被鼓励着的开口表达机会。
  在孩子言语表达能力不足的时候,孩子往往习惯通过肢体语言和叫声来召唤成人的帮助和满足需求。这时,需要爸爸妈妈们不单单满足孩子的需要和给于积极回应,更应该在同时通过语言告诉孩子我们在做什么。
  4、双向交流环境
  这是育儿的基本理念之一,叫“理解与回应”。在语言发展这个领域,我们同样要做到与孩子的及时回应与交流。
 


1楼2019-11-14 09:48回复
    呼应孩子的咿呀学语:孩子吃饱了、睡醒了,感到很舒适的时候,就会活跃起来,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这时,妈妈可以巧妙利用孩子这些尚未成为语词的发音,促使孩子建立条件反射。
      做抚触时说儿歌:孩子的言语熏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比如,在给孩子做抚触时,妈妈可以配合抚触的部位,依次告诉孩子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叫什么。孩子一边享受着抚触,一边听着妈妈柔声细语的儿歌,慢慢就会把名称和部位配对。
      随时随地交流孩子所见所问:留心孩子看见的、听见的、闻到的、尝到的以及感受到的任何事物,并试着跟随孩子的目光,当孩子看着花坛里的花就说:“宝贝,这是花,它有美丽的颜色”。
      让孩子根据指令活动: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许多词语和短句,他们也已经历了爬行阶段,开始走路。这时,孩子可以根据指令完成一些简单任务了。


    2楼2019-11-14 1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