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元,触动的是中国新中产的内心
原创:新生活观
李洪元事件,令人惊讶地成为舆论热点,但是这种热度只存在于部分人当中,“大学群讨论激烈,小学、中学群无人关心”,大概就是这样子。而这个关心的人群正好对应中国的新中产。
何谓新中产?简言之就是国内近十几年新涌现出来的一个有一定资产的人群,特点之一就是富裕了、但并没有财务自由,因此特点之二就是焦虑感,焦虑既来自于财富的存续、增减,也来自于子女教育。
01
据胡润等人的估计,中国的新中产大致在3000万到5000万个家庭,基本上是近几十年来受过较好教育的几批人,它们有就业机会因而教育得到了回报,它们不断努力工作因而跟上了时代步伐。终于在信用扩张时代房地产牛市之后形成了这么一个财富阶层:资产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在基尼指数颇高的中国来说,新中产不能说多有钱,但是无论600万还是1000多万的划分标准,都意味着它们普遍有房、有几套房,然后过上了现代化生活。
中国的社会发展如此迅猛,许多人关于十几二十年前的家境贫寒记忆仍然清晰如同昨日,今天它们已经迈进了新中产,收入不菲、房产猛涨、信用包百万之巨、各种生活享受多多。
但是,改变如同浪潮,初尝美好生活的新中产有很多不安和焦虑。
02
大众对于李洪元事件的关注点:一在于公平正义,二在于对羁押251天的震惊和愤怒。就好象是感同身受,许多人想,这怎么就被离职了,虽然说华为的工作压力向来很大,但是只要收入丰厚,大家也是可以认可的。不过离职变成了刑事案件,而且羁押时间如此之久。从同情弱者的角度出发,虽然有些事实还不清楚,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认为华为仗势欺人。为了不让这种毁灭性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很多人都力挺李洪元、猛批华为。
这,就是事情的本源。至于推波助澜之辈,就不说了。
关键在于,新中产阶级的焦虑被触发了:碰到这种事情,房贷怎么还,生活都要被毁了!
华为自然需要反思自己的管理和补救,相信以华为的能力,下一个李洪元事件不会再次发生在华为,时代的进步应该表现在纠错能力的提高。另外大众对华为的道德要求已经高了,毕竟你现在是国民代表企业,不仅仅是经济动物和科技铁军,说起来,华为不缺钱,缺的还是对此类事件的管理机制。
03
对于新中产来说,根本问题还在于自己内心的安全感,安全感来自于财产和子女教育安排。
财产方面,这个阶层的房贷压力是个问题。诸如担心财富缩水、担心被人甩下差距,房贷压力大的不敢跳槽、害怕失业。子女的教育问题更是投入巨大、心中无数。
提前退休是一个现在流行的财务安排,对应这个概念,虽然说很多人热爱工作、根本没想退休这码事儿,但是面向退休做好财务和子女教育安排是没有错的。
那么,首先对于房产,在深圳这样确定上涨的地方可以投资,其他一线城市,跌跌涨涨,稀缺性存在,可以持有;二线城市,泡沫明显、经济能力有限,应该减持;二线以下城市,能抛都抛。对于多余的现金怎么办?可以采取保守的理财,等待下一轮资产牛市。放水一定是从一线开始的,毕竟大水库不满,也放不到小水库里。
关于子女教育,在城市化发展的这个高峰期,对于普通人的压力特别特别大,也许可以开玩笑的说,最好还是不婚不育。
但是这毕竟只是玩笑,澄清认识、避坑认路是重要的:
一,学区房的投资周期已经没有了,学区房已经失去投资意义,贬值的风险很大,直接准备其他教育投资如补习更有意义;二,小学素质教育,教育更加人性化和符合本身规律,也给家长和孩子一些空间,教育的成功主要还是家长能够稳定陪伴和适当投入;最后,中产一则是尝到了教育的甜头,二则怕孩子教育失败同时影响到整个家庭,这是中产的困境,新中产都想给孩子尽量最好的教育,但是不能跟风,还是要多学习教育。
比如,你想孩子复制你的教育经验,好学校、好专业、好工作,那么对于资质一般的孩子,你仍然希望推着他(她)在中等以上,这个过程真会如你所愿吗?你需要了解,教育是发展天赋才能,兴趣是最重要的。
