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吧 关注:126,538贴子:1,175,791

从科学和烧制的角度解释釉面晶体的形成原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正常条件下,晶体所受到的力是:1、地球产生的重力G;2、釉面对晶体产生向上的支撑力F1;3、釉面对晶体产生向后的摩擦力F2。把重力G分为垂直的G1和水平的G2。
烧兔毫的原理就是让G2〉F2,G1〉F1。这样晶体会往下流同时不会突出釉面表层。调整的办法就是增加釉面流动性,因为釉面的流动性提高了F1就会变小。从烧制的角度:1、是提高烧制温度;2、是增加釉水中的助熔剂。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2-16 22:25回复
    您写的字不如您烧的盏漂亮。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2-16 22:33
    收起回复
      乌金釉的形成:还原时间不要太长,让釉面出现的晶体不要太多,太大,太厚,从而减少釉面对晶体支撑力F1。这样在后期降温的过程中,适当补充还原气氛,因为低价态的铁离子具有强还原性,也是变相的提高釉面的流动性,减小支撑力F1让晶体更容易沉入釉面。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2-16 22:35
      回复
        像这样的釉上结晶,是在还原阶段让釉面晶体充分析出,通过浮萍机理使小晶体聚集在一起成为大晶体,通过小晶体之间的牵引力去抵消一部份的自身重力。在降温的过程中如果釉面的韧性足够,就能使釉面对晶体的支撑力F1〉G1,从而不会下沉。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2-16 23:26
        回复
          这种虽然是釉上结晶,但是晶体已经失去了晶膜。因为前期还原阶段析晶过猛,降温的过程中晶体内晶体之间的牵引力过大。导致釉面对晶体的支撑力F1大大于重力G垂直分解出来的下沉力G1,从而完全打破玻化层(也就是失去了晶膜),也就是这种晶体的容易被氧化。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2-17 00:13
          收起回复
            所以我们现在去欣赏一个厚斑纹的盏。首先斑纹要厚,它的还原反应时间就要长,才有足够时间去完成浮萍机理。但是一个盏处于高温阶段,口沿的温度是高于其他部位温度,因此口沿的析晶反应是最强烈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盏容易干口。一个技术好的师傅,往往能尽量使口沿和盏身同时析晶,同时停止反应,在降温的过程中,通过控制降温的速率和窑内的还原气氛(一氧化碳)的浓度,来调节釉面的柔韧性,使釉面对晶体的支撑力F1和重力产生的下沉力G1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12-17 00:26
            回复
              在晶体不打破釉面(晶体晶膜存在)的前提下,釉上结晶、釉中结晶、釉下结晶,都是釉面对晶体的支撑力F1和重力产生的下沉力G1谁强谁弱的问题。降温过程中:F1〉G1釉上结晶;F1=G1釉中结晶;F1<G1釉下结晶。如果F1<<G1靠盏底的晶体会完全躲下去消失了,但口沿会留有晶体,因为靠近口沿的釉水更薄,柔韧性更低,降温过程中基本达不到F1<<G1的条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2-17 00:36
              收起回复
                技术知识贴先顶再看,支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12-17 01:07
                收起回复
                  顶一个。庆幸数理化还没还给老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2-17 09:05
                  收起回复
                    F1感觉应该是釉面在液态时对晶体的浮力,叫支撑力好像不太合适


                    IP属地:江苏11楼2019-12-17 09:59
                    收起回复
                      支持!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12-17 10:07
                      收起回复
                        知识帖,应该置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12-17 10:12
                        收起回复
                          所以现在的豪丝很多都表现为短粗豪,而宋老盏中从口沿到盏底条达的豪丝目前不太多见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12-17 13:24
                          收起回复
                            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12-18 04:32
                            回复