原创:新生活观
李洪元事件,令人惊讶地成为舆论热点,但是这种热度只存在于部分人当中,“大学群讨论激烈,小学、中学群无人关心”,大概就是这样子。而这个关心的人群正好对应中国的新中产。
何谓新中产?简言之就是国内近十几年新涌现出来的一个有一定资产的人群,特点之一就是富裕了、但并没有财务自由,因此特点之二就是焦虑感,焦虑既来自于财富的存续、增减,也来自于子女教育。
01
据胡润等人的估计,中国的新中产大致在3000万到5000万个家庭,基本上是近几十年来受过较好教育的几批人,它们有就业机会因而教育得到了回报,它们不断努力工作因而跟上了时代步伐。终于在信用扩张时代房地产牛市之后形成了这么一个财富阶层:资产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在基尼指数颇高的中国来说,新中产不能说多有钱,但是无论600万还是1000多万的划分标准,都意味着它们普遍有房、有几套房,然后过上了现代化生活。
中国的社会发展如此迅猛,许多人关于十几二十年前的家境贫寒记忆仍然清晰如同昨日,今天它们已经迈进了新中产,收入不菲、房产猛涨、信用包百万之巨、各种生活享受多多。
但是,改变如同浪潮,初尝美好生活的新中产有很多不安和焦虑。
02
大众对于李洪元事件的关注点:一在于公平正义,二在于对羁押251天的震惊和愤怒。就好象是感同身受,许多人想,这怎么就被离职了,虽然说华为的工作压力向来很大,但是只要收入丰厚,大家也是可以认可的。不过离职变成了刑事案件,而且羁押时间如此之久。从同情弱者的角度出发,虽然有些事实还不清楚,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认为华为仗势欺人。为了不让这种毁灭性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很多人都力挺李洪元、猛批华为。
这,就是事情的本源。至于推波助澜之辈,就不说了。
关键在于,新中产阶级的焦虑被触发了:碰到这种事情,房贷怎么还,生活都要被毁了!
华为自然需要反思自己的管理和补救,相信以华为的能力,下一个李洪元事件不会再次发生在华为,时代的进步应该表现在纠错能力的提高。另外大众对华为的道德要求已经高了,毕竟你现在是国民代表企业,不仅仅是经济动物和科技铁军,说起来,华为不缺钱,缺的还是对此类事件的管理机制。
03
对于新中产来说,根本问题还在于自己内心的安全感,安全感来自于财产和子女教育安排。
财产方面,这个阶层的房贷压力是个问题。诸如担心财富缩水、担心被人甩下差距,房贷压力大的不敢跳槽、害怕失业。子女的教育问题更是投入巨大、心中无数。
提前退休是一个现在流行的财务安排,对应这个概念,虽然说很多人热爱工作、根本没想退休这码事儿,但是面向退休做好财务和子女教育安排是没有错的。
那么,首先对于房产,在深圳这样确定上涨的地方可以投资,其他一线城市,跌跌涨涨,稀缺性存在,可以持有;二线城市,泡沫明显、经济能力有限,应该减持;二线以下城市,能抛都抛。对于多余的现金怎么办?可以采取保守的理财,等待下一轮资产牛市。放水一定是从一线开始的,毕竟大水库不满,也放不到小水库里。
关于子女教育,在城市化发展的这个高峰期,对于普通人的压力特别特别大,也许可以开玩笑的说,最好还是不婚不育。
但是这毕竟只是玩笑,澄清认识、避坑认路是重要的:
一,学区房的投资周期已经没有了,学区房已经失去投资意义,贬值的风险很大,直接准备其他教育投资如补习更有意义;二,小学素质教育,教育更加人性化和符合本身规律,也给家长和孩子一些空间,教育的成功主要还是家长能够稳定陪伴和适当投入;最后,中产一则是尝到了教育的甜头,二则怕孩子教育失败同时影响到整个家庭,这是中产的困境,新中产都想给孩子尽量最好的教育,但是不能跟风,还是要多学习教育。
比如,你想孩子复制你的教育经验,好学校、好专业、好工作,那么对于资质一般的孩子,你仍然希望推着他(她)在中等以上,这个过程真会如你所愿吗?你需要了解,教育是发展天赋才能,兴趣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